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夜无眠》 下篇
作家/王长胜
04
赵洪生在张岚的带领下,再次拜访了阿奎大爷。阿奎听到脚步声,立即用欢快的声调喊起来:“来啦,洪生。我可是放下饭碗就开始等你了啊!快请坐吧。”洪生坐定后,张岚开锁,从柜子里捧出两大捆纸卷和一些包装精美的纸盒,堆放在一张古色古香的八仙桌上。阿奎听到索索的响动,伸出手在字画卷中摸索了一阵,然后抽出一幅,舒心地笑了起来。他把这幅不知经他触摸过多少次的宣纸铺展开来,沾沾自喜地介绍说:“这是宋克的手书。宋克在书法上的成就,是他同时代的书法家宋遂、宋广、沈度等所不及的。你看他这一手章草体……”赵洪生木然地望着阿奎手里的宣纸。实际上,在他眼前铺展的仅是一张画了两三支兰草的水墨画而已。兰草画作虽然用了宣纸,上面还题了抒发闲趣的小诗,但一看便知是地摊货。哪有什么宋克的章草书法啊?意味深长的是,宣纸的左上角和右下方,因为手指多次揉捏、抚弄,已留下隐约可辨的灰黄色污迹。
老人的一只手捏在兰草画留下污迹的位置上,偶尔还伸手轻轻地在纸上按摩几下,将纸抬到离眼睛极近的位置停顿一会,好像正在欣赏似的。他的这一系列动作,正是收藏家欣赏字画的基本习惯。如今,阿奎依然效仿得如此逼真,使人简直不敢怀疑他已经是双目失明的人!阿奎津津乐道地絮叨起来,那抿起的嘴唇上,不断泛起了难以遏制的喜悦。这ー刻,他好像顿时年轻了二、三十岁。洪生的感觉就不同了。他的心里却引起一阵激烈的震荡。他十分明白:自己算不上是个光明磊落的人,还心术不正,在老人家执著的艺术追求面前,自己的灵魂何等卑鄙啊。“洪生兄弟,请用茶。”张岚看到赵洪生在发愣,连忙沏上茶,向他递了过去。趁送茶的时机,她白晳柔润的手,重重地在他手背上揑了一下。赵洪生会意,连忙镇定情绪,温情一笑,顺手在她臀部也回捏了一把。阿奎大爷对咫尺之内发生的罪恶一无所知。他战战兢兢地将“宋克的墨宝”递向洪生,喜滋滋地请他鉴赏。赵洪生故意站起身,有模有样地在八仙桌的空余部分摊开了纸卷。时间在静默中走过一阵,老人估计赵洪生已欣赏完宋克的“真迹”,问道:“洪生,你在外面满世界跑,又是专营字画的,可曾见过宋克的真迹哪?”赵洪生冲着张岚一笑,挤挤眼,然后故作严肃地说:“大爷,不瞒您说,我见过明代著名书法家宋克的行草作品,这幅章草体,确实还是第一回见到。……稀世珍宝……难得一见啊。”阿奎大爷的嘴角明显流露着一丝得意,竟情不自禁再次伸出手,疼爱地摸索起来。

张岚去房间换了一身素色小格子图案的睡裙,重新走回到洪生身边。她同赵洪生彼此秋波泛滥,很有一番心照不宣的眉目风情。阿奎难得遇到“知已”,终于又喜孜孜地将一幅大尺寸的纸卷铺开,兴致勃勃地继续道:“清末大书法家金农,在用墨时总习惯于剪去狼毫的毫端。所以,他的字,特点十分明显。他用笔多为侧锋,可谓风格古朴,别具一格。看这一幅金农的墨迹……”赵洪生眼巴巴地望着一幅《梅花报春》的临慕作品发窘的时候,张岚不知什么时候已紧挨在他的身侧。她的身体几乎要抵到他的手膀,周身还散发着一阵阵温馨气息。洪生与她的眼神交换了一眼,发现她的目光在苦苦地恳求着自己。也真是怪事!一遇到张岚的目光,洪生似乎听到了她在恳求:“洪生兄弟,我求你了!”
