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地成佛
巍巍大唐,灿烂中华——科举制度的兴起及禅宗的进一步渗透于门阀贵族和泱泱众生间,绵绵不息的烟火味便氤氲升腾在大江南北……
662年的长江北岸,春末初夏人间福地,江水浪跳,花草馥郁!黄梅烧酒的浓香弥漫在双峰山间惹得鸟鸣蝶舞,东禅寺的琉璃瓦顶熏烟袅袅,漫过朦胧的双峰山尖袅袅升起似乎要向西天佛祖报捷!禅房内的五祖弘忍法师正盘腿闭目,红鹤色的脸盘纵深着道道细密的皱纹,木鱼声声,佛号抑扬,弘忍的眉心隐约地舒展了开来……

他忆起当年乞讨流落到四祖道信的禅寺时,自己无所畏惧随性潇洒,故与道信祖师说“自己性空故无……”
“未入佛门,已然成佛”当年师傅亦赞叹欢喜!而今日寺内山外,大唐疆域无不感念于禅宗的《金刚经》威!但这些日子自己垂垂老朽的躯体却被一颗彷徨的心搅的坐卧不宁,他知道自己即将圆寂的那天越来越近了,寺内位居上座的神秀大弟子从小饱读诗书,已是传授戒礼的师傅,达摩祖师的“衣钵”传给他确实一宽两依,但弘忍总感到神秀的身上缺欠了些骨子里的禅性,正如他的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又是菩提又是明镜,这心清静过吗?”
禅房外花草葳蕤,古树参天,青砖径道,洁静悠悠,弘忍踱着小步,神态舒张安然善目,穿过佛堂的大殿来到了寺院的后厨内,此时从岭南碾转而来的慧能正在吃力地舂米,弘忍默念着慧能的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法师的眼圈热了,多像当年自己无性无所无畏的啊!
他走过来问:“米好了吗?……”
惠能说:“早舂好了,只欠一筛……”
弘忍拿起禅杖在石墎上敲了三下……
当夜三更惠能敲响了方丈室的门(胆大且悟性高),室内正高烛摇曳,禅香缕缕……弘忍笑了!为他讲解了《金刚经》的要旨,惠能大悟:众生的本性具足佛性,不生不灭,不可动摇……
弘忍早看到了将来禅宗的发扬非慧能不可!当夜便传他钵盂和袈裟,并说达摩祖师西来佛祖信物,此去岭南老家唯此不可立足!当夜慧能在五祖弘忍的护送下渡过长江,漫漫长夜慧能漂泊而去……
慧能渡过了长江也渡过了禅祖,他知晓师傅度化了自己,但没有放下神秀,禅宗的发扬一定有自己的责任,茫茫夜色,江水橹桨,黄梅酒香越来越远越来越淡…他已心有所持,江南水色佛号也越来越近了……

这一年的长安城中,车如流水马如游龙,西市内街上各色人物络绎不绝,西域人的歌姬赤足飞舞,鲜红的指甲油彩在翩翩袅袅的身姿下刺眼性感!波斯的工匠在卖香料的门铺旁边灵活地操弄着一串串的宝链珠玉,几个日本留学生正在唯唯喏喏地向一位容光焕发的僧人讨教着什么……几家熙攘而热闹的茶肆酒坊内,总有几个红嘴唇白牙齿的昆仑奴正忙的窜前跑后……
