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ー夜无眠(原创小说)
王长胜
01
秋高气爽。赵洪生在江城火车站下车后,打车来到了井儿巷巷口。他在江城唯一的亲人是姑妈。他风尘仆仆地赶来,不为别的,专程来处理姑妈丧事的。根据姑妈临终遗言,由他全权处理遗产分配。在曲曲弯弯的小巷里,赵洪生着实费了一番口舌,多次问询,才找到了老姑妈的家。所幸的是,洪生的几位堂姊妹、堂弟都还通情达理,在遗产分配中没给他出太大的难题。如此一来,仅三天,他就在姑妈的丧事问题上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这天下午,他正打算向宾馆服务台电话预订回程车票,突然,有人敲响了卧室的门。“叔叔,我外公请你去。”来人十岁左右,胖墩墩,皮肤白嫩,让人一眼看出是位优生男孩。“你外公?”赵洪生惊诧地望着小男孩,“你外公是谁啊?”“人家都喊我外公阿奎大爷,外公明年就八十岁啦。他听说你回来,一定要见见你。”赵洪生根据小男孩描绘的形象,终于勾起了脑海中的点滴印象。在他的记忆中,阿奎是个精力充沛、热情奔放的人。他的一手好书法远近闻名。一到春节,街坊邻里红纸门联都由他变换着各种字体,全部包揽。这跟他的出身有直接关系。据说,他的祖父是清末的举人。眼下,阿奎派外孙来请他,赵洪生敏感地揣摸出:会不会与他的字画有关?想到这一层,赵洪生不由勾起了儿时的一些记忆。
一别三十年了啊!那时候,阿奎大爷经常扶着自己的手,教画画,教正楷大字;孩子们私下里都喊他“眼镜大爷”呢。想起阿奎老人,儿时的美好往事和细节,竟无比清晰地涌向了赵洪生,使他心里顿时暖暖的。
02
从外表看,阿奎家的老宅比井儿巷中其它房子都高大。但由于老宅多年失修,高屋上翘耸的四角已断裂不堪,与之相呼应的,是砖墙上已明显出现了一个个残缺的小方洞。它的外形,像是一个没落家庭的标志。一位身材高挑、体态丰腴的少妇为赵洪生开了门。她打量着赵洪生,刚欲发问,小男孩已抢着说:“妈,他是外公请来的客人。”少妇莞尔一笑:“请进来吧。”少妇名叫张岚,是阿奎的小女儿。她的大姐、二姐都在外地,唯独她在这老宅里安家,照顾着年迈的父亲。赵洪生被张岚带进了宽敞的堂屋。堂屋里陈设十分简单,除一张古色古香的长条桌、一张红木八仙桌以外,便只能在空荡荡的空间看到三、两张椅子和一个旧式立柜。有趣的是:长条桌、八仙桌上都堆着小山样的火柴盒纸边;桌底下一只大篓筐里全是刚糊好的火柴盒。在小山样的火柴盒边上,一位头发银白的老头默默无声地坐在一张旧藤椅上,正有专心致志地糊着手上的火柴盒。张岚走近老头,亲热无比地大声道:“爸爸,有人来看你啦。”“谁啊?”老人迟钝地转动一下身子,“是洪生来了吗?”赵洪生恭敬地迎上前去:“大爷,我是洪生啊!”瘦骨嶙峋的老人迟疑一下,离开藤椅,笔直地站起身子,将老树根一般的双手伸向了赵洪生……阿奎原是个体格魁梧的人。岁月不饶人啊。由于瘦长,他的骨架已明显从那件陈旧的灰色衣服的肩膀凸现了出来。赵洪生突然联想到他的房子——梁架子虽还齐整,然而却不再那么坚实了。自然,洪生最大的发现,决不是看到了他空虚的身架,而是意识到他身上少了什么。少了什么呢?很快,他反应过来:原来,在老人鼻梁上已看不到那副老花眼镜了!阿奎老人僵直地站着,ー张皱纹斑斑的脸始终没抬起来,双手却仍然僵直地前伸着。这种看上去并不协调的动作,给人感觉到十分别扭。

赵洪生冲动地去握老人的手,重复道:“您好啊,老人家。我是洪生。”洪生刚触到老人的双手时,意外发现他的手依然无动于衷地伸展着。这一刻,他豁然彻悟:阿奎大爷的两眼已经瞎了!这是个多么可怕的现实!赵洪生惊愕地注视着老人浓密的白眉毛下那对凝滞的眼珠,顿时涌起ー阵酸楚。老人接到赵洪生的双手以后,使劲地握着晃着,连声道:“真难得啊!再过几年,你可就难见到我喽。”赵洪生不想让阿奎沾染伤感情绪,截住话头,道:“老人家,您过得好吧?”“好,好啊!”这时,张岚把一杯沏好的清茶送到赵洪生跟前,笑容满面地招呼说:“坐。洪生兄弟,坐呀!”赵洪生接过茶杯,迎着张岚的目光,朝她注视了一眼。张岚的眼光正好同洪生投去的目光相遇,不由微微红了下脸,随后说:“听说洪生兄弟在外面混得不错,一定是个见过世面,开过眼界的啦。”