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救的具体的操作方法(佛子诗话)
(一)对句救。(属于大拗必救)
1,出句第4字拗,对句第3字救。
2,出句第6拗字,对句第5字救。
(二),句内自救。(属于大拗必救)
1,第3救4,第5救6,互换互救。
(三)孤平的自救(属于句内自救,属于小拗防止孤平必救)
1,第1字和第3字互救。第3字和第5字互救。
(说明: 拗救主要就是以上(一)(二)(三)三点。以下(四)的10种是拗救的次要内容,属于可以不救。)
(四)小拗可救可不救,由于不在,4,6字,不是节点,救起来就随意的多了,变化多端。
1,第一,二,三句的第1个字互救。
2,第一句的本句第1字和5字3互救。
3,第一句3字和本句1字,和对句3字互救。
4,第一,二,三句的第3字之间互救。
5,出句第5字和3字,和下一句第5字互救。
6,第一句第5字和第三句第5字互救。
7,第二句第1字和第一句第一字互救。还可以用用本句第3字互救,还有第四句第1字互救。
8,第一句第1字和3字互救,和第三句3字互救,或者出句第3这和对句第3字救。对句第3字 本句第3字,以及对句第5字互救。
9,第一句第1字和第二句第1字,第3字,以及第四句第1字互救。
10,第一句第1字3字和第三句第字1互救。
三,拗救的合理性:
律绝五言的20个字,10个平10仄。七言的28个字14个平14个仄。正格律绝如此,有固定位置。拗救属于变格,平仄位置变了,但是只要保证五言律绝平仄各有10个,七言律绝平仄各有14个就是合理。五律,七律也是这个道理。五律40个字,争取保证平仄各20个字。七律56个字,争取保证平仄各28个字。
四,拗救概括总结:
1.一个字小拗了,只要在其相应的地方有一个字来救,就可以形成拗救关系了。至于一个字救几个字,不是必须的。一个字救几个字,只是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构思的精巧。
2.本句内小拗相救:本句内,一三五相邻两字可形成拗救,即一和三,三和一或五,五和三,可以形成小拗拗救关系;
3. 邻句间小拗相救:
A.第一句可以和第二句、第三句间存在拗救关系,拗的字和救的字必须位置相同;
B.第二句可以和第一句、第四句间存在拗救关系,拗的字和救的字必须位置相同;
C.第三句可以和第一句、第四句间存在拗救关系,拗的字和救的字必须位置相同;
D.第四句可以和第二句、第三句间存在拗救关系,拗的字和救的字必须位置相同;
4.第一句和第四句之间不存在拗救关系,因为这两个正格句式大部分(前四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无法形成互补);
5.第二句和第三句之间不存在拗救关系,因为这两个正格句式大部分(前四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无法形成互补);
五,在不出现大拗、孤平、三仄尾、三平尾的前提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绝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的口诀是可以使用的,否则,一概而论是错误的。
六,诗用了拗救之后,就要标出“有拗救”否则用检测工具检测的人,会说你出律。
七,佛子拗救口诀
五言二字不能拗,七言二四不轻言。
多出仄仄会孤平,可以自救两平连。
大拗四六出句有,对句三五必须还。
虽说小拗可不救,救了才是完美篇。
一能救三三救五,全诗互救变多端。

作者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