几声鸣乐、锁哨长啸……远远的东北方向皇城朱雀门轰隆隆地敞开来……两列百匹鲜衣快马沿朱雀大街从北向南纵驰而去,不一刻每隔十丈余便列排在大街两侧,但见百余辆双马玉辇披红挂彩旌旗列列,猴头、熊掌、燕窝、鹿筋……上八珍十车,中八珍十车,下八珍三十车……还有丝绸、麝香、佛经教义、坛香禅鼓计九九八十一车……马蹄轻扬鼓乐喧张,皇家御膳的车辇鱼贯而入……
入夜大明宫城内高灯悬挂,三步一小,十步一大;辉煌的蓬莱宫含凉殿内禅乐悠扬;《金刚经》诵婉转浑厚,百余名僧道蹲于殿内,正合掌祈祷,佛香袅袅,花果玉石,金像灿烂……武皇后端坐于殿堂的前首,但见她凤目高鼻,油亮的发髻盘整的丝丝入扣,微微丰满的腮庞间一张一翕,红润的哨唇亦念念有词,偶见她眼脸一抬,在迷幻的殿内便闪过一道锋利且媚惑的魅影……
此时正是公元662年的六月十五之夜,武后刚刚生下四皇子李旦十五日。
武皇后——这位39岁的女人已远不是初进宫时那个懵懂的小女孩了,她历练到了这个不惑之年,外貌仍旧光亮耀目,心中的爱憎及坚强的斗志却更增添了她的魅力和性感……
而更重要的——她痴痴学习,念念推崇的佛事却在她心中愈来愈有力量,愈来愈有感应……
金刚经颂抑扬悠转如千军万马、犹在飘渺仙界……皇后念念不忘三岁时便跟在母娘杨氏的身后,合掌祷告祈望辉煌,杨氏描绘的娘舅家系当年皇亲国戚!供佛、拜寺、掌控天下好不风流!而今自己已然贵为皇后!佛前祈求的皇四子李旦又如愿而来,作为母亲欢喜兴奋,作为皇后那颗活跃丰沛的心,推澜着她体内汹涌而鲜艳的血液……高宗皇帝唯皇后所言宣旨:七月初一,皇子李旦满月大赦天下、赐宴三日,佛事活动朝野倶兴……
皇后此刻心中念念不放的,便是黄梅双峰山间的东禅寺……这五世弘忍距达摩祖师西来已是二百多年了!弘忍寺内坐禅讲经,香火缭绕,善男信女进山朝拜数以万计,他倡导了众禅徒集中生活,自行劳动,传禅佛寓于生活中……放眼天下,佛禅的五祖信众之多之广,竟然不输她天朝皇后的德威……
五祖弘忍寺内亭台楼阁被半山腰的绿树翠竹遮遮掩掩,重门相迎小路相连,皇后派来的使者疲惫而祈诚的到来:“高宗圣曰:邀您下山去往天朝内宫宣禅示法,以贺皇四子的降世……”
弘忍不卑不亢,“当年魏孝明帝三次下诏书请祖师下山,祖师亦不动如山,今五世禅念仍混沌不明,哪能为天朝皇子传念未明之佛法…
使者回宫的禀报令武后至今不爽,这深入民心的大唐禅宗,扯乱了她一颗骄傲霸气的女皇心……
皇后深深地沉湎于佛事中,僧侣、道士、禅女随处可见!庙堂、寺院香火缭绕,木鱼敲鼓声声抑扬!但心中犹有不足!公元664年年底宦官状告皇后和某道士在后宫行“厌胜”之术,高宗大惊她竞也搞起了前皇后的伎俩,失望之余加上一班纲臣别有用心的描绘!皇上遂传宰相上官仪商拟“废后”之事!
皇后的耳目早早地通报了此事!深宫夜浓…太监、丫环个个义愤填膺惶恐不安,武后却眉心不乱,心思这皇上可是中邪了不成,当年为和长孙元老那帮关陇贵族们叫板,俩俩日夜不离手拉手在大明宫内纠心问计,龙榻之上皇上爬在她的胸前卿卿我我、耳鬓厮磨!泪眼誓语:无论何年长相守共苦乐……
是夜,高宗皇上掖庭宫长生殿外,冷风习习,月色灰暗,武后裹了件貂绒披挂静悄悄地来了!高宗大惊慌忙传谕进见!
