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听到我的声音吗
文/侯祺田(山西)
当我把深深的思念融进笔端再次写你
千山万水阻挡不了心灵深处对你呼唤
掬一捧汩汩而出的山泉冷静下来思想
霞光渲染湖泊彩虹总会露出美丽笑靥
所有的闷热开始安静任尘埃归于河流
日夜膨胀的果实掠过旷野丰硕你心田
湖边那位起舞女子的裙摆令火山失色
梦里诵经男子唯电瓶车伴他倾诉离别
忽睛忽雨的心情将依依不舍夏天送走
窗外淅沥雨声触碰到灵魂深处的弦音
朦胧间屋檐下反弹成悦耳的乡村音律
未曾消逝的记忆把我的过去牵到眼下
天真无邪面目真实光着脚丫戏水的我
让充满压力和虚伪的城市人落魄汗颜
每年我都会写几首充满挚爱的诗给你
告别集镇尘埃携手土地朝气温暖阳光
汗水当汁勤奋为笔挥舞起理性的双臂
墨染初秋把每一个暮落日升时光记忆
写给生命里永远爱着你谱写人生的歌
让清亮的思想振兴乡村迎着誓言前行
当你粗糙的双手拔弄乡村成片的田野
多少山外男女齐点赞你曾创造的梯田
他们常相约小桥流水浅滩湿地玩快手
从不知农家乐里是你奠定了今天生活
你的坎坷苦难与艰辛跋涉点缀了青山
敞开心扉只待后人踏实铭记拓荒前行
湖边幽兰引领雨前低飞紫燕荡起涟漪
经历蹉跎年华的我更懂倔强笔尖思念
我常流连于命运的河床痴痴为你祈祷
远方的你可曾听到我内心锁不住声音
我手捧全部祝福也只是为了你的天空
不再有岁月的嚣尘随风落下遮弊正义

