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节录 (二)
●骆有法
2007年2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二部著作《南飞雁》。这是一部纪实文学,记录了笔者平生重要经历。下面是此书的“序言”
这里讲述的是一只大雁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北国有一只身强力壮的大雁,因受不了头雁的凌辱,离开雁群,来到水草丰满的南方。在美丽温暖的南方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形成一个新的雁群。
故事里的这只大雁就来自这个群落。这是一只极为普通的大雁,长长的双翼和短短的尾巴,紫褐色的羽毛,和一般的大雁别无二致。这又是一只心存高远的大雁,梦想飞越广袤的西伯利亚、栖息在莫斯科河河畔。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使美丽的梦化为泡影。春去秋来,冬去春归,大雁在神州大地上随风飘荡,自南而北,从北往南,飞翔、觅食、繁衍。这只性情温驯的大雁,不论飞到那里,都能和那里的雁群和睦相处,从不伤害同类。也许由于过于心地善良,有时反而被辱,伤及心灵。引以自豪的是,它有三只美丽可爱的小雁。她们展翅翱翔于碧空蓝天,有的乘风破浪,远飞大洋彼岸,在那里寻觅一片新天地。有的难舍自己的家园,在那里生息发繁衍。大雁老了,但“壮心不已”,还在展翅飞翔,时而向东,时而向西;偶尔飞越海洋,探视异域风情,更令它欣慰的是居然飞越乌拉尔山,圆了心中美丽可爱的梦。
昼夜更替,新老交接,这乃恆古不变的真理。从浩瀚的过去可以看到无穷的未来。一滴水反映万千世界。大雁的一声长鸣,也许是一首欢歌,忘形、欣喜、凫趋雀跃的表露,也许是一曲悲歌,落寞、悲怆、恍惚迷离的倾诉。
倘若这个故事给您带来会意的一笑,有所启迪,对作者是莫大的褒奖和荣幸;假如是“谋财害命”,只能是作者的悲哀,请您谅解,说声“抱歉”。
我把自己描写成一只大雁。这种创意可能引人入胜,获得读者的阅读兴趣。果不然,许多收到《南飞雁》的老同学反映强烈。扬州大学的戚永铨把此书看作生活教科书。他来信想把此书送给他的亲朋好友。我又寄赠送他几册。不少老同学接到书连夜通读,后来又细细精读。
不少朋友对此书的“引子”很是推崇,认为写的不错。后面就是“引子”。
引子
回忆是人生的精神意境,只有从那纷繁杂乱的世事中沉静下来,享受一份宁静时,才会有这种体验。无论是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只有掸去时空的浮尘,才能真切的感受人生的五味。唯有如此,才能看清岁月长河中的风风雨雨,才能明了儿时的天真烂漫的可爱,青春时奋发追求的炽热,人到中年的艰辛和磨砺,乃至困惑和苦难。
岁月如流,青春不再,在夕阳时分收获一份酒酣耳热,鹊跃鳩舞的快乐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也是一种人生的无形财富。再多的坎坷,再多的无奈,再多的不堪回首,都已涣然冰释,已成过去,多给自己留一分雨过天晴的惬意。
不论是孤寂中遇到的一丝微笑,还是困惑时的一个知音;不论是风雨中同舟共济,还是欢乐时共享快乐的挚友,唯有在记忆的永恒中才显得那么清晰和透明。
《南飞雁》记录了笔者风霜雨雪的人生历程,酸甜苦辣的岁月体味留下深深的印痕。历尽漫长的磨砺和千辛万苦的折腾,我终于回到了可爱故乡。其幸福快乐,为故乡巨变所爆发出来的欢愉之情完全倾注于短诗《飞奔的路》。
飞奔的路
我坐在车上
通向故乡的路在向后飞奔。
路旁的梧桐、白杨、水杉
像受检阅的的队列,
威武雄壮。
一切都在旋动,
远处的群山、溪流、村庄......
这旋动的原野和飞奔的路,
显得那样敏捷、从容,
而我的思绪却格外深沉。
那秃山荒岭,
那树桩上的累累伤痕,
还有那小路上的艰辛和泥泞,
都到哪里去了?
眼前旋动的一切,
真让我眼花缭乱,
兴奋万状!
路边疾驰而过的水塔,
差一点撞了我一个满怀。
啊,高耸的巨人!
你撩动我对甘美生活的渴望。
你把清澈的甘露,
洒下农家小院,
伴随着《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旋律,
洗涤那浑浊的岁月!
洗涤那几代人的惆怅!!
迎面而来的乡间大剧院,
想必容不下《月亮湾的笑声》,
才流向广袤的原野、丘陵、山岗......
我的思路和这路一样漫长,
不知哪里是终点。
还是请路旁农民摄影师,
把祖国的缩影多拍几张,
让她竟放异彩的光芒!
路在飞奔,
故乡在望。
昨天渐渐远去,
明天正在临近,
原野、生活,
飘着更加迷人的芳香......
注:此诗发表于《黄金时代》1985年5月号 《南飞雁》获得第7届“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图书金奖。
骆有法:著名学者、教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