武后开门见山:“皇上可是把废后的檄文拟好了吧……”
这李治满脸发热,心中一阵乱跳,满脑子里竟整理不出一句应付的话来;他看着眼前这个坚强美丽的女人,如今是愈发的散发着一股不可抗拒的魅惑!曾经的相濡以沫,一如既往的心心相印,竟至于……,李治唯唯喏喏“皇后莫要听信,快快来杯热茶,暖暖身子……”
此时,三更鼓响,烛光夜影,武后清澈的眸子里潸然泪下…高宗禁不住握住了皇后那双修长而劲道的手,皇后亦随高宗的手臂习惯而顺势地拥在了皇帝的胸前,随即爆发出了一股激烈的力量,皇后的亲吻坚定有力,有如一股撕扯不去的蚂螨窒息般地粘贴在皇帝的脸上、嘴唇、胸前……她那源源而节奏的吸吮恰如颂念《金刚经》般痴迷和快感,但更多是狠狠地喧泄着她深深的怨恨……
大明宫灯火斓珊,夜亦未央……
皇帝并不是世人认知的一只大尾巴羊,他很聪明也善良,从小习惯了父皇太宗及哥哥们的强势和优越,他谨慎而很不自信地成长着!后宫内遇上了大他四岁的媚娘,她如姐姐像母亲般的爱护和诱导,宫殿夹道里,池塘边的树荫下,后宫的角角落落!媚娘坚强如铁的拥抱和亲吻让他体会到了男人的力量和快乐,但他骨子里却总是挣脱不了那份依赖……
此时皇帝更加享受皇后愈发成熟的魅力,她的身体滑腻感性,从那一袭青丝滑向颈项,一直到清爽透明的脚趾尖浑身浸润着一股青春调拨的美感和活力,他们俩愈发的坚定和密切了!
皇帝更加顺从这位依然活力四射的皇后了,正如皇后所言:“她在后宫邀请道士,是和他们沟通、学习《道德经》的要义和精髓,她们要积极把天竺国外来的佛经典范充分融洽于我们道教文化的水土,让大汉唐的子民们在衣食住行中都感悟到这无上甚深的微妙之法,大唐江山社稷会更加富强、团结……”
其实皇后跟高宗描述的这份功德,正是五祖弘忍在双峰山中传念开来的禅宗……她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当年达摩祖师从释迦牟尼佛手里传承下来的“衣钵”!这个迷恋佛经的女人感知到自己才是无上上等的最正宗的佛缘之人,他欣赏禅宗的传承,但她强烈地欲念着这“衣钵”!最应该供奉收藏非她皇后不足以证悟禅宗的伟大正道……
高宗皇帝乘乖地聆听着武后的习习禅语,连她那缓慢而磁性的低中音亦使高宗欣慰且兴奋,他听不清更感不到这个女人深似大海的一颗活跃的心……
豪横的皇宫大门,拱楼飞檐雄伟俏丽,猩红的深宫大墙内外纷扬起了濛濛的雪片……冷风中长安城的朱雀大门又一次隆隆地推开来,一队骠骑押解着起草“废后”的上官仪出宫示游,665年1月这位亦曾出家为僧,风情才茂的大唐才子被身首异处,全家人被判入宫为奴…
这一年27岁的六祖慧能正躲在岭南蛮地四会的山林间,因为得了五祖的密传“衣钵”,处处被人追寻,他便隐循在山林猎人的队伍中,一面谋生一面辛苦地体会觉醒者的苦行……皇后此时并不知晓,心心执念着禅宗的“衣钵”,正艰难地流落在荒山野林之中,他历经风雪雷电面对野兽、豹狼、强贼盗寇……而这一切正是证悟磨炼六祖的心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公元665年皇后捐助天下诸州皆置观建寺,当此时寺院达四千余所,僧尼六万余人,皇恩浩荡佛声高扬威震四方,周边诸国突厥、于阗、波斯、天竺等酋长,每每于节庆之日千里迢迢奔赴长安、朝贡进献好不富丽壮观!
