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与狗
文/邹长森
一个阴天的早上,我下楼去上班,迎面碰到了老刘。他低着头,脚步缓慢地向前走着。我和他打招呼。问他最近好吗。他声音低沉地说。不好。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养的那只小泰迪狗死了,在外面溜达时不知在哪里吃了毒药中毒死了,死的很快。我一听,知道他心里难过,就安慰他说,以后有合适的了再养一条。他却说,再也不想养狗了。
凡是养过狗的人都知道,狗通人性,不管是本地的土狗还是那些价值不菲的宠物狗,都很讨人喜欢。当你推开家门的时候,他们会摇着尾巴跑到你跟前蹭你的大腿,喉咙里发出一声声亲热的低吟。舔你的手,往你身上扑,也不管你是高兴还是烦燥着。在他们心中,主人就是它们的天,是幸福的源泉,是生命中的阳光。你摸摸它的头,理理他的毛,他们就高兴的不得了,好象久别重逢的老友似的。天天和主人在一起,感情自然与日俱增,突然失去,就像少了一个亲人,一个玩伴,心里空落落的。
认识老刘很久了,他今年有70多岁,个子很高,是一名退伍军人,老伴几年前去世了。虽然儿子儿媳住的也不远,但他还是喜欢住在自己那套不大的房子里,他说这样自由自在。但出来进去,总是一个人,形单影只,总有些孤独寂寞。头几年,他就这样自己做饭,吃了后就去外面广场、街道和熟人谈天说地打发时间,日子就这样如水流过。
有一天,他的儿子儿媳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只小小的泰迪犬带过来,说是送给他当个伴。老刘看看那只小狗。它个头不大,约有半尺多长,棕色的毛打着卷,象波浪一样,活象只小羊羔。两只耳朵听话的耷拉着,那小眼睛黑而明亮,瞅人一眼,好奇而天真。黑黑的小鼻头,小小的嘴巴,像个小孩一样,不由的让你心生怜爱。老刘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小宠物。他给它用纸箱子做了狗窝。纸箱外面开了一个洞,方便小狗出进,里面还用旧衣服铺垫,让它躺在上面软和舒服。老刘小时候养过狗,不过是用剩汤剩饭喂它们,现在老刘也准备这样喂,儿子说,这样不行,宠物狗得用狗粮喂。说着儿子就拿出一袋狗粮。并拿出几个小疙瘩投给小狗,小狗瞅到跟前闻了闻,很快就吃了。老刘看到这里,心里想,真是娇贵!但不管怎么样,老刘也改变了自己的思想观念。自己有退休费,也不差给他买狗粮的钱。

就这样,老刘把大把时间都花在了养这个小泰迪的身上,他给小狗取了个名字“豆豆”,每天早晨7点多就领着小狗出门溜达,这小狗在前面迈着小短腿跑,老刘在后面也紧紧跟随。小狗跑着,一会东张西望瞅瞅周围,一会跑到树底下留个气味,一会再回头来看看老刘。两人一前一后走着,算是晨练吧。
下午,吃过晚饭,老刘还领着豆豆出去转悠,约有一个多小时才回家看电视休息。
自从养了这只小狗,老刘的心情也好了。天天乐呵呵的。他花钱给泰迪狗“豆豆”买狗粮,还给他吃瘦肉、鸡肝、蛋黄、面包、米饭、砸碎的骨头、苹果、胡萝卜等。 还给它洗澡、梳理狗毛。在老刘的精心照管下,小豆豆越长越漂亮,还学会了作揖、跳舞转圈的动作,逗得老刘和朋友哈哈笑。
这些事情,都是老刘和我闲聊时说的,从他的神情上看,这只小泰迪给他带来了太多的乐趣,让他变得心情开朗,身体也越来越好。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这样快乐的日子在两年后的一天,就这样突然变得灰暗了。我能想象到他难过的心情,但无法解除他心中的痛,就让时间来慢慢抚平心里的创伤吧。
每天上下班,总会在街头看到一些或黑或白,或大或小的宠物狗从我的身边走过,大狗小狗用狗绳栓着,由狗主人牵着走,见着同伴了就在一起嬉戏打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遵守着养狗的管理办法。
有好长时间没看见老刘了,我不知道他如今怎么样,是不是还在怀念着他的那只小泰迪“豆豆”,是不是还在回忆着那些和小狗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但愿他走出阴影,重新快乐生活起来。
作者简介:

邹长森,男,凤县商工局干部,凤县作协会员、秘书长,凤县摄影协会会员、凤县书画协会会员。有散文、评论、新闻等在省、市、县报刊及网站发表。写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反映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努力描绘新时代的新生活,新气象,新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