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红兵
★回家
这是建军主动打给我的第一个电话。
他说明天出院,问我能不能开车送他们回家,没啥犹豫的,我满口答应!
建军是我这两年帮扶的贫困户,四十出头,前些年帮人打核桃从树上掉下来,摔成了肢体二级残疾,生活虽勉强能够自理,但已丧失了劳动能力。
他们全家五口人,年迈的父亲、不识字的媳妇和正在读小学、初中的两个儿子,做为家里的顶梁柱,他的意外受伤直接导致了家庭的贫困。
建军从小少言寡语,残疾更加重了他自卑倔强的性格,不到迫不得已他是不会主动去住院的,这回他病的很重。像他这种情况要是没有人陪,县里的医院是不收的,媳妇来陪,家中的爷孙只能“停火”吃不上饭了,由年近八旬而体弱多病的老父亲陪他住院是唯一的选择。去年他父亲生病时,就因为没人陪护,只好住进了县城里的私立医院。
好在他这病治的及时,来的快去的也快,十天时间就基本痊愈了。
来时走的匆忙,他的老父亲只穿了一双单鞋,到医院安顿好后,才发现双脚已经冻的红肿,家里是有棉鞋的,绝不可能花钱再买。看着他那干瘦的脚脖、肿胀的脚面和脚跟,真让人有些于心不忍,但任凭我和病友怎样劝说,也终究没能说服他跟我出去买双新棉鞋。
晚上,建军又打来了电话,他在县城上初中的大儿子正好第二天放寒假,跟我商量想把孩子一起拉回家。
他说话总是小心翼翼有一种怯怯的感觉,生怕哪句话哪个词说的不得当不得体,说害怕送他们回家会影响到我的工作和休息,而且这次在城里住院也一直没有告诉我。在病房中,他的老父亲也不停嗫嚅的表达着同样的意思:咱这是小事,不要影响单位公家的事,要不行就算了。
真是一对纯朴善良的父子!
对他们来说回家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但对我来说却是举手之劳。建军能给我打电话,也是信任我,没把我当外人。在我的内心深处,也真心希望能够多多帮助他们,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况且,帮助贫困群众也是每个帮扶人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去帮他们,我的内心反而会不安的。
天阴沉沉的,气温已到零度以下,河里的水早已结冰,一阵阵的寒风争相吸收着人们的体温,路上的行人也都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
一大早,我来到单位加快速度处理手头的工作,办理出院手续很简单,无需帮忙。
雪花不知在何时开始飘飘洒洒起来,虽然不大,但当我发现时着实吃了一惊!建军家住在距县城三十多公里的大山深处、山梁之上,山路十八弯,坡陡弯急,那里的气温更低,在一些背阴处,上一场雪还没有完全融化。
下雪天我是不开车的,车上也没备防滑链。
街道已经开始泛白,我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建军父子已经收拾停当,只等出发了。虽然眼看要过年了,来一趟县城也不容易,但今天已不能陪他们购买年货,必须抓紧时间在大雪前将他们祖孙三人安全送回家,我再安全返回。
到学校的时候,考试刚刚结束,在教室里我们接上了孩子,一点也没有耽搁,车子就开出了县城。
雪花依然洋洋洒洒。我是喜欢下雪的,但这一刻,心急如焚的我是多么希望这场雪赶紧停下来呀!