长安都城太极宫殿文臣、武将分班列队、辰时鼓响,高宗携武皇后端坐之后,自己才正襟坐定龙椅,文武跪拜众口“吾皇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万岁………”
高宗:“众爱卿平身……”朝堂之上无人不晓“二圣临朝”共驭天下!好一个高大美丽的皇后啊……
公元666年(麟德三年)正月初一,高宗武后二圣御驾泰山脚下,高宗祀天帝!泰山之上,幡旗飘摇,箫鼓礼乐鸣奏三遍,臣僚、姬婢僧道方生众千人余,皇后立于帘账之内顶戴圆冕,披大红皮裘,脚登玉舆……安详美丽的脸庞蒙上一层因寒气而侵扰的红晕,她闭目首先默念《金钢经》众僧尼亦随颂,超脱空冥的祈祷环绕在岱宗之顶……皇后心中祈念:大唐皇后武曌祀天地神明,唯愿江山日盛众生离苦,所用极刑除异皆出于天下苍生社稷平安……随后把早早拟好封存的“告天帝帛书”,投向浩瀚的泰山谷峰间……
“泰山封禅”二圣同献,空前绝后!浩浩荡荡的皇家孙伍所过之处二千余里,皆免赋税半年,所有三品、五品官员一律晋级上调!普天之下,四海之内这武皇后声名显扬,世人崇拜赞叹……
三月十一春光潋滟,桃花妖娆,一场春雨涤荡过东都洛阳的大街小巷,洛河的水从远古伏羲时潺潺流来,孕育出了美丽的传说,深厚的文化……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李治携武后乘着“封禅泰山”的春风御驾而来,东都洛阳城的应天门楼顶,武后手搭前额目视这条源远流长的洛河水脉,心驰神往!几千年前那只背负“洛书”浮出的神龟,便是中华帝国的先知,《周易》依此而成“洛神”翩翩而生,《史记》、《汉书》、《诗经》及洛阳人的《周说》,又成就了今天的河洛之辉煌……武皇后心旷神怡!这便是她今生中的圣地了……

公元677年的初春,也己39岁的慧能一袭飘飘洒洒的衲衣,终于走出了山林,他眉心开阔眼神清澈一路行到了广州法性寺,此时寺内的印宗大师正在讲念《涅槃经》,一阵春风拂过寺中旗幡飘扬,一个僧人随口道“风动好烦…"另一个老和尚则说“是幡在动……”正在争论不休,慧能随风迎上前说“俩位休要争论”“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师傅您的心在动……”
出手不凡,一偈惊言,印宗大师立即让为上座。
“很早就听说黄梅五祖的衣法已经流落在此,莫非就是行者?”
慧能合掌:“不敢!”
是夜慧能为印宗开示了佛法的不二之性:佛的本性就是佛法的不二法门,佛性并没有善恶之别,但是学佛之人并非草木,不去分辨善恶,而是不因善人喜事就欢喜奉承,也不因恶人坏事就愤恨怨怒,学佛之人应以平等无差别的本来心来面对世间,让众生和事物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
印宗大师的脸笑成了一绽禅定般的花朵……口呼:“阿弥陀佛…您正是渡化我们的上师,让我来剃度您,居此本寺为众僧讲法弘扬禅宗,便是我今生的大福报啊……”
慧能还要推辞之时,印宗大师坚持说:“就这样决定了,慧能剃度的日子就定在正月十五上元节吧……”
“咣咣咣……上元节法性寺内洪钟余音缭绕,众僧汇聚于菩提树下戒坛集合……”
东土耶、西土耶、菩提树下灵根不二;风动焉、幡动焉,禅宗法要一脉相传!夕阳下,雄伟的大殿庄严肃穆,阵阵清雅的梵音在花木丛中萦绕,在天地间回旋,殿内百盏油灯齐燃,檀香氤氲中,佛坛上金光灿烂的佛祖释迦牟尼神态怡然地微笑着,圣洁亲切!佛像前跪着虔诚的慧能……
印宗大师拿着一把剃刀,一刀一刀剃下慧能的头发。灯光下,长发纷纷落下,慧能热泪盈眶,泪眼模糊中,母亲的慈容,追索“衣钵”的恶人,五祖弘忍当年送他下山时的踉跄步态……一幕幕在六祖眼前掠过……
洛河水流依然缓缓东去,曲折地把洛阳的紫微皇城和市民街里隔开,武皇后记忆中便是穿过洛河上的黄道桥,越应天门,被太监领入太宗殿前的,那年她14岁,豆蔻华年青葱妩媚,太宗过目后封她为才人,然后回长安京城,一去经年竟是寂寞后宫长夜难眠……
如今贵为皇后的武氏,终于又回来了!………
在这儿悠久的文化和权贵融合的古韵浸润着一颗女人的心!
