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硕老师作品
友 好 文 苑

图一,
情系中华朝圣地,拼却残生铸诗魂
中华诗史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三千余年。期间,人文荟萃,诗品浩繁,珍品佳作叠出,实属举世仅见,真乃蔚为壮观。然而,这样一个泱泱诗国却没有诗园,致使历代诗魂至今还四处游荡……作为炎黄子孙,对于这一缺失不能不感到遗憾!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黄淮先生经过多年酝酿,形成了一个宏伟构想——建造一座集中华诗文化之大成的“中华诗园”。为此,曾两次给诗友丁元写信,并亲自到原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著名诗人屠岸家造访……
1994年“雅园诗会”在北京召开,黄淮先生这一构想受到了与会者热烈响应。会上令人鼓舞地提出“中华诗园”系列工程发起筹建的宏伟方案,并为建立中华诗园发出倡议。倡议中说:“筑诗塔重建中华诗国的形象,聚诗魂再创当代诗歌的辉煌。‘以诗开慧,以爱塑魂’则是贯通其间的主导精神。这个系列工程中还有中华诗塔与中华诗博物院等整套构想,它将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宝库。这是另一种情系千秋的希望工程,其深远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相信这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壮举,它必将引起海内外中华诗国传人的强烈反响,产生巨大的精神凝聚力。”
这一倡议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热烈响应。一些知名人士贺敬之、臧克家、公木、艾青、屠岸、丁芒……纷纷发表赞同意见,在“中华诗园发起人题签”上签名留念,并提出很多颇有价值的建议。一些诗人、艺术家聚会座谈,对“诗园”的构想、宗旨、设计、建造等诸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论证。诗坛泰斗臧克家欣然命笔,为诗园题写了园名。较早得知信息的北京顺义县和无锡市有关政府部门表示愿意拨地兴建。《文艺报》发了《一批诗人学者倡议建立中华诗塔》的专题报道。《人民日报》记者邹大毅做了专访,题为《且铸诗魂驻千秋》,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引起强烈反响。
《人民日报》在《我谈“中华诗园”》编者按中说:“‘中华诗园’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工程,是民族文化的千秋大业。要真正实现它,将是一项浩繁工程。然而,我们不能畏葸不前,不能等待观望,历代诗人的民族魂,应当由我们这一代化为现实的圣坛,成为民族文化中一块瑰宝。只有全民族、海内外华人齐心协力,添砖加瓦,才能使它真正矗立在神州大地上,彪炳千秋,在世界文化建筑之中放射出瑰丽的光辉。”
“雅园诗会”闭幕不久,公木老师在《致学会建雄、黄淮、张朔诸同志的信》中热情洋溢地写道:“中华诗园”的兴建“我觉得这是中华诗文化在现代再度辉煌的一个必然产物……我们应当把它做为一个历史使命去为之奔走呼号,唤醒诗魂,还中华诗国公民一颗’诗心’。‘以诗开慧,以爱塑魂’,将促进对整个民族文化意识的开拓与提高……再赠黄淮和你们,那就是‘既以生命作诗篇,也以诗篇为生命’。一个人活着,就那么几十年,顶多也就百十年吧,掐头去尾好时光则是屈指可数的,只有活出点诗情画意来,才算对得起生命。你们不但在大地建筑立体的诗篇,还创办了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再加上那个美丽的诗园,那座中华诗书画博物院和那座没有顶点的中华诗塔这一诗的建筑系列,我相信这个‘诗之梦,梦之诗’会在你们一代人手里实现的。如果,有机会我能到中华诗园中一游,则是生而无憾,死而无悔了。”
会后,黄淮先生整理了一份《中华诗园(构想·讨论稿)》,有了比较完整的“中华诗园”蓝图。
二十几年,黄淮先生怀抱这一志向,奔走游说,集思广益,广纳高见,广征同好。而今,已七十余岁,依然为此四处奔走。
今年七月,电话告诉我,中华园址定在泰安小泰山。并来函问我:“你有没有可能早点来京,助我一把。”说实在的,能够为这千秋大业,万代丰碑尽力我感到非常荣幸,但又感到不安,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深恐辜负信任、托付之重。不过,话得说回来,我有一颗诗心,我对民族,对国家心永远是热的。更何况公木先生对我有知遇之恩(我的第一本诗集《霜子吟》就是他老人家为我作的序),黄淮老师对我有栽培之重(上世纪70年代就在《长春》文学月刊(原名《吉林文艺》发表我的诗作))于公于私我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我知道,这不是他们的私事,但这毕竟是公木先生的遗愿,黄老师的志向,我怎能辜负啊!我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我定以黄老师为楷模,我必当尽心尽力,倾心中华诗园的建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铁肩担道义,焉能顾身!我觉得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泰山是历代圣人、君王顶礼膜拜的圣地,“中华诗园”福祉在小泰山,这是得天独厚,适得其所,令人心驰神往。此乃顺天意,合民心,在国运。民族昌盛,国家兴隆,才有此举,吾辈生逢此时,幸甚哉!
愿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同心同德,共铸中华民族诗魂!
2013年11月19日于北京

金笔作家
张兴泰,字霜子,号鸿硕,吉林省大安市人,高级政工师。先后出版诗集《霜子吟》《张兴泰诗歌精粹》《诗镜文心》(鸿硕诗文集)、该书续集、《鸿硕诗话》《情韵悠悠》(十情集)《诗词律要讲座》等。获得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优赏奖,个别作品获得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现任《中国韵律诗歌旗帜卷》执行主编,中国韵律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雅园学会理事,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研究员,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研究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图二,
注:图一 图二分别是 首届“雅园学会”部分资料


投稿请加微信
“友 好 人 苑 ”有 声 平 台 欢 迎 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