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华丰功纪念碑对联一一难题挑战2
文/程树人
加华丰功,光昭日月。
先賢伟业,志壮山河。
这是加拿大温哥华巿位于华埠广场的一座纪念碑上的文字,纪念碑身呈"中"字型,又似华表,下方左右有二座铜像,铁路华工和华裔军人。纪念碑作者彫塑家程树人说,彫塑和碑身造型他不犯难,犯难的是正面文字已决定好:加华丰功光昭曰月。对仗应是先贤伟业㐅㐅㐅乂,最后四字左思右想不得要领,思考近年无甚满意,上海卞教授一语点拨,日月可用山河来对,于是有了志壮山河。字体借用篆刻风格有厚重荘严中国风之感。
2014年8月补记
温哥华市加华丰功纪念碑
1999年构思
2000年入选五分之一(98位全国参𡧳者)
2003年11月落成

程树人,原名程树仁。1942年生于南京。1959年入学中央美术学院彫塑系,1965年毕业,上海工作,先后任职于上海广告公司,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园林设计院彫塑室。1990年来加。

传承百年华埠史 丰富多元新理念
记温哥华唐人街中华门设计者,著名彫塑家画家程树人
文/李爱英
温哥华唐人街处处充满了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典型秀美的江南风格中山公园,一幅幅街头壁画,高耸的千禧门,中华文化中心前的石雕中华门,华埠广场前的先侨记念碑,铁路华工和华青战士銅像。这一切都让居民和㳺客流连忘返。这一切都是华人和当地西人合作的劳动成果。是多元文化切实体现。为此,彫塑家画家程树人是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一员。

传承重在思想 创新也需融汇
问:很多人来唐人街,都感受到浓郁的东方神韵,你能为大家阐述一下箇中的奧妙吗?
答:我觉得中国古老文明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要学习探讨,要继承发扬,更要灵治运用。没有继承就没有创造。我们所有人都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
例如,中华文化中心正门的石彫中华门的故事,由于年久失修,古朴荘重彩绘牌楼是木板搭成已坏,决定撤除,畄下四根水泥柱和下部石基,下一步如何处理,有人推荐我,我出了三个方案,1,恢复原造型,材质改为玻璃钢,2,利用原四柱和基础,上面设计中式新牌坊,3,利用原四柱和基础,上部作浮彫艺术处理,为另类艺术门设计。
中华文化中心經研究决定3号想法,我的浮彫门正面中央是金色篆字中华门左侧是女娲补天,右侧是后羿射日,再二旁分别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背面如是而浮彫则为神农嚐草大禹治水。四柱顶端为神兽住顶,今天很多旅游客和学生们在中华门前聚精会神地听着华人祖辈神奇故事,感受到东方神韵的魅力。难以忘怀。

问:在唐人街,常会有时空错位之感,你能谈谈你的认识吗?
答:很对,在今天的唐人街,既时尚又怀旧。因为温哥华唐人街很了不起!他是有温哥华市就有的唐人街,他与加国历史同步的!而我们也在这历史河流之中。我总觉得我们看到历史照片,而照片中人也在看着我们。我创作绘制的三联壁画"历史瞬间”,就是选用近百年真实的照片,用彩色让他她们活生生站在我们面前,每天和我们一齐生活在唐人街上。照片中的华人衣着光鲜,气质优雅,和和气气,团团圆圆的,本身就说明我们华人精神面貌,百年来华人就已经堂堂正正站在唐人街上,不偷不抢,正派做人。这里有民族和人格的魅力。所以,我忍不住写下:
“岁月如梭,华埠己历百年。
旧照再现,使人浮想联翩。
自强自立,激励后辈勇往直前。”

问:和你谈话会深深地感受到你对先辈的敬重,请告诉我们你的认识。
答:我们都是新移民,现在我是”老华侨”了。没有我们之前的华人先辈的努力,哪有我们今天之平等。
问:相信你体会很深,结合先侨纪念碑,请谈谈吧。
答:2000年,温哥华市政府同意出资在华埠建一个地标艺术品并向全国艺术家发出征稿还成立了评审团,当时收到98个方案,评审团从中遴选出5个方案,要做出立体模型公开展览听取观众意见,评审团会见五位作者询问构思再作出决定,我的方案排名第一是首选。
问:那您一定很自豪吧。
答:十年磨一剑啊,当年是因为被爱米丽卡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邀请讲学,来到温哥华,看到加国的美,才申请移民的。结果英文不好,没有专业工作,先后做过各种体力活,但从来不放弃彫塑和绘画。十年后有此机会,必须全力以赴。单单对联就思考很久“加华丰功光昭日月”,“先贤伟业志壮山河”。两个形象,孰主孰次?我理解是铁路华工血汗筑路连通加国东西双方,建设加拿大。华青参军保卫了加拿大,才为华人争取到平等民主权利。两者并列都是主体。其中我用篆体“中”字演化成华表模样。既有大中至正,中庸平和的寓意,又和周遭中山公园,中华文物馆匹配。青铜的彫像,厚实凝重,东西方艺术手法结合相得益彰。