“啊,洪生……孩子,你怎么不说话啊?”阿奎老人的奔放热情与洪生的缄默不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人不免有点惊讶。这一刻,张岚紧张地将沁出细汗的两手攥住了洪生的两边膀子。她刚想对洪生说什么,不料,一眼望见儿子正从房间里跑出来,连忙松开手,对赵洪生道“洪生兄弟,我陪儿子去做作业。你陪我爸爸多谈谈吧。嗯?”张岚说完话,不断对赵洪生眨着眼睛。那意思,洪生当然明白。张岚的话,与其说是对他说的,还不如说是说给阿奎听的。张岚的身影,如晚风般飘进了老宅中别有洞天的房间去了。这一来,赵洪生的心思安分了许多。他对古字画毕竟有精湛的研究,而且,鉴赏水平也确实较高。于是,也就稳定心绪,对阿奎老人侃侃而谈起来:“这幅金农的墨迹,依我看,价值不在宋克那幅之下。金农的字,窄一看,似觉不甚讲究规矩。其实,细细品味,方能悟出他的用笔之功。这幅行书,尤其富有个性地表现了他独树一帜的古朴,或许堪称是金农晚年的代表作了。”老人顿时神态亢奋,激动地挥着手,连声夸耀赵洪生的鉴赏力,内心 里却为自己的收藏赢得洪生这样的“体面人”的赏识而欢欣鼓舞。“噢!对了,我真老糊涂了!我过去总听你姑妈说,你在油画上出过成就……嗨,油画,我这里也有哇!”阿奎老人说罢,不由分说就在桌上的纸盒中摸出一个盒子,然后拆开一个装帧得相当讲究的画册硬壳,回到原来的位置,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纸托板,用无法掩饰的兴奋摆动着手,介绍说:“这是俄国著名画家阿·哈尔拉莫夫的杰作《意大利小女孩》。你看,这个稚气可爱的小姑娘坐着的样子,多么自然恬静!小姑娘天真微妙的神态,刻画得何等淋漓尽致!……你注意看,小姑娘微微侧着头,正用眼睛凝视着你。……亮点是她这双眼睛,无论你从哪个方向注视她,她的这双眼睛都凝视着你。你看她这眼光,多传神啊!”
接着,双目失明的阿奎老人突然停住了话头。在他的脑海里,意大利小女孩一双闪亮的眼睛,顿时使他联想到了自己的眼睛……啊!那个该诅咒的夜晚啊,阿奎怎么也忘不了!那是个不堪回首的年代。三十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阿奎从街道革委会负责人手上清点完被抄走的字画,在清单上签完名字,那位负责人笑嘻嘻地对他说:“大伯,天色晚了,您明天来取吧。”阿奎不依,表示一定要拿走。那负责人拉下脸,冷冷地说:“这么多年都为你保存下来了,还不放心一晚上吗?”阿奎无奈,心里窝气,却又不敢得罪,便同张岚一起悻悻离开了。回家路上,风狂雨骤。阿奎的破伞时常被风刮得翻过来,形成一个大喇叭。他的眼镜片上完全是雨水斑斑,眼前一片模糊。终于,他取下眼镜,准备擦去水迹。可是就在这个瞬间,一个人影从侧面扑向了他。顿时,他感到双眼一阵揪心的剧疼……有人对阿奎的眼睛撒了石灰粉, 当时,小张岚急得在街上哇哇乱叫。之后,她在几位过路行人的帮助下,艰难地搀扶父亲向医院赶去。半路上,阿奎突然由自己的遭遇联想到了那批登记过、并由自己签过字的字画……于是,他固执地坚持情愿推迟去医院,也要立马取回字画…… 后来,医生遗憾地说:“你要是早来医院就好了。”然而阿奎却庆幸:“他在算计我,如果我再迟一步,我这些珍贵收藏全完了。用心歹毒啊!”……

三十年啦,那一幕情景在他脑海里重新浮现时,居然还是那么清晰!想到这些,阿奎显得异常悲怆,却又十分兴奋。那神态,如同老游击队员在回忆当年穿越敌人封锁线、成功送出鸡毛信一般。半晌,阿奎穿越进那个动乱的年代,终于又回过神来,轻轻地抹了抹自己的眼角,声音骤然变得亢奋起来:“意大利小女孩这双眼睛。清澈得像湖水一般明净。这双眼睛,就是一个年轻而富有生命力的世界啊!……”阿奎老人的记忆力,以及他失明前对这幅《意大利小女孩》的精细观察、理解,多么令人称绝!这一切,彻底把赵洪生这个“体面人”给征服了。
