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简介:一个甲午战争后的小草民,遭冤枉,下死牢,意外被救,不意间获得了父亲留下来的一部兵书。入帮会,灭清兵,三合会的白扇,乞丐国的国王,魔天神教的副教主,参加了十次武装起义。显神威,处处彰显卓绝的军事才能,弘扬一个平民的人道、爱情、亲情的故事。一幅南方风情的长轴画卷;一部热血书写的革命史诗;一生的爱情追求乱世情怀;革命派与保皇派到底是敌是友;派系斗争,江湖矛盾,尔虞我诈,谁主沉浮;香山三宝,最后宝落谁处;一个战士克勤克俭,坚守终生的信仰……
最后的王朝(长篇小说连载)
韩济生
第三卷 自立军起义
第111回 张之洞翻脸剿义兵
不管宫崎和公韧怎样大骂,康有为还是指挥着那些警察用枪逼着,把宫崎四人押到了监狱。等到孙文来到了新加坡,处理了此事,革命党和保皇党之间的矛盾已闹得沸沸扬扬,整个媒体和老百姓都知道了,再也没有了和解的迹象。
到了这时候,哪里还有心再和康有为谈判,双方已闹成了势同水火的敌人。
公韧出得了监狱,对孙文说:“孙先生呀,这个问题我已经想了好久,终于有眉目了。”
“那你想得什么,也给我说说?”孙文问。
公韧说:“其实,这都是刘学询耍的阴谋,什么两广独立呀,什么孙李康大联合呀,什么给6万元啊,这些都是幌子,最重要的是刘学询早已接到了清廷的电报,对康有为‘活上毙次’,除掉康有为是他们的真实目的。
“我们还没到新加坡,可能他早已通到内线,给康有为说了有日本人要谋杀他的消息。这个康有为傻儿呱唧的,就这么上当了。这样,他就离间了我们革命党和保皇党的关系,如果我们两派真的联合起来,对清廷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政治和军事挑战。刘学询真是用心良苦啊……”
孙文考虑了一番说:“你说得可能有些道理。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公韧想了想说:“李鸿章这个老官僚老奸巨滑,他怎么会和我们革命党和保皇党联合,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两广独立,三派大联合我想根本就不可能。还是打了盆说盆,打了碗说碗火烧眉毛顾眼前吧,武汉那边势如累卵,千钧一发,说不定什么时候,张之洞和李鸿章一样,狗脸一翻,我们几十万弟兄可就遭殃了。”
孙文点了点头:“你的意思是尽快赶到武汉,对唐才常痛说厉害,叫他早做准备,尽快挽救我们这些革命的力量。”
公韧点了点头说:“是的。”
孙文给公韧下达了命令,叫他马上动身赶往武汉,尽量挽救出这些来之不易的革命武装。
武汉的情况也是复杂多变的。
义和团在北京兴起后,英国一方面极力拉拢张之洞和刘坤一签订了《东南互保章程》,建立自己独有的势力范围;一方面策动康有为指使自立军拥立张之洞在长江流域宣布独立,建立“东南自立之国”。
唐才常、林圭等奉康有为的旨意,也曾劝说张之洞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在清廷、英国和自立军三者之间,张之洞反复权衡,态度暧昧,但到自立军起事前,慈禧与光绪已从北京安全地逃往西安,清政府得以苟延残喘,情况一下子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让自立军蒙在鼓里的是,张之洞考虑再三,权衡利弊后,又决计回到清廷怀抱,剿灭自立军,并将这一决定通知英国驻汉口领事傅磊斯。英国此前虽然暗中支持唐才常,有意把自立军作为可以利用肢解中国的途径之一,但是此刻八国联军正与清政府洽谈媾和条件,对慈禧采取“保全主义”。
这时英国也惧怕自立军起义后动摇它在长江流域的统治秩序,故转变态度,支持张之洞,欲扑灭自立军。
唐才常、林圭等人考虑到目前捉摸不透蕴藏着种种危险的严峻形势,只好决定破釜沉舟,于8月22日在汉口起义。湘、鄂各地同时并举,计划汉口自立军先夺取汉阳兵工厂,解决武器装备后一举占领武汉三镇,然后挥师西安,救回光绪帝。
公韧很快回到了武汉,找到了唐才常,先把广州、香港的情况汇报了一遍,然后说:“唐总司令,有一件事我不明白?”
“什么事情不明白?”唐才常问。
“为什么我们的总机关还不换个地方?”
唐才常的眼睛似乎只盯在一个地方,好半天才说:“这几天太忙了,把这个事儿忘了。不过从目前形势来看,我们和英国朋友一直有联系,他们还不会把我们怎么样?再说张之洞吧,和我们的关系也不错,他就是想翻脸的话,也别忘了这是英租界啊!”
公韧摇了摇头:“那是以前,现在的形势是慈禧和光绪已经逃到了西安,清廷的大局已定。如果张之洞继续投靠清廷,和英国联合起来,进攻我自立军,我们就危险了。我们的总机关早已经暴露了,还是赶快转移为好。”
唐才常却不同意: “你说的似乎也有道理,不过,我们马上就要起义了,汉口的这个机关各路自立军都比较熟悉,便于联系工作。等忙完了这一阵子,我们的总机关马上转移。”
公韧冷笑一声:“我们目前真是在刀口上过日子,已是千钧一发之际,时刻有被人剁了吃了的危险,我看还是赶快转移吧?”