赵洪生客气地回答:“不敢当。在外面也艰难啊!”说完,抬起头,再次望着她。“洪生兄弟,请坐呀。”还是张岚的声音。落座后,赵洪生很快被张岚文静的仪态及她的气韵吸引住了。张岚肤色白皙,身材姣好,十分夺人眼球。精明的赵洪生在张岚左右顾盼的眼神中,很快察觉到:她的心里似乎蕴藏着一份不安。阿奎看不到赵洪生的神态表情,更不了解他内心突发的好奇心思,同他随便聊几句以后,便十分坦诚地表明了心意:“洪生哪,收集古董、古字画,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啊!你对字画有研究,是行家。不瞒你说,我请你来,就为了这事情。”赵洪生蓦然一惊,稳住心绪,故作镇定地呷了两口茶。“我这辈子惭愧的是没出成果。可是,我的丰富收藏使我聊以自慰。”阿奎显然有些激动,语气中充满了自豪:“我有明朝著名书法家宋克的章草体手书墨宝。洪生,你是行家,一定知道宋克这类介于隶、草之间的章草书法,自东汉末期创始后,到晚唐和宋代都近乎断绝,直到元朝才重新复兴……宋克的手书,是穿上铁鞋,走遍天涯也难觅到的……”
赵洪生的茶刚喝了几口,张岚便殷勤地走近他,从他手上取过茶杯,往杯子里添进了些许热水。令赵洪生感到惊诧的是,她在接茶杯时,那细滑的手指似乎有意与他握茶杯的手摩擦了一下。手与手的摩擦,撩得赵洪生心里怦然直跳。赵洪生甜蜜蜜地对张岚报以一笑,一语双关地说:“嫂嫂泡的好茶,我定要多喝几杯。”张岚得意地笑出声来:“洪生兄弟客气了。还不知我这嫂嫂做得,还是做不得?”赵洪生连忙接话:“我属鼠,今年刚好四十。不知嫂嫂多大岁数?”“嗳唷,没想到洪生兄弟这么后生。”张岚一边把茶杯重新递给他,一边说道:“我与你竟是一个属相的!”赵洪生趁机恭维道:“还是嫂嫂看上去年轻呀。要不问岁数,看上去最多三十岁,保养得真好!”
阿奎听着女儿同赵洪生的对话,不耐烦地咳嗽了两声,然后掉转头发问:“岚岚,你还站着干什么?快去拿柜子的钥匙呀!”阿奎老人的听觉非同一般的敏感,尽管双目失明,他说话时却正好面对着张岚。老人这一吆喝,张岚有些难堪,神情也有点怏怏不乐。老人没听到任何动静,加重语气重复道:“岚岚,听见没有?拿钥匙。”说罢,径自离开旧藤椅,起身朝柜子方向走了两步。张岚连忙走向阿奎,亲切地扶着他回到滕椅上,劝道:“快到吃晚饭时间啦。那么字啊画,一时也来不及鉴赏啊。”说话之际,她不断向洪生挤着眼睛。赵洪生ー时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地望着张岚。张岚却掉过脸,对赵洪生道:“洪生兄弟,你晚上来吧。要不,在这儿吃顿便饭。”赵洪生不知张岚葫芦里卖什么药,礼貌地站起身,告辞说:“大爷,那我晚上再来吧。”老人一脸的不高兴,对张岚责备道:“岚岚,人家正谈得好好的,你偏要多嘴!吃饭急什么?”赵洪生见状,顺着张岚的意思道:“大爷,你收藏的字画ー定不少吧?一时看不了,晚上时间长些,咱们慢慢聊。再说,我正好还有点事要去办。”阿奎没再说什么,跟洪生紧紧地握过手以后,洪生就离开了。心神不宁的张岚跟着赵洪生出了门,陪他走出十几步,突然伸手拉住洪生的手膀,十分恳切地说:“洪生兄弟,我有件事要求你。你能答应吗?”赵洪生想歪了。顿时心里怦怦直跳,连忙说:“嫂子,我住在紫罗兰宾馆205室,离这儿不远。咱们有什么话晚上谈吧。这里的巷子都紧挨在一起,转来转去,我不太习惯,晚上麻烦嫂子来接一下,好吗?”赵洪生的两眼注视着张岚,眼光盯住在她妩媚的脸上,再也不愿移开,张岚从他热灼的眼光里感觉到了什么,立刻产生了犹豫……然而,正是在这时刻,赵洪生却一转身,“嫂子,我等你。”说罢,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了。他远去了。她的心,却依然没有平静……
03