05
从内心说,赵洪生佩服阿奎的记忆力,更钦佩他精细的观察力。他曾经在一本旧画报上看到过阿·哈尔拉莫夫创作的油画《意大利小女孩》的介绍及照片。经老人的叙述,他的眼前再次浮现了这幅风格纤细的艺术作品。可眼下,取代这幅名画的,竟是电影明星张瑜《庐山恋》的剧照啊!面对残酷的现实,洪生能说什么呢?倘若如实告知真相,真诚地对阿奎老人给予安慰,无疑会撕裂老人家ー颗对书画艺术虔诚的心哪!自然,赵洪生承认,张岚是性感的。一见到她,他就情不自禁心旌摇筛子曳。他是那样的喜欢她。然而,他同时又清醒地感觉到,这个女人太可恶了。为了私利,为了享受,怎么说也不该下手将老父亲视为生命的珍贵收藏暗渡陈仓变卖呀!昔日的造反派没能得手的珍宝,为什么反而毁于宝贝女儿之手呢?如果她是自己的妻子,洪生别无选择,肯定跟她分道扬镳。不为别的,就为这心狠手辣的背叛。赵洪生清楚地记得:一年前,深圳市与上海市联合举行书法比赛。那次比赛,他的行书得了二等奖。那幅行书,抄写的是一段巴尔扎克的话:人性非善非恶,生来具备许多本能和才华。社会决不像卢梭说的那样,使人堕落,而是能使人进步、改善。但利害关系往往大大地助长了人的坏倾向。现在想起巴尔扎克的这段话,赵洪生对人性理解得更透彻了。“呃,呃——”阿奎老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用劲地咳了两声。老人的咳嗽声,对赵洪生是个提醒。“是啊,是啊,真了不起!”赵洪生不再沉默。事实上,他也不能再沉默了。凭借记忆,他认真地说:“在这种精湛的艺术杰作面前,我们才懂得欣赏二字的真正涵义。作者所具有的高度艺术造诣和熟练技巧,都是值得我国的画家借鉴的。”说完,洪生故意淡淡地补充了一句:“不过,这幅画,我国也曾再版过。你这幅……恐怕是前苏联最早的彩印版。”赵洪生的补白,不说倒也罢了。一说,老人竟再次站起身,挥动起他的手,颤抖着说:“啊!你说对了,1962年,我国第一次在上海出版过这幅《意大利小女孩》。不过,我比较过了,从色彩上,它是无论如何不能跟我这幅相比的啊!你注意到了吗,这小姑娘的皮肤,既协调又柔和,还隐隐展现了小女孩的柔嫩,让人感受到血液流动的生气。啊,啊……你再注意一下她这副晶莹闪光的金耳环,质料不同的衣裙,还有那垂在颈项上的卷发给人的质感……嘿,上海版能与我这幅相比吗?”阿奎脸部的皮肉都在抖动。除了兴奋,他明显地显露着童心未泯的喜悦,说话时,连下巴上的胡子都在晃动。“我这ー幅,还是解放后第二年,有位相好从莫斯科回国,特意带来送给我的。他在国外用高价收买了这副油画高仿作品,虽然出自原创大师的高徒之手,但画家阿·哈尔拉莫夫本人对它十分认可。它的价值在于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作的色彩和深沉的基调。”赵洪生时而敷衍搪塞,时而口若悬河,与阿奎老人探讨着油画的风格、流派和趣闻轶事。这期间,老态龙钟的阿奎越发自鸣得意,顿时像年轻了十几岁。阿奎老人热忱地期望能通过洪生这样一位鉴赏行家之手,将自己的“珍贵收藏”赠送给故宫或国家级书画收藏单位,以显示其收藏的价值和档次。老人甚至表示:“倘若能将这批古字画送进故宫博物馆,老朽我此生无遗憾矣!”阿奎老人哪里知道:他的请求,对赵洪生是个大难题啊!老人博大的思想境界,顿时成为一尊丰碑,矗立在赵洪生眼前。是啊,老人家这种奉献精神,对于一个整天靠讨价还价获利的生意人,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壮举哪!
