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绍平
雨松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了。他和姐姐跟着六十多岁的奶奶生活。那一年,姐姐十一岁。
自从父亲死了以后,姐姐便不再上学了,跟着奶奶干地里活,做家务。雨松聪明好学,在学校里成绩很好。数学考了一百分,语文九十八分。
家里条件不好,但是奶奶和姐姐非常疼爱他。蒸馒头的时候,总是蒸两样馒头。一样是用红薯面做成的黑馒头,一样是用小麦面做成的白馒头。白面馒头留着让雨松吃,奶奶和姐姐吃黑馒头。每学期要交二元五角的学费。家里拿不出钱,奶奶只好腆着脸到学校,求老师缓缓再交,等把鸡蛋卖了再交。雨松的班主任张老师了解情况之后,免了雨松的学费。
雨松升入初中的这一年,一向身体很好的奶奶突然病了,家里的日子更难过了。雨松准备退学在家,帮姐姐干活。姐姐对他说,好歹你也要上完初中吧!在姐姐的坚持下,雨松勉强上完了初中。奶奶的病越来越重,再加上无钱医治,奶奶去世了。雨松和姐姐痛哭了一场。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埋葬了奶奶。
雨松跟着姐姐在家务农。一晃几年过去了,姐弟俩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以家里的经济条件,雨松是娶不起媳妇的。有一天,住在邻村的姑姑回来了,说她们村有一户人家,家里条件不好,兄妹二人,愿意换亲。妹妹聪明漂亮。哥哥也不傻,长得也不丑,就是个瘸子。姐姐为了雨松,点头应允了这门婚事。不久,他们就结婚了,是同一天结的婚。
雨松结婚后的第二年,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白胖的儿子。儿子聪明可爱,很像小时候的雨松。雨松为儿子取名庆生。谁知庆生九岁的时候,生病了:发高烧,几天高烧退不下来。后来,高烧总算退了,却成了哑巴。夫妻二人抱头痛哭了一场。
雨松的妻子叫梅香,是个勤劳贤惠的女人。他和丈夫一同下地干活,回到家还要洗衣做饭。他们的儿子也渐渐长大了,终于到了该娶亲成家的年纪。唉!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儿子又是个哑巴,谁家肯把女儿嫁给他呢?
这一年雨松五十岁了,儿子也二十八岁了,仍然没有成亲。梅香又查出患有乳腺癌,病情时好时坏,也花了不少钱,最终梅香还是走了。雨松在河堤上坐了一夜,无言地啜泣。天快亮的时候,他准备跳河自殺。但他一想起儿子,最终还是没有跳下去。他想,自己死了,儿子岂不是更加可怜了吗?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这一年,雨松已经七十三岁了。一天,庆生忽然肚子疼,他用手比划着,好像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还没有到医院,人已经不行了。白发人送黑发人,雨松心中无限悲痛,欲哭无泪。埋葬了儿子,雨松晚上拿了一条绳子,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幸亏被邻居发现,把他救了回来。
后来,他养了一条狗,一只猫。如今只有一条狗,一只猫,陪伴他度过孤独凄凉的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