在这儿稍不留神会在某个优美的角落里邂逅一袭精灵的洛神…
在这儿长安城中的委屈和斗争似乎早已化为上一世的一株莲花……
春风吹来……出了紫微城,依次穿过应天门、端门,便是潺潺的洛河水,武后悄悄地微服出宫,四十五岁的她依然是那么轻盈剔透,她裸出一双出世般圣洁的双脚,坐在岸边的清石上,用脚背上下挑起一窜窜清洌的洛河水花……她确实寻回了一颗清静不凡的心啊!她像一朵孤独的浪花在迷惑中幡然醒悟,原来融入了这优美而宽阔的河流便感知了这股清纯、快乐……滋滋的流水钻过细嫩的脚丫趾缝舒心而惬意,这远比坐在金殿上纠心号令要美丽的多了,哦!确实是“真我与佛无差别,一切有情所归趣……”
春风化雨,秋去冬来……洛阳东都,陪伴着李唐政权愈发的迷人和美丽,武后深深地爱着高宗爱着洛河,更深深地掌控着李唐政权哪怕出现一点闪失!她本自俱足的善和爱在朝庭上也会显露霹雳金刚,否则,不足以震慑那些觊觎皇后诋毁皇权的邪念!“二圣”蜚声四海,朝野崇拜!高宗却在深深的留恋和爱中放下了皇后!他走了!皇后独自站在洛阳紫微宫内,光芒万丈仪态万千,她集皇帝和皇后的一切光环俱足权力,俱促佛性母仪天下……
公元690年9月9日,这一天的古洛阳城万人空巷,彩幡飘飘!紫微宫城前的洛河岸边市民、僧伲成千上万的蹲坐打禅口念经文,官府派出的巡史遍布长街短巷,随手布施蜡烛、绸缎、佛香……
宫城中神堂、明堂、高耸云端巍峨神圣,政事堂改称为:凤阁、鸾台、文昌台……
圣母神皇武氏来到了紫微宫的正南门,66岁的她神态英威!依然媚彩的双目微睁,步态轻盈,凤冠博带迤逦缓缓地登上则天门楼,王公大臣、四夷道长、长者僧道俱跪拜高称:“吾皇神圣!圣神皇帝万岁,万万岁……”
在祥云下,在颂歌中,第二天群臣一致称亲眼看见凤凰从明堂飞进了宫里,紧接着又有好几万只朱雀飞来,聚集在朝堂……
哦,好一个百鸟朝凤啊……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岭南广东瘐岭山麓奇秀,曹溪水流清洌甘甜……依山而建的南华寺门红漆金锍四敞大开,进门便见椭圆形的放生池塘,池内水草薉茙、鱼蛙共游!……过宝林门、天王殿,便会看见大雄宝殿内静坐聆听大师传法的千百名信众!但见六祖慧能端坐宝殿讲台上盘腿身正,一身青灰禅袍朴素清洁,52岁的六祖正是心神俱足之旺年,潺潺细语淳淳佛心,如春风化雨,他正在开示:“佛”就是我们本具的自性、佛性、灵性,也就是我们和天地万物的生命源头……我们身上所有的优良品质显示出来时,就会如诸菩萨具有不二的能量……
岭南人!当初六祖反问双峰山师傅弘忍时的话:“人有南北,佛也有南北吗……”此时的岭南人可远不是中原人认知的愚化和顽劣!成千上万的信众来到南华寺听闻六祖的经解!大师极力点化众生:不识字、不念经,只要心性俱足善根,勤劳工作、坦然处事便会开悟成佛!他使皇宫贵族的佛义平民化山林化!义理佛教实用化;整个长江以南的寺院都邀他去弘法传禅,人们念念不忘“顿悟成佛”的信条,奔走相告,恰似风行草原……六祖慧能“顿悟”的佛教——南禅宗慢慢地教化鼓舞提升了岭南人的文明和智慧!