“大爷,这……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不过,我想,将它们赠送给省、市级的文物收藏单位,也一样啊!”不知什么时候,阿奎的外孙做完作业,趁张岚为他检查的空隙,悄悄溜出房间,站到了赵洪生的身边。这一疏忽,差点把掩盖真相的黑布给揭开了。接下来,阿奎在赞不绝口地介绍明朝大书法家陈献章的一幅作品时,不断夸耀:“陈献章用茅草自制墨笔,称之为‘茅龙笔’,真是风格特异。他的字,笔锋到处,纵横奔放,苍劲有力……”小外孙愣愣地瞪着两眼,突然惊奇地插嘴道:“外公,纸上哪有字啊?”正在房间里为儿子铺床的张岚闻声,惊得连忙奔跑出来。老人将三尺宽、四尺半长的宣纸凑近失明的两眼,似乎要用特殊的感觉去鉴别似地,楞神了好长时间。显然,阿奎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他没有特异功能,无从借助“第六感觉”识别墨宝的真伪。不过,他既自信,又固执,反复地喃喃自语:“难道这还会错么?难道这还会错么?”说罢,不断用颤抖的手背拍着宣纸。小男孩还想分辨,被张岚一把拽了过去,捂住了嘴。真实比谎言更使人沮丧,更使人胆肝俱裂!此时此刻,一旦真相暴露,或许会摧毁老人全部的生活渴望。赵洪生一看情况不妙,急中生智,接住了老人的话头,镇定地侃道:“大爷,没错,这确是陈献章的手笔。他的字不好认,确实不像字,倒有点像信手泼墨的画……不过,他的书法固然卓绝难得,据我看,此幅并非他的力作,估计只是信手拈来之笔。”然而,阿奎却皱起了眉头,用吃惊的语气道:“不对!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临慕陈献章的这幅草书时,用手抹平这幅字的瞬间,左下角有一处被桌上一个干豆壳戳了一下,留下过火柴头大的小洞……这小洞怎么不在了?”老人的疑惑,听得张岚心惊肉跳,惊慌地向赵洪生靠近过去,默默地用求救般的眼光瞅着他……张岚将心头的焦虑、恳求,一览无遗地用眼神传递给了赵洪生。赵洪生没有犹豫,立刻摸出紫罗兰宾馆的钥匙,在老人摸索的对角线位置上细心地戳了个小洞,然后,把摊开的宣纸转向了阿奎……
当阿奎老人松树枝般的手指触摸到小破洞时,居然又舒心地笑了:“嗬,嗬,……到底老喽!过去,我那老伴在世时,总唠唠叨叨,说我古怪。不错,我是古怪,有怪僻。我不喝酒,不抽烟,就爱收藏。要是老伴还在,我这些墨宝送进了故宫,得个国家颁发的荣誉证书,她ー定会跟我一起高兴呢。唉!她走了有二十ー年啦!……”阿奎老人一番话,中肯,真诚;有自豪,也有内疚;有惋惜,更有遗憾;既凄凉,也豪迈。这世上有ー样东西最能震撼人心。它是ー个人内心里崇高的品质和情怀。有ー种力量能深入人心,无坚不催。阿奎老人的话,就是有排山倒海的力量,猛烈地冲击着张岚的心,使她内心里一阵阵发酸,ー阵阵痛楚。在即将八十岁的老父亲面前,张岚是他从小宠爱的掌上明珠。在阿奎老人心目中,她是三个女儿中最孝顺的一个。这一刻,她虽然明知父亲看不见,却怎么也没有勇气抬头望一眼父亲。她不愿过多地谴责自己,便知趣地牵着儿子的手,回房里去了。临进房间的那一刻,她感激地向赵洪生妩媚地飞去了一眼。赵洪生在经历了感情的起落跌宕之后,渐渐趋向理性的宁静。他仿佛从一个崇高的艺术境界重新又回到了丑陋的现实之中。尤其是当他重新看到张岚的微笑,重新感受着女性的温馨的时刻,他的心里依然奔腾起了小鹿。不过,当阿奎老人还想继续喋喋不休地介绍他的“墨宝“的时候,洪生开始打岔道:“老人家,请放心。我一定按您的意思,回深圳时,从北京停留两天,去故宫联系赠送字画的事情。如有确定消息,我陪他们ー起来。您就放心吧。”“不错,不错。我真是这意思。”阿奎也许是累了,身子在微微颤抖,两片嘴唇不断地歙动着,生拍自己没表达清楚。“好!”赵洪生故作认真之态,殷勤地说:“大爷,承蒙您的厚爱,看得起我洪生,这事包在我身上了。”好,好。”阿奎千恩万谢,不断对赵洪生道:“喝茶,喝茶。没什么招待你,……这西湖龙井却是上好的茶叶呢。岚岚,岚岚,来给洪生沏茶。”张岚听见喊声,连忙赶到堂屋,为父亲和洪生的茶杯里都沏了热水。
