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我的是文字,我还你的是快乐!笔墨天方给你翅膀, 带你飞向诗和远方 !
笔墨天方诗社庆祝诗人节(端午节)特刊
编者的话:
端午节也称诗人节!民俗专家说,端午真正被定为诗人节,是在80年前的抗战年代。当时,曾每年举行隆重的诗人节庆典。1940年6月10日的端午节,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重庆举行了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会,会上有人提议,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日,为中国的诗人节,这就是诗人节的来历。后来由于战争原因,诗人节纪念活动渐趋式微。 今年诗人节(端午节)在6月25日。为庆祝双节,笔墨天方诗社部分会员,纷纷响应协会号召,创作了楹联、格律诗词、现代诗歌、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从今日起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方 言
2020.6.21


诗引:
粽子
/季节柳
轻轻地
咬上一口糯糯的你
所有的相思
瞬间在味蕾中 点点滴滴
酝酿着的
是寂寞
是孤独
是领悟
抑或是
那挥之不去的
丝丝情意
一口相思
一口离愁
数不尽的是情丝
尝不完的是甜蜜
道不明的是故里
于是 把你
捧在手心里
手心满是黏腻
献给诗人节的诗
/方向明
一腔拳拳报国的热情
余温尚在
一曲不朽的离骚
还袅袅余音
震天撼地的纵身一跃
化作雄黄酒驱魔扬威天宇
化作菖蒲绿遍河野山川
化作诗人节爱国奋进
两千多年来
诗人用悲歌在唱古喻今
多少次的上下而求索
探寻着富国强邦的革新
诗人的情怀
激励着华夏民族
在沉沦中爆发
在困顿中前行
诗人的遗风
如长江之水奔流不息
砥砺着炎黄子孙
铸就了名垂千古的文明


致屈原
/尹振华
汨罗江水
因你
神圣了千年
楚辞骚韵
因你
浪漫了恒远
香草美人
因你
赋予了
独有的肝胆
粽子龙船
因你
增加了
特殊的意念
几度苍海桑田
世事已化云烟
你那峨冠剑佩的身影
永远打印在了楚地的上空
你忧国忧民的那声长叹
永远烙印在了后辈人的心间
月光下的汨罗江
/映日荷花
汨罗江
月光下静静地流淌
无声的哭泣和呐喊
千万盏心灯融进了波浪
你衣袂飘飘的绝望
升起了四海和谐的曙光
一江波涛涌动着离骚楚韵
闪耀着不朽史诗的光芒
祭奠的泪水在江面上开花
萦绕着远古今夕的粽香
编一只蕙兰香草的花篮
弹一曲《天问》《九歌》的飞翔
你的躯体沉入了江底
那不屈的诗魂却傲立苍茫
是谁在月光里击节高歌
归去来兮
高洁的心灵
永恒的芬芳


屈原祭
/刘山
你饿了吗
三闾大夫 我的屈原
汨罗江上
聚着千万只龙船
滚开 鱼鳖虾蟹
撕裂 历史的风烟
投下粽子波浪涌起
余下的涟漪圈圈相连
来了 来了
峨冠博带 楚韵愤然
锣鼓止 芦笙叹
你还是那个样呀
楚国永在心田
醒了吧 醒了吧 醒了吧
走出你的星空
走出你的记忆
走出你的时间
看呵 看呵
满街的罗绮
新的日月 华夏大地
望不断的云天
端午有诗相伴
/张洪启
蓝天 飘浮着白云
原野 孕育着翠林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啊
从未忘记屈原——伟大的诗人
是他 志存高远
是他 笔耕勤奋
是他 走遍三楚大地
是他 满怀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从“路漫漫其修远兮”
到“举世皆浊我独清”
从“洞庭波兮木叶下”
到“目极千里兮 伤春心”
《离骚》 《天问》
让我们品味了或悲或喜的情感
《九歌》 《招魂》
让我们看到了古朴芬芳的纯真
愿您心中有梦
青山不老逢春秀
愿您与诗相伴
向着远大目标迅疾迈进

