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琳贤弟的“相识”,缘于普洱一位朋友的推荐。获悉他在普洱市国土资源局工作,安徽濉溪临涣乡贤。
远在异地他乡,我最看重的是乡情。相加,“好友”通过后,我们便经常“鸿雁传书”。亦发现有诸多若表妹、知名青年美女作家叶浅韵这样的好友。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在朋友圈“相见”。每每我发一条朋友圈,都会得到他第一时间的“点赞”。
这个举动若呈贡区某街道办事处一位书记与她爱人(也曾为一位军人)一样,自相识以来,从未落下对我朋友圈的“点赞”。诸如此例的还有,某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某州政协副主席以及数位始终如一认同我的好友等。
在时下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挺忙的,或为了生活,或为了生存,或为了事业。我们很少有机会相遇,唯一可以互动或认知、交流的平台,唯有微信或朋友圈了(我很不喜欢电话交流)。一个人可以坚持为你“点赞”,这就是彼此间的一种情愫,或是彼此的一种认知。对此,我深有感触,颇为感动,真切感激。
前几天,张琳微信中向我咨询了一件事儿。我第一时间向某市市长求助,市长又向我推荐了某高校校长。最终因故未能如愿,心情很是过意不去。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左右任何事,更不能苛求任何人帮我们做无法改变的事。我相信他会理解我。
周二,我在重庆出差。他在朋友圈留言,概周四会来春城办事。我遂回复:好的,我在昆明等你。周三晚十二点抵达昆明。周四上午,我们相约了模糊的时间地点。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民的公仆们”在外却不敢懈怠“军命”。下午,我参加了一个朋友公司纵横国际APP上线仪式。其间,某部队医院原副政委、政治部主任姐姐约晚上小聚。我诉说了原委,称一位老乡贤弟来昆,第一次见,需要尽一下地主之谊。她表示理解。
人生有很多巧合。大约下午三点左右,张琳贤弟给我发了一个导航,说一位老乡哥哥安排了晚宴。我一看位置,跟那位姐姐描述的位置相近,心里琢磨着,会不会是一起的。他从安宁出发,我从经开区过去。我刚跟政委姐姐说完这边的最终决定时,她立马语音回复说,兄弟,你的朋友跟我们在一起呢,我们正说你呢,你赶紧过来吧……
我用了花小猪滴滴到达导航指定地点后,正在寻觅在哪个包厢和哪些人时,此时,张琳的语音如期而至。他说,这里是喝茶地点,吃饭地方在另一处。我车没油了,去加油回来,他们那帮人先去饭店了,我好像看见一辆车进去,猜想或许是你的。你从大门出来,坐我车,一起过去。这或是另一种巧合,抑或心有灵犀?
张琳送了我一本他的散文集《穿过普洱茶香的城市》和一饼千年古树普洱茶。深感愧受。

该书由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社长、中国国土资源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陈国栋作序,中国国土资源作协名誉主席、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常江先生题写书名,为本书添增几分墨绿。

我想,《从爱开始的地方》里描述的那位“如普洱茶一般淡雅、经历岁月沉淀却又让人回味和留恋的女子”应该就是孩子的妈妈了。
看得出来,张琳贤弟是一位多情、重情、重义的人。他敬畏三毛的爱情观,他也一定向往有一位若三毛的女子,若对待荷西的那份心,那份情,那份爱,植入到他俩的身上。
我想,他一定会若三毛对待荷西一般对待那位深爱他的女子的。那样的他们之间,一定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一定会有在最深的记忆里珍藏着他们的那份幸福感。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也羡慕三毛的那段思恋,希望有一位姑凉,即使我若荷西一样,走了,她依然会在灵魂的夹缝里继续与我相会,在我的墓碑上刻上“罗苴子——安息”短短五个字,夫复何求?
人生只若初遇。亦如,我与张琳贤弟,我与若“丁香般芬芳”的一位女子。
责编:罗苴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