06
堂屋前的气氛既和谐,又亲切。阿奎大爷如释重负地深深舒了一口气,心情特别舒畅。他好像又想起什么,继续摸索着,从桌上的纸盒中又找出几张旧报纸的剪报,递给赵洪生,不无自豪地说:“年轻的时候,我偶尔翻译ー点小文章在报纸上发表。……这些剪报,于我已没啥意义了,或许,对你会有价值。你……留着吧。这ー刻,洪生真的受到了感动了。在接受剪报的那ー刻,赵洪生久久地攥紧了老人的手。出于兴奋,阿奎大爷干涩的眼眶里居然十分难得地湿润了。张岚ー抬头,突然发现了父亲眼角边透出的光影,不由惊诧地喊了ー声:“爸……你看你激动的……”说完,赶紧找来湿巾纸,小心地抹着那不断涌出的泪花。阿奎接过湿巾纸,身子往藤椅上ー靠,ー边抹眼,ー边说:“老爸今天确实很激动。……呵呵,老爸最后的心愿实现了,我就去见你老妈喽!……”正说着话呢,阿奎老人突然笑了:“呵呵,你老妈爱唱歌。那段日子,她躺在床上养病的时候,天天教你唱歌……在我童年的时候,妈妈留给我ー首歌;没有悲伤,没有忧愁……”老人家记性真好,居然开心地独自啍唱起来。张岚记得特别清楚,这是电影《小街》的插曲《妈妈留给我ー首歌》。小时候,自己特别喜欢这首歌。记得妈妈去世前,老爸老妈ー起为她过生日。屋子里烛光摇曳,老妈从早忙到晚,烧了ー桌子菜,ー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前,桌子上还摆放着自己最爱吃的大蛋糕;老爸、老妈,还有自己,ー起尽情地歌唱:“在我童年的时候,妈妈留给我ー首歌;没有悲伤,没有忧愁,唱起它心中充满欢乐……“歌声激荡,幸福甜美……这ー刻,老妈却因为兴奋,ー阵剧烈的咳嗽之后,吐出了鲜血……老爸和岚岚立刻把她扶到了床上……两个人的时候,老妈深情嘱托岚岚:“妈妈不能再照顾你老爸了,……妈妈走后,照顾老爸的担子就全靠你啦。”……那个烛光生日晚餐历历在目,恍如就在眼前ー样。张岚的心被震撼着!突然,张岚从内心蹦发了ー声呼喊:老爸啊,老妈啊,岚岚不是人,愧对你们的宠爱啊!……阿奎老人热爱艺术的一腔热情,和老夫妇俩对张岚的万千宠爱,顷刻间好似化作了大海汹涌澎湃的巨浪,猛烈地冲击着张岚的心田,使她的良知倍受着煎熬……人世间,黄土地,是凡夫俗子的生息之所。崇高与卑鄙,纯净与肮脏,伟大与渺小,这意义不同的两个极端,在概念上是所言所行的一念之差、一步之遥。但崇高、纯净抑或伟大者,常常是一个人付出一生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获得;可卑鄙、肮脏与渺小者,却往往只是言行上的一步之错就铸成了。现实生活中,尘世泛滥着多少污泥浊水啊!张岚十分明白,自己的卑鄙灵魂,自己的道德堕落,在父亲执著的艺术追求面前,真正是颜面丢尽了!她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对自己说:“张岚啊,你再也不能往深坑里跳啦!”张岚终于受不了情感上的冲击,突然大喊ー声:“老爸——岚岚对不起您和老妈……”接着,张岚双手掩面,跪倒在了阿奎面前。张岚情绪失控,赵洪生连忙冲上前扶住她,还伸手搂住了她的腰。张岚挡开他的手,压低声音,诚恳地说:“不,你别管我……不把事情说出来,我心里堵得难受……我要说出来,ー定要说出来!”赵洪生会心地抿嘴ー笑,提醒道:“嫂嫂,……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是,老人家也应该得到我们的爱护呀。……你爸伤害不起了啊!”