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 受 说
作者/翟战功 诵读/郝玉华
“今天我美滋滋地吃了一回大鱼大肉,我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大餐硬餐!”、“老李带我去了五星级酒店,我享受此生第一次高档服务!”多少年来人们总习惯以“享受”对某一项满足表示满意。岂不知“享受享受”,既有乐享接受的满足,还有承受遭遇的痛苦。

“享”的本义就是向祖先或神灵祭献食物或贡品,以供其享用。后人经过引申,也将其用于表示还活着的人的享受和享乐。“受”是一个会意字,本义为接受、承受。现在,“受”字的本义一直沿用。它也有遭遇之义。所以,“享受”二字既有享乐、接受之义,也有享乐、承受或遭遇之义。

沉迷于奢侈繁华的环境、挥霍浪费荒淫腐化是一种让人走向死亡纸醉金迷、穷奢极侈的享受。成天沉缅酒色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贪图享受是一种自掘坟墓的闭门酣歌、宴安鸠毒的享受。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贪图享受生活糜烂让官吏是一种居安临危的文恬武嬉、裘马声色的享受。这些虽然都是享受,但前期享的成分重一些,后期受的比例可要大得多。

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和成功是一种没有道德可言的坐享其成、坐享其功的享受。阅读诗歌小说、听取戏曲音乐和置身自然环境、赏玩自然景色时忘我的精神状态,是一种高尚大雅的让人如痴如醉、听风听水的享受。这些享受中,前者享的危害不大,但也潜伏着受的隐患。只有后者,才是真真正正的享受。

一个人渴望享乐的时候,就要随时准备承受享乐来临之前的折腾之苦。一个人乐享逍遥的时候,就随时准备着遭遇乐享逍遥之后的失落之苦。因为,享受享受,要么先享后受,要么先受后享。只有“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享乐和接受从来不会不期而遇,享乐和承受及其遭遇恰恰只会形影相随。

作者简介:翟战功,又名翟祥宇,山西运城人,一生酷爱写作,供职于平陆县交通运输局。多年来,在多家媒体上发表消息、通讯、诗歌、散文等文字千余件,撰写过多部电视专题片脚本,现为运城市作协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协会员,是台湾爱国媒体《台湾好报》、《两岸好报》聘请的大陆记者。

主播简介:郝玉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教师,播音爱好者,喜爱诵读,喜欢旅游。愿用温暖的声音和饱满的情感传播人世间的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