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意昂扬》
心照不宣∥文
春回大地草绿清清阡陌野花花开一片片
紧身戎装威武雄壮马蹄轻轻踏撼动山峦
未辜负经年易逝如流水怎会将时间放慢
久别思念家乡常怀心绪过往越想越混乱
遥望初见仿佛昨天站在山顶轻声声呼唤
阅台惜别践行冰心一片春问何时方归还
淡淡白云忧虑伤感似相南飞辞北空云雁
能否释怀放下思念柔语细声萦绕在耳含
天边斜阳帔彩霞眷恋人不知何时挽手牵
挚爱芳华无限繁华落幕萧萧雨榭在期盼

此去何处无论海角天涯间未晓相隔多远
温婉暖柔悱恻缠绵不断余温始终没改变
红盈盈花开眼前恋恋不舍何时瓜李朔源
年复一年风霜雪雨露宿春秋回望眼欲穿
只盼欢乐愉悦开启畅享抚鸣笛跨越草原
带上来回一路风景百花笺一句不变誓言
追逐未来回首过往云烟站在山巅轻呼唤
过险关莺语花下渊幽咽泉流冰上何时还
问飞南北云雁风尘荏苒音塞萧条行路难
异乡新岁海畔独潸然能否思念带到身边
鸡鸣紫气曙光寒莺啭春色阑今能否听见
少忧悲欢离合少人念长思谪古今多可怜

天地间相隔清秋晚幕梧桐寒宿江蜡炬残
新知故朋相逢薄凉世俗旧好相隔良辰缘
相问闻道山语欲来讯雨满再望月几回圆
月隐乌啼白霜霜满天江渚渔火谁对愁涟
斑驳素雅徒增暮寒憔悴容颜谁复撩琴弦
不变誓言澜沧江好烟月可叹门系钓鱼船
霜深幕帘犹忆御衣寒仲秋钟声砧响夜阑
抬头望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起波澜
一孤蓑衣任平生常依江南归来鹤发苍颜
歌舞筵席畔先安簟枕容心醉时圆梦照眠
去年来辞长江守空船绕月明星伴江水寒
含情默默欲说心腹事巧舌鹦鹉前未敢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完美实难全
再回从前一生俯首往事皆擦肩蝴蝶蜿蜒

《察体诗》
启初是由察哈尔人兰草先生先行的改良诗体形式。
就是:字数随意,但句子必须一样长。句子里楔进成语,抑或一个不出现结构助词或是不可以“言不尽意”的兴致之作。从容吟和字数相等,避免了在声律要求平仄的种种弊病,把自觉地运用声律与晋宋以来诗歌中讲究对偶的形式,都纳入了诗歌文本中。形成了具有格式要求的新诗歌文本体例,当然,察诗不代表古诗之庚续,也不是独出心裁一种玩文字。它有着强大的内容量和思想含蕴。超越现实,或关注现实,或驰骋想象于广阔的天地万物之间,或穿插于历史、神话、梦境、幻境、故事秩闻等表面上看相互没有多少逻辑联系的意象,却是匠心独运,构成了一幅“诗画”相宜的、起伏跌宕的诗歌文本。其诗妙处在于以明确的抛弃隐喻的现代诗特点,而直接进入内质。有点如武术中的“截拳道,指哪儿打哪儿,就事论事,可随时道出心灵之声。
除了林庚之外,台湾的商禽,也做过此类的切齐诗但他们没能成千上百首地续写。郭小川、闻捷、何其芳等人,在诗作中也有此类句式,兰草先生却能成百上千首的坚持了多年。察体诗的律动以及内在神韵,就在于看似随意,其实并非胡乱编排随意组合。
真正写成精品十分困难。兰草先生说:一直追求每首的结构形式上不一样,融合:古诗、新诗、民歌、俗语等集成功夫,是写好察诗的关键。相信未来的创作,察诗会进一步地从技巧、语言内核、词组的相应对衬等方向努力。也许在不久将来,察体诗一定会写进中国诗歌史。
每一长句七字以上,且尾字押平水韵。常习之,优化成前部十八句,后部四十二句。为六十句一个甲子年序。诵吟可按个人习惯品味,网络推波助澜,在我写和发表前可能还有其他作家,就暂谦居第八个吃螃蟹的人。



【作者简介】
马汶庆.网名:心照不宣
河南洛阳市.现定居广州市
历经风起云涌.砥砺烟升雨萧
揽阅朝代更替.纵思世人兴衰
抬望眼云卷云舒.坐山观潮起潮落
仰眸看日升日隐.平目观花开花谢
目睹繁华落尽话苍茫.追逐海角天涯忆过往
多篇作品常散发在:
小草悦听
兰苑文学
草帽诗社
梅兰诗社
手机搜狐网
抱犊乡土文学
北京新时代网
北京周慧玲文苑
穆棱河作家在线
江子彦美篇平台
京津冀诗人作家
今夜有声FM平台
轻吟低诵红韵雅舍
公主与王子的故事
都市头条哈尔滨头条
金榜头条诗词大辞典
曲水流觞文学诗刊编辑部
三木秉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平安六刊
中国国风网
中国诗歌网
中国网易新闻
中国今日头条
中国先锋诗人大会
中国金榜诗词经典
中国搜狐.新闻平台
北京头条.城市金榜头条
中国报道网杂志社.新闻版
美国媒体//重归伊甸园平台
最具人气诗人全国网络大奖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