纪念屈原
/朱书亭
一坛雄黄
泡制出绵亘千年的孤独
纵经纶满腹
终抵不过魑魅魍魉轮番诽谤
锥心剜骨
太清醒
注定格格不入
纵冰心玉壶
终挡不住放逐的脚步
解不开厚重的束缚
救不了深爱的国度
飞身跃江
划一道决绝的弧
诗魂屹立
世人高举景仰的大旗
让蛟龙酩酊大醉
让粽子飘香
让虫彘蝼蚁鱼鳖集体缄默
永不开口
祭屈原
/丁香
汨罗江畔
孤烟碧波长叹
汨罗江左
长河落日伤感
装着魂魄的酒泉
你有八斗的才展
你仗剑船头的身躯
满腔忠肝赤胆
运筹的是豪情
迸发的是呐喊
咀嚼的是忧伤
唤醒的是苍天
昨夜 江水为你柔情缠绵
今朝 龙舟为你竞渡扬帆
夜河 荆楚为你对洒当歌
华夏唱诵您万丈豪情 醉美的诗篇

呜咽的汨罗江
/王艳东
每当端午时节艾叶粽子飘香
都让人情思缱绻溢满心房
不禁地想起那呜咽的汨罗江
穿越到遥远神圣的地方
一座传承远古文化的精神殿堂
每当我们凭吊古朴庄严的屈子祠
吟诵《离骚》《天问》《九章》
不朽的诗篇随汨罗江水流淌
那端午流传久远的龙舟竞渡
让我们铭记凛然悲壮的国殇
每当我们瞻仰雄伟的烈士纪念馆
眼前仿佛出现了激烈的烽火战场
那铮铮号角会在耳畔嘹亮
不屈的精神在胸中澎湃激荡
中华民族复兴的火种亘古传扬
汨罗江
是一条承载历史的江
是一条镌刻不屈史诗的江
是一条英雄豪迈诗意的江
千年弹奏着屈子爱国情怀的悲壮
你凄美的赞歌永远给人无穷力量
端午抒怀
/柳青
龙舟焕彩、米粽飘香
尘封已久的心怀荡起层层巨浪
在阴霾骤雨中
你如一株昙花菩提
把爱国情怀吟唱
在宗嗣宫廷上
你若一支利剑匕首
把民生美政点亮
你是尊贵无比的华夏骄傲
你是煦暖异常的寒冬艳阳
挹注明珠
黑暗难蔽曙光
燃放烟火
普照寰尘空相
《离骚》曲偕同空寂的知感灵犀
《怀沙》梦纵飞喧嚣的黉门官场
昊天里永远展露绚烂银辉
阔野旁永远成长碧翠云裳
让我们铭刻不朽的碑文
让我们凝视沸腾的端午汨罗江

端午致屈原
/于本和
因为灵魂闪光
所以端午为你绽放
因为襟抱高远
所以你获得礼赞
因为气节坚贞
所以人们为你弯下腰身
因为人格高尚
所以汨罗荡漾致敬的波浪
为什么年深日久
你的精神仍然不朽
你笔下的香草美人
怎能与你的伟大比伦
你浪漫的华章
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辉煌
你决绝地纵身一跃
谱就爱国主义的悲歌
你宝贵的精神遗产
就是长途暗夜的上下求索
流芳万代端午情
/刘界山
有一曲时空天籁
永远让人热血澎湃
时而空灵柔婉
时而激越豪迈
指引迷惘的心灵
洗涤世俗的黑白
那是楚辞的铜琶
从过去弹到现在
凝固成永恒的存在
有一种博大胸襟
永远让人无法释怀
粽子华夏飘香
龙舟世界喝彩
先哲承前启后
往圣继往开来
那是屈原的英魂
璀璨千年不衰
还会流芳万代


