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秋天》
文/心照不宣
明月淡淡映欣念烦忧岁月眉帘
一些俗尘云烟过眼记忆浮现潋
漪滟平湖入镜微波轻晕尽染添
秋雾浓云霜满天怅惘情愁书卷
迟暮花开花谢盈芳倦雁归珊阑
一种自然规律将些历经美景牵
珍藏于心间删繁存简走在秋天
如诗似画篇叶有凋零惆怅喜惦

有成熟喜悦感少有离别感伤恋
缱绻羡爱又有相思美好秋天迁
遗有韵味灵魂悲喜化思明月笺
瓣瓣落红谁人牵绊凄美婉约间
浅收淡淡雨痕寂寞孤单冷凉延
晴空高远且明净秋山层峦叠巅
桦林五彩斑斓亦染然思绪万千
笑迎秋花花落幕风吹枯叶叶远

明净菩提贯看秋水长天世间烟
誓将多余时间摆渡灵魂舞花弦
纤捻朵朵桃花落掌间枯萎壤边
仿佛彷徨无情柔恋别多年未见
最爱想见与未见依然痴情靥妍
随风起逐流波又添回忆容颜跹
细细端量经年面颜无恙泪落黔
然不止最怕有个人熟悉共枕眠

悄然识岁月已变迁并非似当年
似陌路过客释花缘失落遗桑田
无法言说有道写不完故事增添
总有芳韵萦绕挥不去昨天竞艳
今生今世无论走向天涯海角涧
都不会忘记岁月深处意惹情先
风轻扬吹过谁在红尘徘徊风癫
只等一个遥望蓝蓝天空惊鸿燕
静候一份深情从来都不曾改变
不悔陪一程红尘最美相遇云骞

《察体诗》
启初是由察哈尔人兰草先生先行的改良诗体形式。
就是:字数随意,但句子必须一样长。句子里楔进成语,抑或一个不出现结构助词或是不可以“言不尽意”的兴致之作。从容吟和字数相等,避免了在声律要求平仄的种种弊病,把自觉地运用声律与晋宋以来诗歌中讲究对偶的形式,都纳入了诗歌文本中。形成了具有格式要求的新诗歌文本体例,当然,察诗不代表古诗之庚续,也不是独出心裁一种玩文字。它有着强大的内容量和思想含蕴。超越现实,或关注现实,或驰骋想象于广阔的天地万物之间,或穿插于历史、神话、梦境、幻境、故事秩闻等表面上看相互没有多少逻辑联系的意象,却是匠心独运,构成了一幅“诗画”相宜的、起伏跌宕的诗歌文本。其诗妙处在于以明确的抛弃隐喻的现代诗特点,而直接进入内质。有点如武术中的“截拳道,指哪儿打哪儿,就事论事,可随时道出心灵之声。
除了林庚之外,台湾的商禽,也做过此类的切齐诗但他们没能成千上百首地续写。郭小川、闻捷、何其芳等人,在诗作中也有此类句式,兰草先生却能成百上千首的坚持了多年。察体诗的律动以及内在神韵,就在于看似随意,其实并非胡乱编排随意组合。
真正写成精品十分困难。兰草先生说:一直追求每首的结构形式上不一样,融合:古诗、新诗、民歌、俗语等集成功夫,是写好察诗的关键。相信未来的创作,察诗会进一步地从技巧、语言内核、词组的相应对衬等方向努力。也许在不久将来,察体诗一定会写进中国诗歌史。
每一长句七字以上,且尾字押平水韵。常习之,优化成前部十八句,后部四十二句。为六十句一个甲子年序。诵吟可按个人习惯品味,网络推波助澜,在我写和发表前可能还有其他作家,就暂谦居第八个吃螃蟹的人。


【作者简介】
马汶庆.网名:心照不宣
河南洛阳市.现定居广州市
历经风起云涌.砥砺烟升雨萧
揽阅朝代更替.纵思世人兴衰
抬望眼云卷云舒.坐山观潮起潮落
仰眸看日升日隐.平目观花开花谢
目睹繁华落尽话苍茫.追逐海角天涯忆过往
多篇作品常散发在:
兰苑文学
草帽诗社
梅兰诗社
手机搜狐网
抱犊乡土文学
北京新时代网
北京周慧玲文苑
穆棱河作家在线
江子彦美篇平台
今夜有声FM平台
轻吟低诵红韵雅舍
公主与王子的故事
都市头条哈尔滨头条
曲水流觞文学诗刊编辑部
三木秉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平安六刊
中国国风网
中国诗歌网
中国网易新闻
中国今日头条
中国先锋诗人大会
中国金榜诗词经典
中国搜狐.新闻平台
北京头条.城市金榜头条
中国报道网杂志社.新闻版
美国媒体//重归伊甸园平台
最具人气诗人全国网络大奖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