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酿豆腐也称为肉末酿豆腐、东江酿豆腐,是客家名菜之一,据说与北方的饺子有关。通常将油炸豆腐或白豆腐切成小块,在每小块豆腐中央挖一个小洞,用香菇、碎肉、葱蒜等佐料填补进去,然后用砂锅小火长时间煮,食时再配味精、胡椒等调料即可。
“客家酿豆腐”之所以独具特色,与它严格的制作工艺分不开。“酿”是一个客家话动词,表示“植入馅料”的意思,“酿豆腐”即“有肉馅的豆腐”之意。客家酿豆腐味道鲜美,在白嫩的豆腐中酿入肉馅渊鱼肉、虾米等,增加了口感,更有嚼头。
客家酿豆腐成菜后,鲜嫩滑香,营养丰富。酿豆腐源于古代中原人包饺子的习惯,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酿豆腐是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交融的产物。

题图诗——客家水豆腐
文/刘志强
看似经文竖几行,原来豆腐酿诗章。
怀中肉馅成佳句,待到煎时十里香。
题图诗 客家豆腐
文/雨后初晴
四方盈寸似麻将,鲜肉五花胸中藏。
笼屉清蒸淋料理,滑柔不腻口遗香。

题图诗 众说豆腐香
文/高山流水
众诗都诵豆花香,青白分明排几行。
不晓谁煎几时熟,品鲜过后再成章。
题图诗 《客家豆腐》
文/郑忠洪
玉白嫩身长角方,新鲜肉馅肚中藏。
看如元宝齐排队,煮炸煎烹送豆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