诗人节
/蒲公英
在汨罗江上
我寻到了国之脊梁
三闾大夫
用一曲浪漫的《离骚》
为百姓做了代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九歌》弹奏着不能数典忘祖的乐章
《天问》追溯、怀念和祭祀
着为国为民的宗亲先贤
悠远震撼的忠君爱国的心音啊
传唱了两千多年
没有国,哪有家
家国天下
是每一个有血性人的生涯
端午节有N个标签
我记住这一天是“诗人节”就足够了
端午节的情怀
/空谷幽兰
小时候
菖蒲艾草的荷包
熏香了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
五彩丝绦系着妈妈的指望
踏青去
露珠在稍头跳荡
捋一把草叶上的清凉
将灵动的双眸洗濯透亮
享美食
剥开千丝万缕的缠绕
咬一口甜糯唇齿留香
裹着妈妈的心思祈祷安康
长大了
日渐懂得仲夏的端阳
更是那《离骚》《天问》的家国情肠
认识了忧世伤怀的屈子和汨罗江
如今啊
欣逢盛世国运恒昌
龙舟竞渡人心所向
咀嚼着甜蜜醉倒在母亲怀抱
又梦幻般地徜徉进浪漫的《九章》

五月遐想
/东北钓叟
五月
家家门前挂上了葫芦
红红火火的
一道靓丽的风景
五月
户户门楣插上了艾草
新冠病毒
望草而逃
五月
战鼓频催
一江欢乐
激励奋进的龙舟
五月
粽叶里包进了
满满的乡愁
投入江里
汨水滔滔泪自流

诗人节感怀
/牧羊人
端午节近了 触手可及
是粽子的香
还是那龙舟竞技的汨罗江
都不是 它们只是个引
是什么呢 是那位吟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而怀才不遇的千古圣贤
一生忠君爱国
却难图大志
国门破 英魂锁汨罗
人去神还在 尽三千年
可圣贤的身影却越加清晰
他的精神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心里
他的精神已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国富不忘初心
国强不忘危难
每当端午 我们当用诗词 告慰
后人清醒 努力
后人正在完成一个伟大的梦想
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伟大梦想
端午情怀
/何荣
汨罗江水波连波
波纹粼粼故事多
多少英烈传千古
千古离骚惊汨罗
飘香的粽子
把我们带到了端午
龙舟的喝彩
弹起了纪念屈子的音符
祈福禳灾
拜神祭祖
风情习俗
是祖规家训
还是皇家导途
非也 非也
这一切
缘于对爱国诗人的仰慕
借一朵祥云
告慰英灵
华夏的今天
繁荣昌盛

江水的诉说
/宠辱皆惊
行走在五月的风中
滔滔的汨罗江水
在向我们诉说
二千多年前
一个伟岸的身影
满怀忧国爱民的情思
两眼香草仙葩的泪痕
盛装而舞
踏浪而歌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于是
澎湃了江水
哭泣了天空
凝固了五月
二千年后
一片片艾叶
编织着民族的梦
一声声锣鼓
敲响了寻梦者的心音


诗祖还乡
/姜成
假如你从古国走来
看今朝的荆楚大地
会作怎样的感想
它位于华夏中央
贯通四面八方英雄美名扬
荆楚儿女们奋发图强
正是把你的精神弘扬
将家园建设得繁荣富强
在疫情磨难面前
他们表现得卓越坚强
不负众望
为战胜死神魔鬼和灾难
给世界作出了榜样
假如你灵回故乡
可能不会问天
不再慨叹
不须彷徨
用你的妙笔会著出怎样的诗章
肯定会赞扬荆楚儿女们是民族的脊梁

话屈原
/林秀秋
挟裹着粽香的风
从远古飘到了今天
浑厚甘醇的雄黄酒
斟了数千年
赛龙舟的号角
此起彼伏又在为你呐喊
奔腾不息的汨罗江水啊
一直在为你鸣冤呜咽
不管历史如何变迁
你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线
那绝望的纵身一跃
定格了永恒的画面
沉入江底的是你的躯体
唤醒的是麻木的灵魂和苍天
你的忧国忧民
让黎民以传统节日的礼遇
把你纪念
你的忠肝赤胆
铸就了《九歌》《招魂》等不朽的诗篇
你的志存高远
让《离骚》奠定了后代诗歌的基础
你的思想文脉
成了诗人节的源头代代相传

