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
请七姐传奇

文/王小燕
传说古老的乡下,每年春节后都有请七姐下凡的习俗。因为她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当年我是个小知青,不知七姐是什么、很好奇。这是我下乡亲眼所见的奇闻。
那年元宵正月十五的晚上,贞贞,秀秀、云云、惠惠等…几个少女不约而同的聚在一起、她们是请七姐的主角。

姐妹们把准备好的工具筲箕筷子,装点好。宵箕两边用红头绳扎上耳环,筲箕背面盖上一块红布,显示七姐爱漂亮。接着、端来茶盘沙子,放在桌上。筷子用红线扎在筲箕前头、再将筲箕扣在桌子中间,正好筷子在沙盘中。女孩子月经来了,不能在场,据说七姐讲卫生,有血腥气味不愿下凡。
按照当地习俗,点亮腊烛,点燃香火,烧些冥纸。然后,桌子两边分开站着两个美少女,二女各用一只手托着筲箕,脚下不停地围着桌子走动、口里念着请七姐的民谣;
正月正,
麦草青,
请七姐问年成,
一问年成真和假,
二问年成假和真,
正月十五玩花灯。
手拿花灯梭螺子转。
一秋箱,
二牛羊,
打开秋箱看新娘,
新娘的脚又小,
鞋又尖,
怎么上得西天边?
西边头上杀猪羊,
杀黑猪,
宰白羊,
年年梦见七姑娘,
要来早早来,
深更半夜桥难过,
五更鸡叫锁难开,
前面的来穿花鞋,
后面的来穿草鞋,
七双囊脚七双鞋,
有请七姐下凡来……
姐妹们反复地念着民谣,等待着七姐下凡尘。
刚开始时,姑娘们很紧张,怕七姐不来,人们焦急的等待着。这时,王大嫂说:"男人请出,有男人在场火焰高,七姐胆小。”其实女儿家私事、成年男人在场,借说七姐请不下来。现在想来、主要是男人在场,少女们不好意思问那些私房话。
相传紫姑又名叫“七姐”、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了玉皇大帝、将最喜爱最漂亮的小公主许配董永百日姻缘。七仙女百日姻缘己满升天而去。七仙女下凡婚配的美传,乡下老少妇孺皆知。七仙女在人民心目中、不仅是一位除灾降福的神明、还是一位追求爱情热爱生活的女神,待嫁姑娘和妇女尊她为七姐,老年人尊她为七姑。
回头再说那屋里,香烟缭绕,烟雾朦朦,阴气沉沉、令人毛骨悚然……忽然俩手托着的筲箕响声大动;这时沙盘中显出了剪刀和荷花一副美丽的图案。大家兴奋地喊着、七仙女画花,是神来之笔,栩栩如生。满屋的人都惊呀起来。对于这样人与神的奇境,可说是活灵活现。我感到奇怪极了!不只是神密、并且还带有艺术性的味道。
这时,魏婶娘,赶紧跻上前跪着问道:“我家媳妇怀孕没?今年家中有没有男丁添?“魏婶娘急不迫待等着回答。一会儿,筲箕头上的筷子,点了三下,接着又点三下。观看者欢叫声,巴掌声响个不停。碰巧魏婶娘媳妇怀孕待生。女儿家贞贞半信的问道:“我今年几岁,您郎晓不晓得?"结果筷子自然地点了十八下。未嫁姑娘贞贞脸红的问道“今年我的婚姻如何?”七姐又点了三下、满屋子人欢腾起来,正巧有媒婆上贞贞家门,各位读者、这七姐还蛮灵吧!
最后大家异口同声说道:“今年收成怎么样?”那筷子立刻点了三下。意思是好年成。乡亲们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等待着,那年秋天;果然五谷丰登。
我当时目睹了请七姐的神鬼奇迹,有所感悟。乡亲们似真似假的传说活龙活现。虽说是迷信,但给人一种神密莫测高深的感觉。像征劳动人民对生活幸福的希望。

现在请七姐奇迹再也不会流传。因为那时人们的精神寄托在迷信上,现在随着时代的潮流,人们接受了高科技薰陶。感谢党中央的惠民政策,感谢习主席的英明领导。乡村变化大,建起了新农村,人们赶上了网络时代,国强民富,安居乐业。乡村农民过上了幸福日子,那种旧习俗风情自然消失。

作者简介:真名王小燕,笔名燕子。系湖北省监利市人,监利市作家协会会员,荆楚民俗文化会会员,佛山市优秀传统促进会会员。常有诗歌,散文、小小说散见于省内外媒体。
编辑:門婆亞君
注: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