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到刚刚好
张振之
张爱玲说:“不爱是一种遗憾,爱了是一种磨难。”我想这里的爱应该是一种过多的爱,以至于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需散。
如果爱有十分,千万别拿出十分去爱,正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过多的爱,也是一种伤害,爱到刚刚好,甚好。
爱情,不要十分爱。如果对方恃情而娇,爱得越多,往往伤得越深。至少拿出二、三分爱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爱,谁还会爱你呢?那些为爱情自杀的女人,大抵都是十分爱对方。
她叫荷花,是个像荷花一样纯情绽放的女人。她与他一见钟情,她不在乎他那贫穷脏乱的家,嫁给了他,然后以扶贫一般的速度让他的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扶贫工作不一样的是,她还给那个家添了一双可爱的儿女。
他不愿去地干活,她干完家里的活儿再干地里的活儿;他爱吃肉,她炖了鸡和排骨,总是紧着他和孩子吃,自己不舍得吃;他出门爱穿板正衣服,她总是给他的衣服熨了又熨;他出去喝酒打牌,她并不阻拦,给他足够的面子和自由。
在繁琐的家务和繁重的劳动后,她细腻的皮肤日渐粗糙。他不愿回家,在外边有了女人和孩子,还给那女人交了房子的首付。他向她坦言他要离婚,她只有他的世界一下坍塌了,她接受不了,一气之下喝了农药(后来又救活了),人们都在谴责男人的花心,其实,难道不是女人的爱过多了吗?
过多的爱会给人以压力、负债感,而人与人相处最好的关系是不累。
亲情,不要十分爱。爱孩子没有错,但过多的爱就会形成溺爱,或者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有位家长,当意识到高三的重要,于是放弃一切事物,在学校周边租房专职陪伴孩子,除了做好一日三餐,还在教室外一节课一节课地盯着,甚至坐在教室里陪读,这样一来,孩子更加压力山大,效果反而不好。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陪伴给人压力就适得其反了,该放手时且放手,放手也是一种爱。
有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我犯难了,如果一走几天,谁给孩子做饭呢?孩子买的食物万一不卫生呢?万一是垃圾食品呢?于是我决定不去了,孩子一听生气了,“你咋不去呢?”我问“为啥?”,孩子爽快地说,“我和姐姐可以吃啥买啥啦!”我也生气了,去就去!
太阳还是东升西落,几天后回来,地球照样转。
朋友,不要十分爱。上学那会儿,总想交到知心朋友,渴望与朋友无所不谈,推心置腹,亲密无无间,恨不得穿一条裤子,一个鼻孔出气。记得梅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一起去厕所,一起去玩耍,都把心交给了对方,可后来她突然不理我了,疏远了我,那一段日子,我很伤心,使劲反省自己,是不是哪点对不住她?之后才知道,她不愿意我和别人交往,如果那样,我不是失去自由了吗?这样的友情不要也罢。
爱自己,也不要十分爱,过分爱自己就成了自私;爱别人,过分爱就成了别人的负担。爱,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近了不行,远了也不行。近了,飞蛾扑火,忘却自己,没了自我;远了,情疏迹远,距离产生距离。
爱到刚刚好,甚好!
作者简介:
张振之,网名香路幽远,高中语文教师,市作家协会会员,县作家协会理事,太一文学院签约作家、《当代先锋文学》《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著有《香路文集》。诗文发表于《新乡日报》《平原晚报》《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语文周报》《当代中学生》等报刊和网络。多篇入选《作家故事》《当代先锋文学》《孝南文学作品集》《北国新文学》《芙蓉国文汇》等作品集。多次获奖,其中《这一年,我的爱都是为你准备的》在“2020·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中获得散文组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