不过,唐才常还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认为起义马上举行,不会出什么乱子。
8月21日深夜,公韧在睡梦中突然被惊醒,感觉到外面人声嘈杂,喊声震天,像是无数的军队包围了自立军机关。从窗口向外一望,只见密密麻麻的清兵,手执火把,照得黑夜如同白昼一般,而外国的巡捕一个人也看不到了。
公韧心里叹道:“洋鬼子和清狗子终于下手了。早知道如此,总机关早就应该转移啊!”
公韧急匆匆地到了唐才常的屋里,见唐才常、林圭、付慈祥、田邦璿等已各执武器在手,要与清军拼个你死我活,而唐才常怀里的唐青盈却还在哭个不停:“亲爸爸……亲爸爸……我们怎么办啊……亲爸爸……”哭得唐才常心烦意乱。
见公韧进了屋,唐才常硬把唐青盈塞到了公韧的怀里,说:“公韧兄弟,都怨我!不听毕永年和你的话,害了你,害了青盈,害了秦力山,也害了自立军的弟兄们!早知道张之洞是这种靠不住的东西,何必苦苦等待?青盈我就托付给你了,你俩赶快逃命去吧!”
公韧脸色一变,吼道:“唐总司令,别说这话!没了我可以,没了你可不行。我们掩护,你和青盈快走吧!”
唐才常脸一红,脖子一涨,激昂地说:“到了这种时候,我怎么能走!我要为自立军殉职。可怜青盈还是个孩子,咱这些人就你武功高强,我就拜托了!拜托了!”说着,又把唐青盈从公韧的怀里拉出来,往壁炉里塞,对公韧说:“壁炉我已经改造过了,勉强能钻过身子,顺着这条道赶紧走!”
他塞完了唐青盈,又推着公韧往壁炉里搡。
公韧死活不愿意走。唐才常几乎疯狂了,怒声喝斥公韧道:“公韧啊公韧,你就为我们唐家留条根吧!看在我唐才常和你相处一场的份上,求求你了!”公韧看到门已被擂的震天响,再不跑恐怕来不及了,就推了唐青盈一把,自己也钻进了壁炉里。
唐才常就在后面搬动家具,极力堵住壁炉的进口。
壁炉里异常狭窄,好在公韧身体灵巧,又有些武功,勉强能往里钻。唐青盈却哭哭啼啼,不愿意走,公韧着急,就在后面打他,催促着他快钻。两人见弯就拐,见洞就钻,浑身上下,粘了一身烟灰,变成了“黑”人。
好不容易才钻出了洞口,一看,这是在总机关的另一间屋里,还没有逃脱出清军的包围圈。“这可怎么办?”公韧惊呼道。
唐青盈这时候却不哭了,喊了一声:“跟我走!”领着公韧三转两转,转到了一个楼角落里,那里有一个下水道铁盖。公韧迅速搬起铁盖,和青盈钻了进去,公韧又把盖子盖上,顺着下水道沟里再往里爬。
爬了不知道多远,俩人的身上又浸满了脏水,又脏又臭又黑,估计着差不多逃出了清军的包围。公韧顶开了井盖,看了看四周已不再有人,拉着唐青盈爬了出来。
唐青盈又惊又累又怕,一下子倒在了公韧的怀里,呜呜地哭泣。公韧抱着他,忍着将要掉出的眼泪,快速地向一个无人的角落里跑去。夜里不时地有巡捕走过,公韧躲避着他们,又悄悄地爬上一辆停着的拉垃圾的马车,扒了一个窝,两个人钻进了垃圾堆里。
不一会儿,马车开动了,驶过了租界口,公韧和唐青盈躲过了守卫租界的洋鬼子检查。待车一停,公韧拉着唐青盈从垃圾里钻出来,迅速地跳下车,隐身在汉口的贫民区中。
夜已深,人已少,又脏又臭又黑的公韧抱着唐青盈在贫民区的乞丐堆里坐下了,周围都是衣不遮体又脏又臭的乞丐,谁也不笑话谁,不时地传来了阵阵的呻吟声和噩梦中的惊叫声。
唐青盈哼哼唧唧,疲劳地闭上了眼睛,公韧轻轻地拍着他,学着父亲小时候哄着自己的样子:“嗷――嗷――睡吧!睡吧!娃娃睡,盖花被,娃娃不睡打棒槌,嗷――嗷――睡吧!睡吧!”
小青盈就在公韧的呵护下,渐渐地睡着了,透过头顶上昏黄的路灯光,公韧看到小青盈的小鼻子还一耸一耸的,眼角上不知道是由于委屈还是感觉到了母亲般的温暖,淌出了两滴晶莹的泪珠,公韧用袖子角轻轻地给他擦去了。
作者简介:

韩济生,笔名:沃土、沃土456、 沃土789。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协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成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17K签约作家、奇迹作品签约作家、喜马拉雅人气作家。

投稿:1332511519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