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木哨
文/仲启新
一个春日的晚饭后,下楼到小区里溜达溜达。一阵悠扬的长长短短的哨声传来,越往越前走,声音越来越响亮,记忆也越来越清晰,是柳木哨吹出来的声音。
寻声而去,在小区悠闲广场边休闲凳子上,一对祖孙俩面对面坐着,孩子侧耳聆听,爷爷双手捂着嘴,忘情地演奏,一曲终了,爷爷打开手掌,掌中藏着三支长短不一的哨子。他们身边还有一堆小区花工修剪下来,还没有运走的柳枝,爷爷是就地取材,做的柳木哨。
柳木哨,是我们童年里春天时自己做的响器。春风拂面,柳条泛青,冒出了柳芽,这时,柳条表皮层与木质层有了春风春水的滋润,变得容易分开。取一截头一年生的柳条段最好,不粗不细,又没有分叉,圆润光滑。左手握紧柳条段的下半端,右手大拇指与食指捏紧上头部,然后用劲一拧,柳条皮层便与内芯分离,然后右手食指与拇指下移一截,重复前动作,一直到拧到头,就可以顺利抽出柳条内芯,扔掉内芯,保留柳条韧皮。

将抽空的柳皮截成长短不等的数段,每一支两头掐扁,各去0.5厘米左右长度的最外层表皮,这样一支两头都能吹的柳木哨就做成功了。
你想吹奏什么歌,就把柳木哨含在嘴里,然后在喉咙里哼什么歌,气息的长短,通过柳木哨管传出来,虽然有点含糊不清,但调子也差不到哪去,你告诉小伙伴,我吹的就是这首歌,人家细听听,嘿,还真是有点像。
如果喜欢清脆的“女高音”,就把笛哨做得细短一些;如果爱听浑厚的“男中音”,就用粗长的杨柳枝条来做。
儿时,柳木哨做好后,不能立即吹,还有一道程序没走,要念上一段咒语。做法就是,将柳木哨放进手心,然后双手合十,嘴中念念有词:“柳木哨,柳木哨,你不响我不要!”一番祷告之后,再将柳木哨放进嘴边,双唇一抿,这支小木哨便发出了轻脆悠扬的笛声,这才成功,可以交付使用了。

女孩子劲小,拧不动柳条,想要有一支柳木哨,得求助于小男孩子,男孩便 会恶作剧,柳木哨做好后,故意在嘴上抹抹,沾上口水,再递给女孩子,就算是间接的亲嘴了。但女孩子心细,这些小动作一般逃不过女孩的火眼金睛,一旦被识破,必遭遇群攻。男孩子打又不能打,骂也不能骂,只能抱头窜逃,然后上学时,受罚给人背书包。
到了星期天,不上学,打完猪草,一庄孩子聚在一起,成群结队,一人数支长长短短的柳木哨,嘴上含两支,手上拿两支,组成一支童子军乐队,女孩子们头上戴上插着油菜花的柳条花环,浩浩荡荡,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玩过家家游戏。
我信手取上一截,做了一支,置于掌心,虔诚地念了咒语,“柳木哨,柳木哨,你不响我不要!”然后放进唇间,童年悠扬的杨柳哨声顿时驱散喧嚣城市的聒噪,轻柔地触碰我的耳鼓,流进我的耳蜗,与心灵共鸣,那么真切,又那么纯真,童年的欢乐已盈盈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