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论
作者:孙述考
人之为人也,并非唯食人间烟火,著凡世之衣服之肉身。人也,撇为天,捺为地,合而为人也。故,人为天地之所化,托父母而生也。人之临世,必知为何而来,此不可不知。
人缘何而来,身担使命,肩负重任。此,与万类殊别,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何为使命?古圣人曰,行善于天下,传德于人间。不欺不诈,和谐共生。繁衍子孙,彝伦攸叙,忠孝传家,诗书传世,勤劳节俭,取财有道。维世间之太平,营田亩之繁荣。护人间之朴风,袭凡尘之典庆。香火不绝,良心永存。然,国之大也,四海之广,一人岂能尽理,众人岂能尽顾,唯赖全民之力,人人之功。天地共力,以传久远。

人居地,神居天,天地有别,天壤迥远,然人神同心,德泽天下。故,地,不过宇宙之一丸。然,唯地蕃盛,绿荫匝地,百花盛开,禽兽欢怡,人类和乐。天地之共助,人神之同德也。
自古迄今,世道暗昧,世必出圣人,藉圣人而教化民间,不致沦落。圣人乃天地之桥梁也。人习圣人之言,复归大道耳。世之圣人,万世旌表。
人之为人,人之初,性本善。此人之心性也。然人之欲,贪也。故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此亦人之习性也。故又曰,人之初,性本恶。此恶,即贪欲也。此贪欲之心,为人之习性之一。此习性,亦禀性,与生俱来。自人之明目耳闻鼻嗅体感,世之琳琅,无不迷惑。惑心迷目乱耳扰手。故,人应习德受教,知所取,知不能取。敛心收目,遵循道德,公私分明,维护社会良序,社会方能太平,宜生适居。故,人处于世,与禽兽迥异,下可训禽兽,上可超凡入圣,成仙化佛。

天地运行,日夜流转,昼息夜继,夜往昼来,无穷无尽。然人之在世,不过百年。代代教化,教化不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故知,育人之不易也!既如此,亦不能废教,不能罢育,坐而视之,袖手旁观,任尔自生,任其自灭,此天地之不容也。故,人训禽兽,世教黎民。代代相传,永世不息!
人既为人也,一日不过三餐,多食而无益。人居红尘,一居足以卧塌,多而不能同处。人爱珍奇,不过把玩而矣。替天地收藏,谁亦不能永得。传递更人,太平乱世,奇珍易主。人死不能带之,葬而不能同化,焚之亦归尘土。故,万物皆在人间,终归自然。

人之生,肉身转化,百年而易。佛家曰,六道轮回。又曰,前世,今世,来世。世世转化,转化无极!然,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世间之规律,天地之大道。故,人需累世修为,不断提升。
今世富贵,前世之修;今世修为,来世之报。故,人生于世,如履薄冰。谨慎警惕,虔诚待人。行善积德,吃亏是福。多行布施,有舍有得。知此因果,方为开悟。

天有诸教,无不教人从善;地有杏坛,无不育人树德。天教世化,人间方有良序;心存善念,长夜方能安枕。行善出自积习,积德必遗福报。福报之大,上回向列祖,下荫及子孙。故,人若知今世之福,来之不易,方能珍之惜之。人若懂累世之功,方有今世之荣华,方知今世之修为,尽为来世之福德。
人若不被教化,不受教化,任性而为,一意孤行,欺人盗世,祸及人间。遭天谴人怒,人神共愤,众叛亲离。所终可知矣,皆为其惋惜不已。
今日有感而写斯文,意之所临,笔之所至,不知所言。[握手][握手][玫瑰][玫瑰]
2020.09.01——10.32——11.28作

作者简介:
孙述考,字硕勋,又字鸿儒,子文,一乔。号东海崂主人,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诗词理论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喜欢艺术和文学和收藏奇石。创作诗词歌赋一万余首,受到人们喜爱。在几十余家诗歌网络平台和报刊发表过诗作与文章,作品传播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重要贡献。

主播简介:
张秀芬(鲁怡秀风),青州市人,喜欢唱歌和文字,用歌声唱出生活的美好,用文字描绘人生的绚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