如果道路太滑,车子上不了山,建军和他的父亲是没有能力和体力走回家的,那该怎么办?如果出点安全问题,又该如何是好?我的脑子快速的转动着,但也始终没有理出头绪来。
果然,越往前走,积雪也已连成一片,眼前是一条白色而蜿蜒的路。
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坡道,我有意踩了一下刹车,车辆没有打滑的感觉,这里地广人稀,这种天气几乎不会有过往的车辆,雪是蓬松的,不怎么滑,我的心顿时安定了许多。
来到山脚下,抬头望去,弯弯曲曲时隐时现的道路上白茫茫一片,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往日里偶尔传来的鸡犬之声也已消失的没了踪影,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四周静悄悄的一片沉寂,了无生机。
其实,这条山路我非常熟悉,几年来,上上下下开车跑了很多次,哪里的坡有多陡、弯有多急,甚至哪里有个多大的坑我都很清楚。
要上山的时候,我停下车子,设置好防滑功能,小心启动,慢慢前行……
一边不停的想着车子万一打滑的应对操作,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和他们祖孙三人说着话,以放松车内的紧张气氛,排解一下大家的心里压力。
顺利通过第一个陡弯后,我基本放下心来,积雪还没有到打滑的厚度。
这时老天爷也睁了眼,雪小了起来。
说实话,下雪天,我真没到村上来过,车开到山顶的一刹那,这里的景象还是惊到了我,一片白雪皑皑,远处的山峦朦朦胧胧,景天一色。山沟对面的房屋零散的分布在山洼中峁梁下,错落有致,或直或弯、时隐时现的小路连接穿插在村落之间,远远的一群孩子正在雪地里翻滚打闹,几只小狗也在一旁蹦跳着跃跃欲试,让寂静的村庄有了一点生机。还有几个可能是刚刚打工归来的中年人在村口抄着手、缩着头、弯着腰在聊着外边的见闻,路边敞开的院子里一个头上围着绿围巾穿着花棉袄的女人正在往炕眼里塞着柴火,淡蓝色的烟雾懒洋洋的升上房顶,悄无声息的融入天空……
好一幅自然天成的雪景山水画!
可此时的我已无心过多的欣赏了。
谢天谢地,我终于把他们安全送回了家。
小雪还在慢慢的下着,不能过多停留,要不然雪再厚一点我就下不了山了。
准备上车的时候,建军的老父亲走到了我身旁,我用余光看到他慢慢抬起胳膊,将手伸进了胸前的“老棉袄”中……
我知道老人家要干啥,去年他孙子在县城住院,我送他们回来的时候就出现过这一幕。
果不其然,当他把胳膊从胸前缓缓抽出后,我看见他的手中多出了一小踏钱,他拿出其中唯一的一张百元钞票递了过来……
这一刻,忽然间一阵心酸,我甚至不敢再去直视他那沧桑的脸庞和那布满老茧的双手,只有慢慢抬起头望着天空飘飘洒洒的雪花,努力的去平复伤感难过的心情!
“老王,这是干啥呢,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我看似很不高兴的说到。只有这种语气才能尽快结束接下来得需要一阵子的‘纠缠’,我的这句话让他拿着钱的手突然间停在了半空,我快速上车关上车门,留下了雪中怔怔站立的老人……
车子即将启动的那一刻,我看到了老王脸上焦急的表情,我打开了车窗。
“家里给你准备了些核桃,拿上吧。”
“改天吧”我冲他摆摆手。
我知道他们家里的那点核桃是怎么来的,那是老人家和儿媳妇在别人没有拾净的树下四周的草丛中一个一个辛苦捡来的,我怎么能忍心拿走,况且我哪有这心思,心里也只想着赶紧下山,只能用这句话推脱。
“今儿个把你‘一哈’(方言:一下子)麻烦的,把你‘一哈’打搅了,下山把车开慢噶(方言:慢点),小心噶,慢慢走,回去了来个电话说一声哦。”他探着头趴在打开的车窗上反复的感谢着、叮嘱着……
泪水开始在我的眼眶中打转,多么朴实善良的农村人啊!
他们的贫穷,绝不是因为懒惰,不思进取,而是这闭塞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自身多桀的命运造成的。贫穷,使他们的物质生活停留在最低的温饱线上,但却没有改变他们朴实善良和懂得感恩的心,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正是通过众多像他们这样的普通民众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么?!
表面上,看似是我们在帮助他们,但换个角度,又何尝不是他们的朴实善良在时刻唤醒我们、在帮助着我们呢?这些年扶贫下乡和贫困群众打交道,他们的生存状况、他们的点点滴滴、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总会不经意的触动到我、感染到我、影响到我,并时刻提醒我要懂得感恩,知足常乐,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瑞雪兆丰年,希望建军一家人健康平安,日子慢慢好起来。
作者简介:
何红兵,男,已知天命,一直从事行政管理工作,闲暇之余,也偶尔拿起笔记录一些工作生活中的感悟和随想,如果我的文字能感动到你,并引发你的思考,那便是我最大的心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