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十五弦·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祭
作者/昆仑lsm

题记: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50年前的“文化大革命”已成为历史,50年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成为了回忆。但是,这场在50年前席卷整个中国大地的上山下乡运动,不仅影响了2000多万知识青年的一生,而且冲击了这2000多万知青的父母、家庭、学校以及周围的社会。可以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像一道狂飙,在中国历史的平面上轧出了深深的轨迹,永远不可磨灭。(见百度)

清音第一弦,炮打碧云天。硝烟万里,弥漫江山。老九,拉下神坛斗批残。儒声断,学子蹒跚。

清音第二弦,广阔大农田。白云黑土,袅袅青烟。知否,无限风光在那边。肠揉碎,百万青年。

清音第三弦,桃李蕾葩残。斗天战地,尘舞灰翩。云外,月暗风寒土冒烟。遥相望,塞北江南。

清音第四弦,路漫树藤缠。风霜雨雪,互助同怜。缱绻,携手荒原作画船。朝阳里,激浪扬帆。

清音第五弦,灶冷火生烟。三餐饭少,不见荤颜。思念,盼母痴情伴泪干。实无奈,梦里家还。

清音第六弦,食美梦中牵。农家鸡犬,口水涟涟。私盗,夜里春风几度欢。解馋后,对月凄然。

清音第七弦,鸿断可谁怜?长天遥望,无数关山。悲叹,泪洒衣襟裤带宽。酣梦里,又见家园。

清音第八弦,柴户卷珠帘。荷塘蛙鼓,双倚阑干。企盼,破浪扬帆绿水间。孰可料,雨打船翻。

清音第九弦,残月照天边。山高路陡,不见终端。腊日,冒雪迎寒斗冰天。旌旗抖,忍看人间。

清音第十弦,关外雪花翻。巍巍三塔,禅照云南。依旧,号角声声斗声连。泪光闪,浴血农田。

清音十一弦,风雪大别山。中原逐鹿,挖地摧砖。奋战,虎口拔牙破五关。凯歌也,响鼓擂天。

清音十二弦,滚滚丽江澜。返城星火,燃遍峰峦。皆喜,霹雳一声动地天。老山界,顷刻空关。
注:1978年年底,震撼云贵高原的云南知青大返城运动爆发,惊动中央高层,导致全国知青最后全部回城。

清音十三弦,回忆泪涟涟。风华正茂,逝水流年。镜里,网面阑珊发雪寒。夕阳短,蜡矮烛残。

清音十四弦,梦里忆江南。相牵老伴,步履蹒跚。慢走,柳岸闻莺虎跑泉。晨来醒,月落啼鹃。

清音十五弦,悦度艳阳天。衣食丰厚,老酒陈年。乐也,子孝孙乖赏月圆。那日历,岂可尘湮!

作者简介:卢盛莽,男,网名:昆仑lsm,辽宁昆仑,莽昆仑。辽宁凤城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大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丹东市诗词学会理事,鸭绿江诗社诗友,凤城诗词学会理事。喜欢古典格律诗词创作与研究,到目前,发表诗词作品千余首,诗论作品数十篇,多在星空写作、古典诗词、云帆诗友会、笔墨生香、作家美文、今日头条、中国诗歌文学精品、搜狐新闻、天天快报、鸭绿江诗社微刊、凤凰诗社等其他网络媒体、诗刊和纸制刊物。现为笔墨天方授权作者。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汇成歌。一支歌,一支难忘的歌,一支深情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