忆屈原
/芦伟红
庚子端阳兮 忆屈原
湘水如斯兮 叹华年
博学多才兮 皇考命之宫殿
竭力以辅兮 尽心堪之比干
谄媚如刀兮 志尚在而遭陷
忧国忧民兮 叩天问而悲憾
山鬼哀号兮 为国殇而痛惋
群醉独醒兮 哀故土而心焱
一曲离骚寻主兮 鸟啾鸣而楚怨
荆楚编钟橘颂兮 雨倾汨水而泪潸
恨怀王之偏信兮 致黎民于涂炭
大厦倾而自沉兮 心碎于楚天
龙舟黍粽雄黄兮 护屈子之伟岸
一缕忠魂兮 千古不断
粽子情
/秋翁
小时候
我吃到的第一个粽子
是妈妈用大黄米包的
真解馋
后来呀
老伴包的粽子是糯米裹大枣
满口香
现在呀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美食
粘甜饴爽
它为祭祀屈原而诞生
千年不变的三角型
叶脉根根
是屈原忠贞不屈的铮铮铁骨
不断增新的包容物
是辞祖浪漫诗风的传承
吃一口香粽
望向浩宇
似乎隐现屈原伟岸的身影
苍髯飘飘
剑指苍穹

屈原颂
/赵国清
屈原
一个响亮而悲壮的名字
你博闻强识,明于治乱
你正道直行,竭忠尽智
你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你的美政 你的理想
你的《离骚》 你的《九章》
怎奈奸佞当道 昏聩君王
你行吟泽畔茕茕孑立
你颜色憔悴苦闷彷徨
身之察察 焉能受物之汶汶
皓皓之白 岂能蒙世之温蠖
你凌空一跃葬身汨罗
你回眸一笑魂归故乡
汨罗滔滔歌唱你不屈的灵魂
山川日月吟诵你不朽的韵章
你的英名在神州大地千秋传颂
你的诗魂融入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屈原――我的情人
/清心
和屈子对饮
我唱《离骚》
他说,我不是政客
但家国的使命比活着更重要
舍你
来生再做比翼鸟
想和屈子对饮
遥唱《九歌》
不是你不来赴约
望着你的衣袂飘飘
我只把《山鬼》唱得空谷断音百草寂寥
我取汨罗江水
遥似和屈子对饮
梦中的邂逅
你只问郢都可好
屈子――我挚爱的情人
你可愿今生回来陪我一遭
莫再让我长情无寄
约在端午可好
你若不来我愿随你纵身一跳


上下求索
/左广丽
异度空间
倒流的天空
执掌补天石的诗人
《涉江》
一竿身拉响楚歌的离弦
孤注一掷
力透江心
上 飞跃出《天问》的高度
下 辟开天地立心的深度
亘古禅坐静修的水草
刹那动摇 痴缠
鱼 浅水溯源
每年五月的起点
划开汨江的伤口
浮出 追粽

端午祭屈原(三句半)
/柴志荣
甲:咱们四人台上站
乙:上台说段三句半
丙:今天找点啥话题
丁:随便
甲:夏日艳阳当空照
乙:端午佳节快来到
丙:青山绿水景色新
丁:真妙
甲:中华文化五千年
乙:光辉灿烂不等闲
丙:今天单表人一个
丁:屈原
甲:屈子大夫是先贤
乙:写诗做赋绘巨篇
丙:离骚九歌传千古
丁:点赞
甲:身虽九死犹未悔
乙:上下求索不言退
丙:长叹涕泪哀民生
丁:大美
甲:出不入兮往不反
乙:平原忽兮路超远
丙:长剑秦弓映壮士
丁:肝胆
甲:空怀一颗报国心
乙:受尽迫害不由身
丙:国破家亡命何惜
丁:殉身
甲:五月端阳魂断国
乙:汨罗江畔唱悲歌
丙:后人祭奠入民俗
丁:史册
甲:龙舟千帆镇妖魔
乙:粽叶飘香阻鱼蟹
丙:采集草药常泡脚
丁:驱邪
甲:历史长河真璀璨
乙:星光闪闪路漫漫
丙:民族魂魄如瑰宝
丁:灿烂

出 题 人: 方 言
组稿编辑: 映日荷花
季节柳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