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救的合理性(佛子诗话)
一,从出句对句看。
由于五言,七言都是单数。从出句或者对句这半句看,总是平仄不能平衡。但是,出句和对句字数之和是偶数,争取在整句之内保持平衡就合理,合规了。平仄平衡要从整句诗衡量,不能看半句诗。
1,五言。五言出句5个字,对句5个这,整句之和是10个字。五言出句和对句的10个字合在一起是偶数。尽量保持5个平,5个仄就平衡,合理,合规。
2,七言。七言出句7个字,对句7个字,整句之和是14个字。七言出句和对句的14个字合在一起是偶数。尽量保持7个平,7个仄就平衡,合理,合规。
二,从整首诗看。
1,律绝。律绝五言的20个字,10个平10个仄。七言的28个字14个平14个仄。正格律绝如此,有固定位置。
拗救属于变格,平仄位置变了,但是只要尽量保持五言律绝平仄各有10个,七言律绝平仄各有14个就是平衡,就是合理,合规。
2,律诗。五律,七律也是这个道理。五律40个字,争取保证平仄各20个字。七律56个字,争取保证平仄各28个字,就是平衡,就是合理,合规。
例如:
【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入韵式,就要在前面规定的地方改成一个仄,进行变通,尽量保持平仄的平衡。
括号里是可平可仄。平仄对应并不一定规整,但是,整句和整首诗,要保争取持平仄的平衡就合理,合规。
所以说,拗救要从整句诗,整首诗,规定的地方去救,去保持平仄的平衡,这就是拗救为什么合理,合规。这就是拗救的根据。
有人说:拗救是古人给自己找借口,这是不对的。律绝,律诗,是古人千年,数万诗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完美的诗的体裁形式,没有半点马虎,每一点都不会没有根据的。
佛子拗救口诀
五言二字不能变,七言二四不轻言。
多出仄仄会孤平,可以自救两平连。
大拗四六平仄脚,对句三五必须还。
虽说小拗可不救,救了才是完美篇。
一能救三三救五,全诗互救变多端。

作者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