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系列宣传片之一 洪洞大槐树

寻根问祖是中国人永远割舍不断的历史情结,对于那些迁居他乡,飘零异国的炎黄子孙来讲,怀乡之情尤为深切,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句代代相传,脍炙人口的山西民谣,极其生动地反映出炎黄子孙对洪洞大槐树的拳拳深情。
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中树立青石碑一座,可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书大字。
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供后人瞻仰 洪洞大槐树声扬五湖四海,往来游人如织,祭祖屋里贴有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并供奉碑位,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先祖,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后人寻根可查。
悠悠六百年过去了,最初的汉代古槐已经不复存在 ,第二代同根孶生的古槐也已枯朽,值得称奇的是孶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当下正以繁茂之势茁壮生长着,这正应验了炎黄子孙于百代兴衰中不灭的传承。
洪洞大槐树移民来自山西各府县,古时被称为表里山河的山西一带,相对来讲是常年安定丰饶之地 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加之外省难民大量流入,使得这里的人口相对稠密,当年官方强制性规模移民,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时间跨度达六百余年,移民次数在二十次以上 因此山西人口外迁在历史上为平衡全国人口比重,付诸过极大的贡献。

谁是古槐的迁来人,脱履小趾甲验甲形,据说当年移民时官兵会在每人小脚趾甲上切口标记,因此传说大槐树移民后裔小趾甲均为两瓣复形,
还有现今常用的解手一词也源于迁徙,据说当时大队人马被绑着行进,需要方便只有向官兵报告才能解开双手,洪洞大槐树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移民次数最多、规模最大、辐射地域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移民策源地之一,槐乡后裔目前遍布全国各地 有的已经远赴海外,遥想当年祖辈们服老携幼熙熙攘攘于大槐树前含泪阔别,浩浩荡荡奔赴远方 书写一幕幕毅然壮阔,荡气回肠的历史篇章,而今海内外同胞寻根问祖再次聚首洪洞大槐树下,愿华夏儿女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撰稿:李娜佳
山西旅游信息中心出品
和信传媒摄制
转载:尹氏家族传媒山东聊城YJF
于20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