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瞎喜儿
文/籍辰堆
清光绪年间,河北藁城耿家庄籍氏家族中有一盲人名喜号洛彬,绰号:“瞎喜儿”,擅长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同时擅术学,记忆力超群,万年历能倒背如流,据说世界上万年历背诵方法明眼人师父是不传授的,因为瞎喜儿名气大,他还拿着藁城赵县两县残疾艺人的俸禄。

为了生计,他四处游走说唱,兼算命拆八字。有一年他来到束鹿县(今辛集市)田家庄,摆一卦摊,刚摆好不久,便有一老者上前揖问:“先生拆字多少钱?”籍喜不紧不慢答道:“别人一吊,你需十吊。”老者嘿嘿一笑道:“先生你未免有点欺人太甚了吧!”籍喜道:“贱有说处,贵有道理。”“为何?”老者复问,籍喜答道:“别人用时短而你用时长,因为你今天是来考我术学的。”“嘿嘿”,老者笑着说:“不瞒先生说,老朽也好术学,今儿个有意和先生切磋一番”,说着帮着籍喜收拾摊子,和籍喜一同回到自己家中。
老者的家中,麻衣相术,奇门八卦,一应俱全。老者随手拿起一本万年历,对着籍喜盘问起来,不想籍喜口若悬河,对答如流。自此,老者对籍喜佩服的五体投地,二人从此成了志趣相投的朋友。老者让籍喜在他家住下,收拾一大厅房,让籍喜说书唱曲儿,谈古论今,以后籍喜在田家庄一住就是一年半载,有时年终岁尾寒冬腊月还光着膀子说唱哩!
籍喜还兼管藁城赵县残艺人会的事儿,每年三月春暖花开的时节举行一次残艺人会,俗称“瞎子会”或“认辈儿会”,类似于当今的曲艺协会,一百多盲人艺人依次席地而坐,论辈份,谈艺术,在胡同的中间留出走路的地方,中午时分,其中一人提着饭桶,拿着勺子给盲人艺人们添饭,还雇着几个大厨做饭,现场气氛好不热闹。直到现在当地说书啊曲的艺人还能排清辈分,就是按照籍喜当时的辈分依次排到下来的。
籍喜拆八字在当时很有名气,附近十里八乡谁家有婚丧嫁娶大事小情,都要找他占卜一卦。据传说,有一年一田姓汉子,年四十有余才找上一老婆,田姓汉字就找到籍喜问今年成婚事宜,籍喜掐指一算说:“恕我直言,今年必不能成婚,否则性命难保!”田姓汉子和籍喜是邻居又是同龄人,于是就和籍喜开玩笑说:“你瞎喜净瞎说,我四十岁才讨一老婆,今年非娶不可,我看我今年能死?!”籍喜答道:“你非娶不可我不能管,不过你婚后叫你老婆给我说一句话,我便知你吉凶。”不久田姓汉子成婚,婚后田姓汉子带老婆和籍喜谈了一次话,籍喜心里长叹一声“完了,必死无疑”,结果这个汉子当年得大背疮而死,此后籍喜名声大震,他的故事流传至今。

作者简介:籍辰堆,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面制作技艺传承人”,曾经在藁城文联《嫩芽》文学刊物上发表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