“笃笃笃。”有人敲门。声音很轻,让人感觉到那种小心翼翼的样子。赵洪生得意地笑了,不由在心里欢呼:“她到底来了。”他连忙过去开门。来者果然是张岚!张岚给洪生带来了两盒装潢精美的月饼,进门后就很不经意地往茶几上一放。赵洪生明知故问:“嫂嫂,您……这是什么意思?”张岚稳定一下情绪,淡淡地说:“明儿就过中秋了,给你带了两盒月饼……实在不成敬意哪。”赵洪生暗暗心喜,开始认真地打量眼前的“嫂嫂”。然而,他发现张岚似乎刻意换成了另一副打扮。好象换了个人似的,一身长裤长袖,把白皙的肌肤遮掩得严严实实,只有脸和颈子依然显露着白瓷般的光泽。房间里的吊扇悠悠地转动着,她的衬衣不安分地摆过来又晃过去,衬托着她那丰满的胸型。“请坐。”赵洪生潇洒地一摆手,随手拿出一听鲜桔水,拉去盖子,向张岚递去。在张岚坐进沙发的刹那间,洪生却留意地盯住她衬衣领子开口的地方。他又失望了∶那衣领,死心塌地地掩护着她的胸口。张岚接过鲜桔水,出于礼貌,浅浅地喝了一口。
赵洪生看在眼里,笑咪咪地走近张岚,依在她身侧的沙发扶手上,凑过脸,关切地问:“嫂嫂说有事请我办,究竟是什么事?”张岚忐忑不安地用恳切的眼光投向赵洪生。而赵洪生却突然心跳加剧,好似有种捉摸不透的东西正使他心旌摇曳。“嫂嫂,你说吧,我全答应你。”说话时,他的眼睛里流溢着无限柔情。一瞬间,张岚的脸飞红了。她敏感地意识到:赵洪生显然误解了自己的来意。“不……”张岚突然急切地想辩解,可是,聚集到她嘴边的话,很快又无声无息地被她用牙齿狠狠地咬住了。凭张岚的生活经验,在遇到难堪的时刻,还不至于急不择词。然而,此刻,她实在无力向他诉说一切啊!事实上,从赵洪生在张岚面前出现的那ー刻起,她之所以表现得热情洋溢,只为了心里蕴藏的难言隐情。不错,阿奎在其清苦的生涯中,几乎耗尽了祖上的遗产,他确实视墨宝如命,收藏了不少古代名家的字画真迹。1951年,他得知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收藏了一幅我国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的作品以后,考虑再三,把自己珍藏的一幅顾恺之作品《女史箴图》赠送给了国家。为此,他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荣誉证书》和五千元奖金。这ー深明大义之举,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荣耀。然而,阿奎居然一无所知: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凭着张岚的活动能量,已经偷梁换柱地对父亲珍贵收藏中的真迹进行了调换,使一幅幅字画为她所用,变成了金钱,继而又变成了戒指、项链、貂皮大衣、日立牌洗衣机、东芝双门电冰箱及松下空调和全套JVC音响……“这事一直瞒着父亲。你可千万不能对他讲出真情来啊!不然,弄不好,会出人命的。再说,我大姐、二姐一旦知道,也决不会饶过我……”张岚近乎用哀求的语气,重复强调了事态的严重性。
赵洪生始终犹豫着。张岚越催得紧,他越漫不经心,沉思不语。他觉得自己像在打桥牌。她已经亮出了手里的牌,而自己,得三思而后行。“兄弟,我可是在求你啊!我爸爸的全部生活趣味、全部财产,就是这些字画。我求求你,不要让他伤心,不要毁掉他最后的生活希望。”张岚恳切地凝视着洪生,她的神态展现了一脸妩媚。人的理智,在冷静的时候,是清醒的。此刻,有一种道德力量战胜了洪生的欲望,使他本能地冷冷地瞅了她一眼。但随后,当他再次凝视她的时候,潜意识中的冲动又占据了上风。他试探着抓住她的手,宽慰道:“嫂嫂放心,我一定为你严守秘密。”张岚羞红着脸,突然站起身子,对洪生道:“兄弟,你真同意了?”赵洪生点点头,心里涌起一股不太安分的激情。
洪生长期生活在沿海特区,跑香港、走澳门,见多识广。在张岚面前,这匹脱缰的烈马,抖抖鬃毛,似乎有一种奔腾的冲动……他张开双臂,猛地揽住张岚的腰,温和地说:“嫂嫂,别忙走。你再对我说点什么,好吗?”张岚倔强地挣扎着,使劲一推,逃脱出赵洪生的怀抱,转过身,怔怔地盯着他,气乎乎地说:“你……放尊重些,好吗?”赵洪生觉得很没趣。但他仍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掌握着主动。他在心里思忖:对张岚来说,引起恐慌不安的,仅仅是蒙了层羞耻的外衣而已。他突然想到,在阿奎家里只看到张岚父女及她儿子三人,却始终未见到她的丈夫,便试探地说:“嫂嫂请别见怪。我是看嫂嫂生活得太孤单了,才色胆包天地敢与你亲近的呀!我离家出来一个星期,就感觉到了孤独。嫂嫂你……不跟孩子他父亲生活在一起,不觉得孤独吗?……嫂嫂,倘若我们都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些温暖,其实谈不上谁吃亏谁得益啊!……如今,无论是政治家,还是生意人,都爱用‘双赢’这个词。双赢,不用我解释了,嫂嫂一定明白它的意义。”
