
月照琅琊,诗意中秋
——2020滁州朗读者中秋诗文主题朗诵晚会盛典侧记
文/高令亚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一篇《醉翁亭记》已传唱近千年。舞台上,滁州银山路小学80名身着红色汉服的学生正在与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副会长安妮深情演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拉开了“2020滁州朗读者中秋诗文主题朗诵晚会”的序幕。今晚的琅琊山群星荟萃,它带着诗意向我们缓缓走来,温馨、浪漫而热烈。今晚的盛况,将成为滁州朗读者和滁州人的永恒记忆。
琅琊山脚下,舞台灯光绚丽。2000多名朗读爱好者云集于此,享受这视听盛宴。现场气氛热烈,人人精神饱满,激情满怀,他们用最大的热情迎接这最美好的时刻,期待表演者展示风采。
今晚,一弯弦月在琅琊山上空静静高悬,注视着晚会现场。它看起来显得格外亲切和温柔。月如弓,蓄势待发;月如舟,记忆满满;月如剑,挥戈古今。它将把所有的光芒献给今晚这个舞台——滁州朗读者展示恢宏气度艺术的朗读盛典。
月光散发着清辉,醉翁潭水波光粼粼,苍颜太守醉翁正向我们走来。你听,“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一代文宗,一篇记,一座亭,让滁州名扬古今。他宽简为政,与民同乐,热爱山水,高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为官滁州,城乡丰乐,政治清明。他是滁州人的骄傲,文坛上一颗闪耀的巨星。他留给滁民的是一种永不消逝的精神——醉乡精神,这精神一直传承至今,发扬光大。
琅琊山,醉翁亭,欧阳修,亭城永恒的记忆。
亭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文艺,热爱朗读,他们就是今天晚会的主角——滁州朗读者。他们是一个团结向上、追求艺术、充满正能量的集体,以传承中国文化为己任,引领滁州朗读,他们不计报酬,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只因为执着和热爱。陈磊,滁州朗读者爱心公益协会会长,滁州广播电台资深媒体人,著名主持人。他年轻有为,青春帅气,声音富有磁性和魅力。他主持节目,幽默风趣,亲切自然,个性率真,很有气场。今晚,他和江苏广播电视台总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邓煌携手,联袂主持晚会,将引爆全场。
自协会成立以来,滁州朗读者们创造性的开展朗读活动,不遗余力,推动滁城阅读和朗读事业的发展。每次活动都凝聚了协会成员的心血。协会是一个大家庭,其成员来自各地各行各业,朗读者年龄大小不一,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呢?是文艺,是朗读,是对艺术的爱好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今晚,朗读者给我们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今晚,明星闪烁,他们就像今晚的月光,照亮琅琊山,照亮亭城,照亮皖东大地。今晚,我们要感谢为晚会默默付出的“最美志愿者”们,她们是今晚最美丽最明亮的星。她们留下了忙碌的身影,但她们没有任何怨言,微笑着接待来宾,做好场务。可以说,没有她们的艰辛努力,就没有今晚的圆满和成功。
月是中秋永恒的主题。月是古今诗文的情思怀想。月是今晚朗读者歌唱的主题。
本场诗文朗诵晚会,以“亭城明光”、“轻盈月光”、“月下酌吟”、“花好月圆”四个篇章,展示滁州醉翁亭特色文化,歌颂新时代。每一个片段,都是一朵美丽的浪花。每一个声音,都是最美的音符。
朗读是高雅的艺术,是朗读者和听众心与心的交融,是朗读者与作者的心意沟通。今晚,所有在场嘉宾感受到了朗读艺术的无穷魅力。
主持人邓煌和陈磊,像两颗巨星照亮琅琊山之夜。身着红色礼服的邓煌,青春靓丽,谈笑自如,词雅而不失幽默,妙语不断,赢得观众热烈掌声。帅气的陈磊,风度翩翩,思维敏捷,声音高亢有力,语言幽默诙谐,魅力四射。整台晚会,一气呵成,顺畅自然。
古典舞《书简》,在悠扬的乐曲中开启,演员们用曼妙的舞姿,演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画面、音乐、舞蹈巧妙相融,把观众的情绪带入了佳境。演出者来自于滁州市南国古典舞工作室几位老师和滁州朗读者爱心公益协会。