此时,江陵当阳山下的神秀大师兄也早已是名闻江北的禅宗领袖了!耄耄之年的他仍然如30年前般反反复复地教化信众:“要常常返照自己的内心,要慢慢学习经文,要时时更正改进……那么早晚会成佛的……”,他永远都是五祖弘忍眼里那个慢悠悠的座上大弟子……
近水楼台先得月,当阳山玉泉寺北上洛阳神都不远,当神秀法师静坐在天下第一佛殿——紫微城天堂(礼佛塔)的禅室内,面对女皇谦诚而厚重的礼遇时,他诚惶诚恐……
长寿元年的正月十五,上元节的花灯遍布洛阳夜城,内宫明堂的礼佛殿上神秀法师被武皇惊的一愣一愣的,他明明看到了69岁的女皇生出了一排洁白的新牙,大师心底里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武皇:“达摩祖师在印度时是出名的王子对吗?……”
神秀:“这是对的!他很漂亮,肤色很白,长相庄严,人们尊他‘莲花戒’……”
武皇:“真可惜,他怕一只死朽掉的大象身体污染了河水,竟自己用‘迁识法’把大象迁走,等他回来时却被另一个又黑又丑的同伴迁走了他的身体,他就只能寄托在这个丑黑的躯体上了……”
神秀大师:“南无阿弥陀佛……祖师善哉……神皇圣明……”
武皇:“所以那个漂亮的“莲花戒"真身我们是无缘再见了…”
神秀大师:“嗯…南无阿弥陀佛……”
武皇:“那么五祖传承下来的‘衣钵’可否请来宫中一见……”
神秀大师:“老朽遇顽啊!唉!当年五祖所为至今令众僧徒不解啊!”
武皇:“大师此话从何而来……”
神秀:“唉……圣上神明,当初五祖说衣钵已传于能者,因一首偈子的感悟……”
武皇:“哦?明白了,也就是说江南那位隐藏了十五年的慧能,怪不得南禅宗传的轰轰烈烈,民心俱足我佛!迢迢千里南华寺!我佛慈悲!……”
大唐神圣皇帝护法弘佛何惧千万里…
692年的这个夏天,大瘐岭南麓郁郁丛丛的林隙间,清爽而微微的山风,轻轻地吹拂着!武周圣神女皇遣派的内侍张昌期初入山门便浑身舒坦,一扫千里跋涉的疲乏和劳累!他环顾鸟鸣林翠的水天圣地,深醉且欢喜,竟不免生出了落发为僧拜六祖为师的心思……
及至藏经阁,过灵照塔,庄严肃穆的佛像端庄大度更一下提起了虔诚之心,六祖殿前竟下意识地跪拜三次……大师的气场和庄严的殿堂竟丝毫不输武周女皇的万象神宫啊!
内侍张昌期终于见到名声显赫的六祖慧能了……
张昌期:“大师岭南传法,教化众生,天朝圣神女皇特旨‘请大师入宫禅示’……”
大师:“贫僧目不识丁,五短身貌!三岁丧夫与母相依为命,砍柴、打猎、未曾习得佛学深理……”
张昌期:“此地灵秀,岭南众生唯大师为荣耀,已是传及朝野……圣皇据此崇拜不已……”
大师:“虚名浪传,不过传授半生漂泊无所的心性和悟得并无大德!”
张昌期:“大师休要推辞,圣神女皇诚心邀见,发心供养拜会……”
大师:“贫僧近来肉身内疾,不便远行,待日后康元再去神都赴旨可好……”
张昌期:“南无阿弥陀佛,大师健康为先,愿早日康复……”
武周圣神女皇没有生怨恨之心,毕竟这位最高统治者的修为是真正的佛教推崇者!女皇日理万机,心思缜密,残酷地排出异已,强化集权!然而于禅宗佛法却终是温良恭敬……
女皇却终放不下禅宗的“衣钵”,公元696年大周收复安西镇四域,突厥来降高丽安定,73岁的女皇欲封禅嵩山,她再次派遣使者南下……
696年的五月使者一行踏上了南下之旅,携女皇贡品、玉石佛具百件,檀香床、水晶钵、布绢20匹、稻米千斤、磨衲袈裟1件……
六祖大师心中明了……圣神女皇对佛教的大力扶持,完全出自她的本心,她传佛法的贡献在他之上……五祖弘忍曾密传过:“衣钵只为凭证,佛法则以心传心,祖师有言“衣钵”有纷争!200年之后不可再传……”衣钵”归于女皇供养则祸止矣!这是佛旨天意。六祖把一幅达摩祖师的画像及“衣钵”封好!并修书一封嘱予女皇……六祖慧能把这一切做好!放置于寺内藏经阁内。嘱吒好众僧如何如何便下山了,下山的时候,武皇的侍者还远远的走在路上呢!