赵洪生一番话,肯切动听,点穴道似地一下把她给镇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张岚都目瞪口呆。的确,自从她丈夫一年前去省城进修学习以来,她与丈夫在一起的日子实在是屈指可数了。丈夫规定的学制是两年。这样,她必须还得孤独地熬上一年!对一个将近四十岁的健康少妇来说,孤独的日子好过吗?这段时间,她确实感到自己的生活过于平静,而忽起过不安分的念头……现在,当张岚的生活眼看将打破这种平静的时候,她在心里自问:我难道要躲开吗?她甚至没有勇气说“是”或者“不是”。赵洪生瞅着张岚,看到她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停留在唇下不再移动……他学过心理学,她的动作,表达了潜意识中的犹豫。赵洪生知道她会依他,重新向她靠近过去,随后伸出两手,再度将她拦腰抱住了……生活,情欲,有它自身的规律。尽管有时候我们并不情愿那样,而永远洁身自好。然而,时间这把钢锉总在不知不觉中磨损着一个人的意志。面对赵洪生的进攻,张岚的防线渐渐击溃了。瞬间,她感到身体内正在滋长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张力,但她仍竭力坚守着阵地。她理性地对自己说:即使在感情上被他钻了空子,也决不能连自尊都不要。迎着他火热的目光,她喃喃地问:“难道这就是代价?”洪生是个体魄健壮的男性。他正用有力的手臂紧搂着张岚,可他这一刻却像孩子般地嚅嗫道:“不,不是的……我希望这不是一种交换,而是别的。比如:一见钟情。以后我们可以是好朋友,……交换,是可耻的。”赵洪生很理解女人,并且颇讨女人们的欢心。他果然赢得了张岚的好感。当张岚用迷离的眼神凝视着他的时候,赵洪生突然想到了什么,温和地告诉张岚:“嫂嫂,你爸爸一定等急了。咱们快去吧。”张岚嗔怪地朝洪生瞪了一眼,“你真坏,你……”洪生欲擒故纵,从容地报以一笑。他从她的眼光中感觉到,她说的这个“坏”字,已经远远胜过了那个“好”字。接着,赵洪生潇洒地搂着张岚的两肩,温和地说道:“这就好。嫂嫂,你越这么说,兄弟我越要对你守住秘密了呀。”女人的感觉往往是真实的。刹那间,张岚感激得真想抱他一下。可是,她压下了这种冲动,只在心里暗暗自语:“见鬼了,这家伙还真讨人喜欢!”

……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作者简介】
王长胜,男,上海人。国家二级作家,安徽省马鞍山市文学院副编审;原马鞍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计250余万字,作品散见《长江》《花城》《人物》《小说界》《青春》《安徽文学》《海峡》《奔流》《鸭绿江》《新华文摘》等杂志;有作品多次被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等结集出版;另有小说集《纯情》、散文集《岁月如歌》、长篇传记小说《张家港首富》《今生无悔》《李白诗文故事》等;已拍摄的电影《叶圣陶在甪直》、电视剧《碧血秦准》《苦果》等,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赞誉满满。小说《无辞的歌》、散文《天都峰上连心锁》《海粟老人会见刘国松先生》《散淡情怀》等,5篇作品荣获全国性文学大奖。

主编简介:
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