写不尽对父亲的思念
文/侯祺田(大同)
再也没有美好童年现在一心想忘掉你
踏入你的世界享受过同龄羡慕的目光
但此时他们承欢膝下我却己背井离乡
就连拥抱你的念头也只能在梦里拥有
多么盼望在你坚实怀中撒娇抚摸胸膛
可狠心的你硬是一声不坑地将我抛弃
寂寞中思想现在虽一事无成足可赏月
时运不济门庭总有车马相交拥抱情绪
有时院内散步门外总会闯入新的面孔
索字求画对饮举杯反复品读烦心锁事
回到故乡寻找我铺满荆棘的荒凉少年
那横亘于风雨中的羊肠小道还有余温
曾托起你梦想的几孔窑洞与破旧瓦房
早让山风吹落了饱经风霜的五脊六兽
你用青春和热血喂养的梯田学校还在
这可能也是你撒手人寰魂牵梦萦之处
躬身紧握你曾用过的犁铧我背煤小篓
想攥着时空脚步回味你不曾遗忘地方
粗大朴实的双手让家庭发生根本变化
文化不高却注重教养子女亲吻泥土香
言少语简对未来规划句句乡亲们认同
围堰筑坝造林植树贫瘠土山瓜果飘香
说实话敢为众农民代言饱受运动摧残
你思想深度与独特见解至今乡亲乐谈
真情淳朴全心全意为集体勤劳无私念
整个北山坡谁不知你为乡亲德功大名
无知的我最初只能在你的目光里无奈
随时间推移才懂得那才叫隐忍与刚强
你果敢坚定神情是我永不退色的阳光
虽不从心却能从阴雨天发现禾苗怒长
房前屋后独自徘徊的脚印早在我心中
那是你渴望晨曦普照大地最深情奔忙
长兄小弟没有让你独守老宅举目无亲
唯有我这不孝子只能以泪洗面常思念
目光奋发向上长大成人我们党章在胸
就如同国歌国徽在国人心中一样自信
再忆父亲
文/侯祺田(大同)
小山被风吹过草尖上露水也有了倦意
贫瘠的乡村虽然宁静但绝对不敢沉睡
让脚下的土地改变颜色不让黑暗持续
揉揉双眼你趁东方鱼肚白泛起时出征
你知道太阳每天都会从山那边升起来
晨曦总会将人们熟悉的脸庞照的艳丽
水土流失你用石头砌垒并种上芨芨草
与乡亲们一道将荒山开出层层海棉田
莜麦大豆的芒刺多少次划破你的手臂
山里汉子脊梁从不会被头顶乌云压弯
你们那代人的疼痛现代青年无法感知
好象学校课本也少了艰苦奋斗的文字
你赶着羊群穿过道道山梁去追逐溪水
让寸寸土地变的葱绿山村有朗朗书声
你整天不说话只知道拼命地把腰累弯
让长满老茧的双手打破千年不变神话
行事风格简单果敢认准的路从不改变
因为你心里杂念太少装的是一村乡亲
集思广益将沟底的水设法提高近千米
大山深处的孩子从此更多了生活希望
走出村庄的人心里总揣着美好的愿景
夹缝中求生存只为不遗余力繁荣小村
当铺天盖地白眼夹杂世俗的冰冷袭来
你总能挺胸将泪水咽到肚里继续前行
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苦以自己之卑微
多方换取小山村水电路三通光明前程
我曾以为你傻到心伤不知彷徨如何写
现在才读懂了滋润我灵魂的原来是你
那种不屈服于险恶环境敢与命运抗争
让笑容永远充满人心是你对乡村深情
但你却从不夸我那怕我己为你争了气
有时还会因我的出言不逊迎接你耳光
你常喜欢与孙子们交谈却不让我插话
珍惜掉在桌上米粒是你多次示范结果
砸锅卖铁供子女念书尽管你裤子更紧
常叮嘱我们最可怕的是没文化的暴发
我的老爸我的父亲还让我习惯称爹吧
对您的思念永远在心间指导我们前行
两日游 打油诗七首
文/侯祺田(山西)
八月下旬晋北香,丰乳淝臀地头忙。
青椒番茄胡罗卜,切盼农产有市场。
景区周边瓜摊多,芬芳四溢客心爽。
点来三牙细品尝,儿时记忆醉心房。
山野秋风爽又清,半山坡上一盏灯。
轻推虚门探头瞧,二位老人正拔葱。
夜宿山村农家院,鸡犬无声酒味浓。
翌日天明早出门,为何满院豪车拥。
采摘女工椒田待,暴雨狂风瞬间来。
半百人生不知累,辛苦赢得四季开。
平生恋校不拜寺,品读诗书远梵声。
偷闲结伴乡村行,庙宇阻塞少园丁。
三分菜园农家肥,错茬交替种的稀。
各种鲜蔬桌上端,谁人不夸纯天然。

作者简介:侯祺田【1963~】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曾用笔名恒山愚猴、北岳游子、散禅真翁等30多个。务农从教企管经营修志立史著述留有清晰印记。1981年《雁北报》始发作品,己有350多万字诗词、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小说、评论、剧本及多领域论文见诸报刊与网络平台。受诗书画熏陶,谈笑有鸿儒;爱禅酒茶文化,往来无白丁。勤勉耕读文史哲,以文化人身力行。现山西大同某党媒工作,业余时间探索"十六言徘律″、"台阶诗″等的写作。

江南诗絮(作者须知)
一:《江南诗絮文学创作中心》所发布的作品,力求弘扬民族文化,开拓诗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元素,遵循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精神,坚持党关于革命文学必须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指示,努力创办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平台,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
二:插图和音频来自网络。
三:本平台推出的作品内容上如有异议,烦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谢谢!
四:刊登的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江南诗絮》以弘扬人性真善美,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为宗旨。歌颂祖国和人民,用笔墨来展示五千年的大好河山和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赞美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所有前来投稿的作品均视为“独家授权江南诗絮发布。(不同意者,请勿投稿)。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如有作者侵犯他人著作权及侵害他人权益各种行为所发生的纠纷,均与江南诗絮无关,应由作者夲人自行承担一切法律与经济上的责任与后果。特此告知!
《江南诗絮》编辑部电话:
02166272798
02166269946
投稿热线:
13386246069 总编尘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