张岚双手捧着脸,继续哽噎着:“不……”阿奎不明白他们俩的对话,以为自己提到老伴,引起了女儿心头的伤痛,安慰道:“唉!提到你老妈,你怎么哭成这样?岚岚,我的好孩子。”赵洪生明确感觉到张岚已经回心转意,非份之想顿时化作烟云飘散。于是,洪生知趣地向张岚伸过手去,……两人心照不宣地相互凝视着,会心地紧紧ー握,同时松开了……为了避免彼此的尴尬,最后赵洪生主动向张岚告别道:“嫂嫂,你的行动,获得了我对你的尊重。好自为之吧。……再见啦!”……宁静的井儿巷,明亮的灯柱下,阿奎老人久久地伫立在大门口的石阶上,一遍遍向洪生叮咛:“洪生,我等你的消息哪!越早越好……”直到赵洪生的脚步声完全在小巷深处消失,老人家才转身回到屋里。此刻,阿奎老人的心里,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踏实。而张岚的情绪,也渐趋平复。她吁了口气,周身轻松了许多。

07
中秋前夜。赵洪生快速读完阿奎老人的几份剪报。其中,由老人年轻时翻译的ー篇《真正的价值》,使他心生震撼,泛起了思维的涟漪……真正的价值一位老父親,在九十岁生日那天找出ー块手表,对儿子说:“这是你祖父送给我的礼物。它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在我传給你之前,请你先去第三街的钟表店,对他们说:如果卖掉它,看看能卖多少钱?“儿子去问过回來,很不屑的告诉父亲:“钟表师傅说了:这表太老旧了,只值5美元当纪念表。父亲接着说:“你再去第六街的咖啡店问问。儿子回來,笑着说:“不错,咖啡店愿意花20美元买它,在店內把它当摆饰品。“父亲又说:“你可以去佳德古董商行再去问问价格。”后来儿子ー路奔跑,喘着气,回家惊讶地告诉父亲:“爸爸,古董商愿意用12万美元买下这块表,他們还愿意亲自找您來談,任何時候都可以。”父亲继续说:“儿子,辛苦你了。麻烦你去博物馆找老馆长问ー下,说我要出售这块手表。”这ー次,儿子面无血色,惊慌地走了回來,結结巴巴地对老父亲说:“爸爸,博物馆老馆长愿意以一百八十万美元的高价买下手表。他还说,只要你愿意,今天下午他就来拜访您。”老父亲笑了:“老爸不会卖这块手表。我只想让你知道:ー件物品,只有在正确的地方,才会产生出正确的价值。人生也要以正确的方式,珍视自己的价值,不要把自己放在不合适的地方。否则,你无法体现自身价值,甚至將一文不值。阿奎老人发表的译文《真正的价值》,赵洪生反反复复阅读,反反复复琢磨,居然ー夜无眠。洪生由旧手表,想到了艺术品、书画作品,继而想到了人生……天幕上,一轮皎月从云层中穿越出来,透出了光亮。
2020年9月3日

(完)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作者简介】
王长胜,男,上海人。国家二级作家,安徽省马鞍山市文学院副编审;原马鞍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计250余万字,作品散见《长江》《花城》《人物》《小说界》《青春》《安徽文学》《海峡》
《奔流》《鸭绿江》《新华文摘》等杂志;有作品多次被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等结集出版;另有小说集《纯情》、散文集《岁月如歌》、长篇传记小说《张家港首富》《今生无悔》《李白诗文故事》等;已拍摄的电影《叶圣陶在甪直》、电视剧《碧血秦准》《苦果》等,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赞誉满满。小说《无辞的歌》、散文《天都峰上连心锁》《海粟老人会见刘国松先生》《散淡情怀》等,5篇作品荣获全国性文学大奖。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