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陟诗词·头条】2020第29期
温县采风专刊(4人20首)
——随焦作诗词学会女子诗社采风温县
作者:马志民 侯琳之 任丽云 陈凤明


马志民温县采风
一
诗友温县采风感怀
炎炎夏日出行忙,骚客热情伴艳阳。
胜赏同登瞻景色,高歌相继赞嘉祥。
采风自信诗几首,遣兴安归酒一觞。
抛却心中烦碎事,随群人老也轻狂。
二
温县采风有感
取经不惧艳阳烓,一日匆忙日又西。
道主安排流序巧,来宾领略悟心齐。
见闻满眼思随动,解说众人听入迷。
纵目升平歌盛世,诗文何去议高低。
三
游陈家沟
陈沟名显扬,太极运阴阳。
听讲明天地,看经走武乡。
德高添寿远,道盛助身康。
圣处游风景,拾零习句章。
四
参观温县大尚村知青文化园有感
知青院落印痕多,往事悠悠忆蹉跎。
标语如新题故里,画图复旧载长河。
心将诗句高情刻,体与农耕大志磨。
无悔此生乡下历,难忘岁月有人歌。
五
水调歌头·参观温县安乐寨兄弟书屋抒怀
家国情怀重,兄弟德行高。弘扬文化,赠书捐屋育新苗。庄重墨香典雅,书架整齐有序,手捧冶情操。普通一村寨,走出众天骄。
名人带,根基厚,性情陶。家风村训,传统品德尽人教。心境当寻苦读,眼界尤能开窍,练句字推敲。攀顶书为径,幸福靠勤劳。
六
满庭芳·参观温县全国首个小麦博物馆有感
小麦栽培,流长源远,古今民食为先。专题设馆,立学术前沿。生态声光实物,七千载、考古追源。传来久,月弯沃土,现在数中原。
奋追无止境,古温乡土,高手民间。育种得,创新高产翻番。源脉梦乡四部,讲解透、生动惊叹。三农重,坚持红线,仓廪保平安。
七
青玉案·大尚村古树
马志民
东头村口藤缠树。避暑热、清凉处。皂角葛根并粗股。近千年里,风霜磐固。见证沧桑路。
峥嵘岁月知青住。大院泥墙画倾诉。试问乡愁知几许。保持原貌,采风寄语。难忘温乡土。

侯琳之温县采风
一
参观温县小麦博物馆有感
萌育千年出中东,遍游世界利无穷。
黄河流域生根地,黑水遐邦映日丛。
三写喜勋创伟迹,十研良种建高功。
粮仓盈足民安乐,温系优先产量丰。
二
温县采风(新韵)
采风温县聚,布署细周详。
子夏诗文地,宣王剑佩乡。
书屋无限寄,皂树百年强。
共忆知青事,陈拳耀世扬。
注:宣王指司马懿又称司马宣王
三
知青点参观有感
青葱岁月应号召,一片丹心献异乡。
风雨归来烟火暖,辘轳摇出井泉凉。
营房但觉新颜展,农具惟怀昔日忙。
老树两株村口站,遥思过往好时光。
四
陈家沟太极拳赞
河洛文明融汇处,陈门太极话阴阳。
刚柔相济存禅意,虚实双当有鹤长。
一代宗师凝智慧,全民学道舞风霜。
中华自古胸怀阔,传播精功到四方。
鹤长:指特长
五
兄弟书屋
司马故园人辈出,王家俊杰国争光。
捐书重教千秋泽,兄弟殷情世代长。


任丽云温县采风(同韵四首)
一
温县风
陈家太极远流芳,院士名人翰墨乡。
书屋贤遗安乐寨,知青谁恋旧年房?
怀川地佑几生药,温麦终圆吨产粮。
大尚枝繁双皂树,千秋不变是阴阳。
二
麦博馆
万年修为亿民粮,些小荣登博馆藏。
达古通今农作具,承前继后产研郎。
不疑先祖腹难裹,更睹新村廪易装。
演绎还原耕枕梦,如穿来到埂田旁。
三
安乐寨
司马容雕耸故乡,惶闻魏甲守宫墙。
城门唯见晋时夯,住户常添现代房。
书屋献村回馈意,旧庭入保展前堂。
地灵人杰蕴隆德,凭吊慕名安乐庄。
四
太极乡
陈沟太极远名扬,习武勤拳本卫乡。
防盗防侵防内外,运来运去运柔刚。
子孙代代宗门杰,朝夕天天技艺强。
架势旧新皆俊秀,功夫中国又添章。

陈凤明温县采风随笔
一
参观小麦博物馆有记(新韵)
众友驱车来采风,怀川大地阅田耕。
初识麦种传今久,细看秧苗道古声。
颗粒归仓酬旧志,稼禾丰产焕新生。
科学培育人才广,代代承基步远征。
二
参观大尚村知青点有记(新韵)
乡愁寄语话青春,下放农家感受真。
热血融合书壮志,高歌猛进铸公身。
蹉跎岁月悠悠爱,浩荡风云处处亲。
革命基因传久远,思怀自有后来人。
三
过太极故里陈家沟(新韵)
久慕太极拳艺高,寻根问道祖庭瞧。
祠中详述成长路,馆内碑文刻秘谣。
悟透阴阳千古气,传播架式五门昭。
陈家功法震寰宇,武术人才敢弄潮。
(注:五门昭,指一起将陈氏太极拳发扬光大的五大分支~杨式、武式、孙式、吴式、和式)
四
题《兄弟书屋》(新韵)
兄弟书屋翰墨香,一门院士著华章。
寨称安乐文星动,王氏家传共瑞昌。
五
兄弟书屋赞书法
安乐寨中兄弟家,硬书佳作锦云霞。
银钩铁画多奇妙,诗友文朋点赞夸。


收集侯琳之
编辑任丽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