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木之桥(高考状元这样炼成)
【连载】(三十六)
文/张涵(韵娘·吉妮)
36.人家复习都是眼看,你这自学怎么手抄?我可以挑灯夜战刻苦自学的第一个傍晚终于到了!
狼吞虎咽地吃过晚饭,干净利落地收好饭盒,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打开抽屉,看着里面我那两本珍贵的小书。
想想,我把自己所有的也是仅有的书整理一下:《广播英语下册》和《英语语法手册》在左,《世界历史上册》和《辞海历史分册》在右,《新英汉词典》在中,书桌上除了一把暖瓶一个杯子,不留其他任何东西。
【是的,每次复习不用特意去想“哪本书放在哪里”的问题,不让那些暂时不看但有总在余光里闪现的书给你造成那种“我还有很多书没看”的压力或“它们都讲些什么”的杂念,可以减少干扰,节省脑力。】
当然,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我已经在凭借直觉,发明一套完全符合人类大脑工作规律的学习模式!
崭新漂亮的塑料台灯,深红色的台灯座,上面一个万紫千红的小小花篮,旁边一个明黄色立柱,立柱上面一只四十瓦的灯泡,照得宿舍里亮亮堂堂。

“上次的正式复习刚要开始就被李爱国给搅和了。现在,我的高考复习,正式开始!”
外面一阵嘈杂,接着“哐当”一声,小赵串门回来了:“走啊,张,看电视去啊!”
我岿然不动:“不看,我要复习。”
她把椅子折叠起来夹在腋下,出门去了。
好,太好了!我卯足劲头,进入状态。
今天该看第二章了,但第一章的东西也不能忘。【学完忘了,那不等于没学?!】不,那还不如没学,因为你还浪费了时间!所以我得想个办法,比如标出重点以便复习?但是以前全没学过,所以书里全是重点,要划,就得全划;全划了,满篇都成了重点,那不跟没划一样?!而且我就这么一本高中教材,还是周老师帮我借的,划烂了,周老师可就没法还了!怎么办,抄下来?可是,抄哪儿呢?上次师傅特许的几张打字废纸,刚刚抄满用完了。怎么办?
我环顾四周,找到了答案:哈,旧报纸!
我从褥子底下拿出我从伞队带来的几张报纸,一手扶着打开的《世界历史》,一手握着墨水钢笔开始抄写,而且字越抄越小——物质奇缺的年代,大家都等着用政治学习读完念过的旧报纸包东西擦屁股,废旧报纸也不富裕,也得节约使用。

又是“咚”的一声,房门被从外面踢开——看完电视的小赵,腋下夹着椅子回来了。
她走到桌前,哈气搓手,不停跺脚,倒杯开水,吸溜吸溜地喝着:“好冷好冷!我脚都麻了!哎你知道今晚演的什么吗?芭蕾舞剧天鹅湖喎!哎就咱们航校这帮男的喎,一边嚷嚷着说这都什么呀一个个地穿这么少有碍观瞻,一边一个个地谁也不走,一直瞪着大眼全部看完!”她走到小铁炉前,挑开炉盖,“哎哟喂,你都没看炉子啊?都快灭了喎!”
“对不起,我……”我回一下头。
小赵拿起火钩子从上面一阵狠捅,又从下面一阵狠掏,回身从床下端出半盆冷水放到炉子上,将床尾一只方凳拖到炉边,拿出香皂放到方凳上,一条红色基调的大花毛巾绕着脖子塞入衣领,用手试试水温,拿过暖瓶往里倒些热水,转身将暖瓶放回桌上,摘下手表放到桌上,转身再回到炉前,再用手试试水温,分腿俯身,闭起眼睛,皱起眉头……她还要洗脸?!
一阵连续的撩水冲洗之后,小赵满手满脸的肥皂泡泡都已破灭消失,小赵终于扯下了脖子上的毛巾,开始擦脸!但我刚刚松了一口气,小赵大花毛巾往床头一搭,就把炉子上的脸盆端到了床前,接着用脚踢出两只拖鞋,然后自己在床边坐下,脱下一只棉鞋和袜子——她开始洗脚!

可能脸盆在炉子上烧了太久导致里面水温太高,小赵刚把一只脚放到盆里的水面上,就“妈呀”一声又把它举到了半空,同时歪着身子倒在了床上。可能因为缺少腹肌,她挣扎了半天才又坐直,慢慢脱下另一只脚上的鞋袜,用脚小心试试水温,才将脚放进盆里,两脚相互搓了一阵,侧身去拿床尾一条黄色基调的大花毛巾。
每周两次澡堂开放,你自己还要洗脸洗脚,还要洗的这么完整仔细?!我瞠目结舌。
擦完两脚,小赵趿拉着拖鞋,把脸盆放到床下,毛巾肥皂暖瓶凳子各归各位,“叮叮咣咣”地封了炉子,转身拉开被子往床上一躺。
“哎,小张,人家都是看书,你怎么还抄书?”
“可能我视力不好,光看印象不深。我必须得抄,而且是用不同字体,这样才能记住。我自己发明的,我猜这应该叫……视觉记忆法。”
“哪有这种方法?!没听说过!”
“为啥要听说过啊?管用才是根本呀!”

【】是的。所谓方法,就是那些能够帮你学会的办法。因为人无定性,所以法无定式。但是好的方法,越是简单易学。如果既长又难,那就不是方法,而是一门功课了。【】
当然,这些,小赵不认:“那多慢啊?!”
【】“抄写可以帮我理解,理解了才能记得扎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再说,我只抄重点。”【】
小赵哼笑:“你怎么知道哪是重点?”
我理所当然:“不会的就是重点啊!”
【】是的。所谓重点,就是你还不会的那些东西。哪个不会,你最清楚,干嘛非要老师给划,他又不管高考出题?!【】
小赵没有说话,可能已被我说服。
我正得意,不料一阵刺耳吱啦之声,小赵毫不留情地打开了她的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