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深沉的爱着这片土地(报告文学)
---记莱芜区大王庄镇龙亭峪村第一书记 郭能强
(作者:魏佑湖)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艾青著名的诗句,抒发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热爱。莱芜区大王庄镇龙亭峪村,这里有“大舟崮”,这里是美丽的白龙潭传说,这里有龙潭峡谷壁… 自然人们对脚下这片热土爱得深,爱得切。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鲁中分社郭能强,就是这样一个深沉爱着这片土地的人。他是2019年11月6日,被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选派到莱芜区大王庄镇龙亭峪村担任第一书记。

这里是省定贫困村,位于莱芜区大王庄镇东北方2公里。全村总人口96户21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14人,中共党员13人。该村主要经济作物以生姜、大蒜为主,让村民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是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担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这是铮铮誓言,也是庄严承诺。时代阔步向前,哪有什么垮掉的一代?从来都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别看郭能强年轻,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确是倾注了的满腔热忱,书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动人篇章。
带着感情,细致入微筑牢“家”的思想
刚派遣郭能强担任第一书记时,说实话,他自己还是很有顾虑,家里人也不怎么支持,不同意。他在报社主要负责网络技术支持,对农村情况了解太少,根本没有农村经验,不像报社记者还经常深入农村采访,对农村工作有一个大体的掌握。但他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坚信自己绝不是享乐的一代,也绝不是垮掉的一代。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心想既然组织派来当了这个第一书记,就一定要把龙亭峪村当成“第二故乡”,成为自己的“家”。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信念,为民谋利、为民解难,从细节着眼、从小事做起,既做显功、也做潜功,为基层留一张好蓝图、留一份好答卷、留一个好口碑,用自己的“奋力奔跑”做好扶贫工作。

从驻村第一天起,他就把学习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购买书籍,查阅资料,学习扶贫帮扶政策等方式短期内快速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水平;通过向村两委成员等请教学习实践锻炼,力求让自己能够尽快的融入到角色之中,能够胜任自己的角色。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深入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扶贫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精准扶贫的文件要求和规定等,在思想深处认识到了对贫困落后区域的弱势群体进行帮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切实提升了他的政治觉悟性,提升了大局意识, 为推动今后的各项帮扶工作夯实了理论基础。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农村苦一些,但能炼人,基层累一些却能考验人。在农村这片广的天地,既是扶干部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年轻干部历练人生的学校。郭能强不怕苦、不怕累,把工作做到一线,入户了解情况,他马不停地工作,脚上磨起好几个水泡,半夜腿酸痛得睡不着觉,第二天走路一一拐,但心里特别有成就感。走山路、访群众、抓生产、促脱贫他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新家”。人虽然晒黑了,身体受苦了,但心里乐了,他乐在自己为村里的工作出了ー份力,乐在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理清思路,抓好党建就是促进生产力
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一定要牢固树立“党建引领、全面发展”的理念,从做实“党建”入手,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党建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确立党建就是生产力的思想。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全面掌握龙亭峪村的情况后,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郭能强与村两委成员理清思路,确实了“1+3”党建新模式,“1”指的是党支部,“3”即一套工作制度、一个学习阵地、一个固定主题党日。

驻村以前,党员活动基本没有,三会一课材料全是上级来检查,事后补充的;农村四议两公开阳光议事材料不充分。驻村以来,他一直采用“1+3”党建新模式,将抓党建做为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强支部的堡垒作用,力求通过支部的堡垒作用,带动和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具体做法:一是,建章立制,规范组织生活。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 教育,加强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固定每月的8日为主题党日,引领着全村党员着重思考如何将党建工作与脱贫工作有效结合,如何以党建促脱贫,并展开大思考、大讨论活动,精心收集群众的意见,与群众交心谈心,融入到群众一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结合驻村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了村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完善了相关工作规章,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二是,加强阵地建设,规范三务公开。联系广告设计公司投资1万元对党建活动室版面及村委园内文化墙重新设计装修,让党员感觉有了家,有了一个学习交流的阵地。及时更新村务公开栏的基础上,将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村民生实事、财务收支等敏感事项主动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投资2万元对党建活动室进行装修,解决了党建活动室脏乱差的问题。投资1万元对三务公开栏等建起了四个版面。三是落实党员“六级联动”包挂制度。每名党员通过联系包挂户,了解群众意愿、宣传党的政策,及时帮助群众解扰排困。与此同时,还和村两委、党员一起,在与群众的交流过程中,注意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规定进行普及,让群众逐渐了解和认识到各项惠民政策,为取得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此外,他们还积极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前往全村困难家庭,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四是严格党员管理积分制度,把平时的党员会议及党员的表现纳入积分考核,让每一名党员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这样以来,干群团结了,形成了合力,工作开展顺利进行了……
带着温度,用“三心”捂热贫困户
面对龙亭峪老年人居多的特殊情况,郭能强与村两委提出根据老年人多的实情,守望互助着手,坚持“三心(细心、用心、真心)”扶贫新思路,激发村民的生活热情,打造全新的精神风貌。他虽然不是龙亭峪村里的人,他既然来了,不但要把这里当成家,也要让村民把他当成自己人。他经过不间断的挨家挨户走访拉闲呱,渐渐地村民把他当成了自己人,有啥话也愿意跟他说了。

