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请听由老菩提播讲张印珍撰写的小说《北风那个吹》第五集

开始上菜了,有苜蓿肉,有肉片白菜粉皮,有肉丸子,有鸡……总之一大桌子好吃的,孩子们和萍儿在路上冻坏了,也饿坏了,在队长夫人的陪同下就吃开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先吃个饱饭吧。
客人们陆续的走了,天色也晚了,那土坯房子里的热气渐渐少了,有些冷了。那新郎官就说,“那啥,那啥,都是你做主啊。”萍儿忙着热了中午剩的饭菜,新组成的一家人第一次在一起吃晚饭了。大家都不言语。只听到悉悉索索吃饭的声音。饭桌上有些沉闷…..
孩子们累了,早就睡了。炕倒是很大,孩子们有的打横头,有的通腿,萍儿和新郎官就打算睡在炕的外半边,挡着孩子们,省得她们滚到地上。萍儿也很累了,可是,她真的不敢躺下,怕,怕那让她恶心的那个男人对她动作。可没办法了,现在嫁给人家了。唉——
萍儿终于累极了,先脱了外衣钻进了被窝。那男人随后也摸索着钻进来了。一个三十多年没碰过女人的光棍汉,应该是怎样的如饥似渴啊,可是他却哆哆嗦嗦地,不敢动手。那啥,萍儿,我,我,我…..萍儿知道他要说什么,就说,“可以。”萍儿想,“我该怎么办呢,都嫁给你了,还能怎么样?”那男人像是得到了鼓励,趴到了萍儿身上,两手抖抖地在萍儿身上乱摸,萍儿闭着眼,忍着。他突然哇哇地乱叫,结果,那生命之根一点也没有兴奋,像他的帽檐,软软的…..
萍儿清醒了。知道这个家不是她的久留之地。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女人找到个好男人就是进了天堂,找到个坏男人就是下了地狱。人才放错了地方,就是废品,鲜花插错了地方就得枯萎。可,萍儿骨子里不想就这样枯萎了,她才三十六岁啊!大字不识的他,不会过日子的他,有性功能障碍的他……萍儿想自己的后路。可后路在哪儿呢……
呼啸着的北风终于渐停了,雪也不下了,灰色的天空渐渐有了些蓝色,太阳出来了,阳光给人的心头送来了光明和温暖。雪融化了,大地显出了原来的模样。
那年正是土地责任制的第一年。 萍儿一大早起来扫完门口的雪,抱柴禾做早饭了。孩子们也叽叽喳喳地堆雪人呢。泥土坯房子后面的杨柳树的枝条已经返青了,枝头站着一对喜鹊,喳喳地叫个不停……
萍儿的右眼角突突地跳。萍儿想,难不成今天有什么喜事吗?可又想,像我这样的人儿能有什么喜事呢?萍儿摇摇头,笑自己的痴心妄想。
早饭吃了,孩子们跑到院子里,还是玩儿她们的雪人,萍儿让那男人把雪推到麦地里去,给麦苗儿多喝点水,以后好长饱满的麦穗啊。萍儿也帮着那男人往木板独轮车上装雪。
嘀嘀——嘀嘀——门口停了一辆崭新的轿车。萍儿没在意,认为那是不相干的人从这里路过。可是,萍儿又看见车门开了,车上走下一个翩翩男子。高高的个子,穿着黑色的呢大衣,脖子里围着浅灰色和浅紫红方块儿格子的羊毛围巾。大背头黑亮的,带着一副墨镜。看上去很英俊潇洒。那男子却径直朝萍儿他们走来了。
走到近处,那人摘下墨镜,轻声说,“请问萍儿住在这里吗?”萍儿一惊,谁呢,怎么找萍儿呢?脑子里正在疑问呢,却认出了那是县二中的高中同学周峰。萍儿说:“我就是,这不是周峰吗?
”周峰笑了,“是啊,我是周峰!” “快,快,屋里坐,你看我过的这日子,让你见笑了。”萍儿从热水瓶里给周峰倒了杯开水,递给他。周峰在炕沿上坐下了,在接水杯的时候,顺便抓住了萍儿的手,萍儿感觉到他的手有些发抖,他的眼光里有些让萍儿怦然心动的东西,那是爱意,那是心痛,那是悔恨,那是怨恨——总之,萍儿受不了那眼光了。萍儿急忙低下头去,抽出手 。萍儿说,“同学们之中,我混的最惨。你现在在哪儿高就啊?这多年也没听到你的消息。”周峰回过神来说:“一言难尽。我想把你接出去,我们好好谈谈。我们有十几年没见面了吧。”萍儿说:“那好吧。就对院子里往车上装雪的男人说了一番,把孩子们也带着,跟着周峰上车了。
周峰一边开车,一边说:“萍儿,我从美国回来的,这次是来国内做生意,顺便来找你。”萍儿说:“哦,谢谢,老同学还记得我这个苦命的人。”周峰说:“萍儿,你不知道,当年在县二中读书时,不只是刚子爱你,但,你最终接受了刚子。我曾给你写了多少封信,你却原封不动地还给了我,连看都不看一眼。难道我在你心中就那么不堪吗?(待续)

写诗的人
张印珍,网名觅真,50后,河北沧州人。现为宁波作家协会会员,曾有10多万字的散文发在《文学港》《梁祝》等杂志。曾出过两本散文,《心灵花园》《花开的声音》。近两年爱上小诗,已经在平台发表了300多首小诗。被贵州作家网选入2016年鉴3首,几十篇散文被《金秋文学》推进百度。世界诗坛选用100多首诗歌。

读诗的人
段爱国(网名/老菩提) , 一级注册艺术设计师,新浪网、蜻蜓FM、等诸多媒体平台特邀诵读导师、金牌主播。中国朗诵联盟会员、中华诵读联合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剪纸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理事。
长篇小说《天生间谍》等作品在《懒人听书》上展播。曾参加《国际仓央嘉措诗歌朗诵颁奖盛典会》、《首届全国“散文诗”作品音视频大赛》、《普林斯顿大学文化节术节》交流等并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