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副会长安妮和滁州银山路小学的孩子们共同朗诵了《醉翁亭记》,为今晚送上了一味艺术大餐。安妮老师声音甜美,珠圆玉润,情随意发,一字一句,饱含深情。孩子们稚嫩的童声在琅琊山上空激荡,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信息: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马鞍山市朗读演讲学会胡萍、程芸老师演绎了欧阳修《丰乐亭记》,与《醉翁亭记》相得益彰,让我们领略到欧太守“简政”为民带来的城乡丰乐盛景,再次感受欧阳修的人格魅力。
《月光下的中国》,著名诗人欧震原创作品,来自淮北工人文化宫朗读艺术团的几位老师倾情演绎,震撼人心。滁州朗读者黄庆丰、顾永萱朗读的美文《醉翁亭的月》,让我们走进了诗情画意的滁州,走进了“有亭翼然”的琅琊山,山美,水美,情美,曲美,人更美,这是节目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诗人、词作家欧震,给我们带来了他的经典作品《脚丫上的月光》。他声音洪亮,感情充沛,朗读时,挥洒自如,使我们感到热血沸腾、感动,是因为他的诗深情,他的情热烈。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春天,我们遇到了可怕的疫情——新冠肺炎。在民族危难时刻,我们民族意志坚定,不放弃,不妥协,毅然决然的与病毒展开斗争,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终于,制服病毒,迎来曙光。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铜陵市朗诵与演讲艺术协会李更平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庚子中秋·天下大吉》,祝福我们民族平安,人民幸福。语调铿锵,自信满满。
滁州朗读者董旭亮老师吟诵了古典名篇《春江花月夜》,深情并茂。古筝曲悠扬,董老师的朗诵时而深沉,时而激昂,将诗情画意通过声音再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声音嘹亮高亢,陈磊和杨槐深情演绎了李白的《将进酒》。他们的朗读很有气势,震撼全场。两位老师都是朗读者精英,今天的表演让我们目睹了他们的风采,感受到他们的魅力。朗读不仅是声音的表达,还是内心情感的爆发。如何用声音诠释写作者的心意,这是难题,朗读者只有深入解读原著,领悟文意,才有可能完美呈现。
来自定远朗读者的李同生老师,一首《李白醉了》,让现场观众听得如醉如痴。李白醉了,观众醉了,琅琊山的月醉了。李老师已经六十多岁了,一直热衷于朗读艺术。他在朗读上乐此不疲,佳作频出,还引领他的学生们走进朗读的艺术殿堂。有这样坚持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老师,我们的朗读园地一定花香四季,硕果累累。刘绪香,朗读爱好者,他今晚为我们朗读《明光酒赋》,声音高亢,肢体语言丰富,情寓其中形于外,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印象。
《明光月·明光酒》,由潘梅、周媛媛、李振宇三位老师精彩呈现。诗赞明月、美酒,赞新时代美好生活,唱出时代主旋律。来自蚌埠朗读者的杨志军、郑昭、闫淑敏三位老师诗连诵——《我的思念是圆的》《奔月》《月之故乡》,表达了古今望月的思亲、思乡深情。月到中秋分外明,月总能牵起游子、亲人的思念情怀,绵长深远。
滁州朗读者爱心公益协会杨明等十一位朗读爱好者和小朋友们一起表演了手势舞《听我说谢谢你》,表达了对裹甲驰援武汉的白衣战士的颂扬之情。一幅幅抗疫情背景画面,整齐划一的感恩手势,随着黄钦老师的古筝曲不断更迭,触动观众的心灵,现场鸦雀无声。观众被抗疫英雄深深感动着,思绪万千。
花好月圆,茆媛老师深情演唱了歌曲《望月》,把观众的热情推向了高潮。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琅琊山朗读盛会即将圆满落幕。今晚滁州朗读人结缘于此,给琅琊山增添了无限的诗意。一群朗读人,用诗情、热情、雅情,向庚子中秋献上了一份贺礼,向祖国71岁生日送上美好祝福。晚会结束了,可每一个参与者的心情都无法平静下来,琅琊山的中秋诗歌朗诵会,必将成为滁州人的美好记忆。
月照琅琊,诗意中秋。今晚月光很美,亲切又温柔;今晚琅琊山很美,清新又静谧;今晚我们的心情很美,舒畅又热烈。明年,也是这样的夜晚,我们还会重聚琅琊,挥洒艺术青春吗?
期待也是一种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