王爱和这几天老是犯病,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有暴力倾向,家里的农活基本都有他妻子来干,孩子买房的钱借了一部分,并且还有贷款,问问能不能办理个残疾证,享受点国家补贴,原先的时候碍于孩子找对象,不敢和别人说,害怕孩子找不上媳妇来。4月28日王爱和妻子找到他说了此事。当时,郭能强有点疑问,因为他和王爱和谈过几次心,感觉这个人虽然不太爱说话,但不象他妻子说的这么严重。郭能强深入了解情况,通过和村两委、部分群众了解情况,2008年王爱和出过一次交通事故,爱到惊吓,诱发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在原莱芜市荣军医院住过一次院。郭能强了解到情况后,通过联系分社的同事,联系到了荣军医院的杨院长,说明情况后,5月11日,天下起了大雨,郭能强驱车50公里接杨院长到村为王爱和进行精神鉴定,鉴定为心理障碍二级残疾。走访过程中,低保户张利原先为痴呆三级残疾,但是今年他的病情有进一步恶化的情况,拉尿在屋里,一个动作只要家人不管,能坐一天,5月11日杨院长入村鉴定时,同时去张利家重新做了鉴定,由三级鉴定为一级。

这两件事,郭能强给自己划了三个问号,自己虽然确立了“三心”工作思路,是不是工作做的还不够细?老百姓是不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帮助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怎么做?思考之后,他在日后的工作中用心去做,真心付出。半年来,在驻村的日子里,他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2019年春节期间,集团领导关心驻村人员的帮扶情况,送来10份慰问品。他主动联系爱心企业对全村38户60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春节慰问,并送上了米油面等。积极和分社各支部联系,春节期间分社第一、三、六党支部组织共建活动,看望13户贫困户及5户困难老人,并送上了米油等物品。此外,为解决村委会办公条件,在集团党委及分社领导的指导下,主动联系国有华山林场投资1.5万元对村委办公室阳台安装铝合金门窗,联系装修公司投资2万元对党建活动室进行装修,解决了党建活动室脏乱差的问题,联系铝合金公司投资1万元对三务公开栏等建四个版面,入村半年来在集团党委、鲁中分社领导的协调下,共协调投入帮扶资金8万余元。带着温度,用“三心”捂热了贫困户,村民们也真正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带上项目,心无旁骛扛起振兴乡村这面旗
今年以来,围绕“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第一书记,郭能强迅速安排部署,成立党员先锋队,划分党员责任区,安排党员轮流执勤表,设置党员先锋岗,对所有往来车辆登记、测温、劝导、消毒,严防疫情输入。

疫情期间主动值班,大年初一进村和两委成员挨家挨户宣传疫情知识,从1月31日(正月初七)至2月28日,连续值班28天;主动带头捐款捐物,疫情期间个人捐款600元、联系赞助口罩500个、84消毒液5桶、酒精5桶,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全村217人,共捐款9540元,捐物价值3000元,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通过开展“百姓讲堂、道德讲堂”等活动,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爱村互助新风尚,不断完善村规民约,营造“扬红色传统、播绿色发展、听道德之声、树文明新风、谱乡村振兴之曲、唱共同致富之歌”的良好氛围。在开展一系列活动中,群众有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紧扣“两不愁,三保障”,“两摸一核”主题全面精准补短板,拓展脱贫成果,为已经脱贫的农户,开拓更加富裕生活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努力。

驻村半年多的时间,通过和乡亲们打交道,通过亲身实践和处理日常的各种工作事务,他的思想发生了极大变化。他深刻的认识到党和国家惠民帮扶工作的伟大意义和时代价值;同时,他深深的感受到帮扶工作的艰巨任重道远,只有不忘初心,心系群众,心怀群众,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才能帮助广大乡亲不断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乡亲们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面对未来,他更加信心十足,计划着,实践着,撸起袖子加油干。他确立了今后新的思路。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强化市场运作,坚持走“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广渠道吸纳村内外市场主体,能人回乡创业,建立扶贫车间,做实后扶产业,带动农户创业,解决农户就业,确保农户收入只增不减。不仅让贫困户提前脱贫致富,村级经济和面貌也要得到了质的飞跃,让农村农民的日子和生活也会随着振兴乡村的经济中不断提升,乡村经济仿佛刚刚展开的翅膀,一定会向着更加美好和更加广阔的天空飞翔。
我相信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有党的好政策,有村民们的实干苦干,有第一书记的不懈努力,一个美丽、富饶、文明的新龙亭峪村将不久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奋斗蝶变中,我仿佛看到了龙亭峪村越来越美的演绎。
魏佑湖简介:济南市莱芜人,北京东方腾飞文化有限公司文学顾问,教育部“新课标无障碍经典阅读”专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理事,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评论家协会理事,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副会长。有180余万字在60多家微信平台和纸刊上发表。喜欢素朴简洁的生活,唯愿余生,用茶涤烦,名著熏德,好墨悦心,行走在文字与公益的路上。著有文集《鱼跃鸢飞》,诗集《山音海韵》、《清柳河溪》,散文集《文心荷境》、《杖藜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