使命源于生命 责任重于爱好
问:翻阅您的创作,多是主题鲜明,构思独特,风格宏伟大气。像聂耳纪念碑,屈原,浮彫“女娲补天,宝玉下凡”"宝玉梦游太虚境”。与您的人生观和理想有什么关系?
答:我是1959年参加高考,艺术类先考,后面还参加全国高考,有幸我收到两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是中央美术学院彫塑系,另一是楊州師范学院中文系。我选择去了北京。那个时代師生之间关系很纯洁很健康。我的老师是著名彫塑家滑天友先生,他是徐悲鸿同时代在法畄学的。我另一位老师銭绍武是新中国最早公派留学苏联的。手把手教,课余还常去老师家拜访求教,先生从不怪罪总是倾囊相授,感恩呀!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日子,终曰沉浸在对艺术追求之中,我爱“串门子”,有空我会跑到油画系学长前问什么是“冷暖”,到國画系去问什么叫“笔墨”。好问是我的“法宝”,得益非浅。哈哈。

问:你的艺术得益于两大美术体系,难怪作品有水平,能否谈谈你的心得。
答:艺术离不开生活,艺术离不开社会,政治也好,宗教也好,商业也好都会对艺术影响。所谓”戴着镣铐跳午”。就看你跳的好不好!
问:你是爱好艺术。
答:是,但我更感到是责任,是使命,”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想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学校,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自己。來到加拿大,以我的能力,用艺术记下这段历史。中国是我的土地,加拿大是我的天空。 我对温哥华唐人街是有感情的,我的人生后半生是在温哥华渡过的,我的艺术与唐人街息息相关,是唐人街让我明白了华人的自立自強奋斗精神多么伟大,是唐人街让我有䇄立各民族之中不卑不亢气概,是唐人街教育了我要跃入这延续发展多元文化走向世界大同的历史洪流。


溫漂与北漂
文/程树人
在溫哥華开着車,放着我喜歡的音樂。說實在的,汪峰的““北京,北京”很动听,很喜欢,为什么?
电吉他的颤音,空弦,带出一种蒼凉。
音乐之妙,文字很难说到位。
但歌词就非常触动心弦了:
⋯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里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在这里失去。
⋯咖啡馆与广场有三个街区
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
人们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
尋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
⋯北京,北京。
曲好,词好,蒼凉悲愴配合的很精彩!说的是北漂,我怎么感觉将北京两字换成温哥华也可以。
其实也不是讲城市,而是“新世界”,一个追求在新天地立足,生存和发展的梦!
我移民加國已经30年了,要说生活过不去那是瞎话,要说融入加國社会了,那是太高估自己了,第一代移民就想一步登天那真是痴心妄想,两三代能否做到?那还要看几代人的不断努力。

出國的藝術夭折與藝術的開花結果
出國成為時尚,很多人都想出國,尤其是藝術家,不少優秀的藝術家出了國,在陌生的國度里重新打拚。
可憐見,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人情世故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自己熟悉的能力和題材沒市場,新的社會崇尚的需要的,自己也不熟悉不理解也轉不過弯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無奈也得奈,現實需要頑強地生存下來,轉行,打工,很多藝術家收學生教点藝術ABC谋生,抽空搞些创作,仍不放棄自己的藝術追求。就算有些画家的画在画廊也卖的出,藝術有進步吗?很難說,退步是大部分人狀態。優秀的藝術人材就這樣沉淪的不在少數。大部分人是不上不下的掙扎著。要能開花結果那真可說是凤毛麟角了。

當然,任何領域,任何國度中開花结果都是艱難的都是鳳毛麟角。但是出國絕對是多一层艱難和考驗。
所以,由衷地敬佩那些仍在孜孜不倦追求自己藝術發展的藝術家們,痛心惋惜那些過早倒下英才們。
2017,12,,18.

蜡烛,燃烧自己吧,
你就是光!
蜡烛,燃烧自己吧。
你就是光!
不要计较,自己是否强大,
也不要计较
别的灯火
以及天上的星光。
只要记得
充分地燃烧自己,
发出最大的光和热,
你可能就是
人们走出黑洞的希望!
七八老人亚瑟程写于雲高华

【编后语】
绚丽、崭新的艺术面貌
尹玉峰
当布与笔、颜料与布,雕塑泥与手摩擦那一瞬间生产的强烈感染力,崛起的主题雄健磅礴,浑厚肃穆、酣畅淋漓,与潇洒高耸雕像溶铸一体,展开绚丽、崭新的艺术面貌。
宏伟宽博,有如千军万马之气势,雄劲苍键,气脉贯通,上下互应,神彩飞扬。凸显了作者精深的技法、深厚的文化底蕴。
深刻细致真切,意蕴深远隽永。苍劲浑厚,奇逸飞动,气势恢宏。作为画家,他深悟笔道,作为雕塑家,他直取艺术真谛,天骨开张,摄人心魄,掷地有声。
程树人先生的艺术实践,具有当代人生直面扑来的大文化迅风,充分体现了当代文人雅士、当代艺术工作者所必须具有的时代精神意韵。
处处展示出他驾驭艺术一一情与理的真本事,展示出当代做有出息艺术家必须拥有的格调高雅的艺术气质和文化风范。
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尹玉峰编后语

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尹玉峰 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