女皇的侍者们不会见到慧能大师!他们在寺内虔诚而舒心地等待了十几日后,便心怀喜悦地辞别南华寺……
洛阳紫微城女皇望穿秋水,正在痴痴地等待,像当年在感业寺痴痴地期待着李治御弟的再次出现……
武周圣神女皇武则天终于得到了她念想了几十年的“祖衣”,这似乎比掌控中央集权来得更艰难更漫长!她婉若一个纯洁率性的女孩子得到了挚爱般的快乐,传旨朝野内外一律斋戒七日!宫庭官员,内侍奴婢俱获金银宝器、茶、蜡、衣饰……
但女皇看了六祖大师留给她的书信后,竟然是老泪纵横……是两颗伟大的灵魂的共鸣!抑或是大师的说教亦使这位权倾四海的女皇顿悟了……
没有人知道大师写了什么!
也没有人能窥探这颗女皇的内心,正如她给自己立的一块“无字碑”一样…“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此武后的寝宫下多了一道密室,密室里依次挂着太宗、祖师、高宗的画象,画象靠墙放置一张软软的卧榻!女皇每每在朝堂之上挥掣权旨、斩伐武统……累了便在深深的密室内静待禅坐、疗伤……女皇的骨头传自娘舅家或本自的佛性,女皇的心却在太宗或高宗的李氏大唐上……
2
公元696年底武皇封禅嵩山,第二年斩酷吏来俊臣结束她的强权政治;第三年迎回了流放的庐陵王李显,重新立为太子……
705年还政的大唐中宗李显皇帝为了武皇母亲又先后二次遣使盛邀六祖慧能入宫受赏……六祖终是婉拒……
大汉唐草民慧能及大唐后宫五等才人武曌本自具足善根,俩俩历经非难、痛苦快乐分别以自己的修为和能力推广改革了佛教的中国化——是为中华禅宗,丰富了大中华文明的多彩多姿……
长江东去浪淘沙,数风流人物还看武周大唐……与孔子、老子并称“东方三圣人”的六祖慧能及武周神圣女皇武则天,至今仍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作永简介
王福杰,男,山东省潍坊人,毕业于山东省昌潍农校。90年代自谋创业商贸公司至今……爱好文学,自娱自乐,时有作品散见于报端媒体……
编辑简介
侯彦启,笔名:智者见智,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的倡导者,中华文艺学会理事、山东二分会会长,天南地北诗社社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远山文学网理事、特约作家,中国先锋文艺作家协会理事,敖汉旗诗词学会会员,获“当代百强诗人、当代百强才子、中华诗词100位优秀传承人、新写实主义诗歌十佳诗人、中国诗歌艺术奖",诗被多种刊物刊登,多次获奖。
天南地北诗社总旨
为世界各地的文化人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举办征文大赛,同题诗作,诗歌评论、小说连载、随笔、纪实、书画,不拘一格,自由发挥,打造成一个百花齐放的正能量文学园地,并通过中华文艺群、中华诗艺社美洲分社群、全球华语微信诗人联合会群、中国海峡文化休闲中心群、亚洲有声诗刊群、巴黎中华文学总群、国际联合报社群、凤凰第二支社群等近二百多个微信群传播到五湖四海。。。。。。以文交友,其乐无穷。
天南地北诗社
社长:智者见智
常务副社长:采菊东篱下 荷塘清风
副社长: 柳林 冯金斌
理事长:王福杰
副理事长:潘文韬 田宇 邹怀学
秘书长:风雨萧萧
副秘书长:开心十月 朱守平
执行主编:文子 源自大地
主任编辑: 独上西楼 舟上客 老槐树 驿外漫步 南京老树 陆小青 飞哥 李德兰 歌声 杨杰峰 鲁宏 一湖秋月 熊哲林 生命方舟 慈云含笑 北海渔翁 股龙 春哥 原上草
企事业单位想上北京头条、深圳头条等等头条投稿宣传的,想邮购字画的,请联系编辑部,
联系地址:13806499800(微信)

祝大家秋日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