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纪念建军93周年九曲诗词集
作者:诗秋、孙桂芳等
1,建军九十三周年纪念(二首)
作者:诗秋
(一)浣溪沙
旗举南昌炮火隆,九三史记貫长虹。军威八一勇争雄。
揽月探星皆美果,深渊捉鳖有蛟龙。神州华乐献书红。
(二)金错刀
鼓瑟响,举旗红,南昌城上硝烟浓。雄狮奋起千钧棒,湘赣工农舞彩虹。
环日转,换苍穹,全军迎九三声隆。腾空星火悠游月,深海蛟龙捉鳖熊。
注:在“八一建军节”卽将来临之际,写词以作纪念。

2,七绝 •八一抒怀(轱辘体)
作者:孙桂芳
(一)
八一军旗永向前,志公奋战岁年年。
绿林好汉惊何惧,只为江河红遍天。
(二)
枪声响起出威权,八一军旗永向前。
欲血奋晖战士行,中华民族勇当先。
(三)
为国勤民守海川,忠诚卫士毅巡边,
坚强硬汉何曾惧,八一军旗永向前。

3,满江红• 锤铁打雄师,人民望
作者:慈元忠
远望神州,思国耻、痛心难忘。
热血奔流处,只求胜仗。
情系苍生添羽翼,功兴国运良兵将。
战敌顽,锺铁打雄师,人民望。
深水鳄,丛林蟒;天上眼,怀中网。
起沙场烟雾,为长天朗。
星弹腾空安宇内,核舟潜海平波浪。
引劲弓,神箭快如风,看谁强。

4,浣纱溪*八一建军节偶感
作者:周玲
八一红旗起义颁,南昌风飒锦云翻。
军马奔腾丘原啸。
继登攀。
精准百川频繋缆,勘同千刃巧攻关。
兴国强民添史记,胜轩辕。
2020.7.29.

5,排律~军民抗洪感
作者:幸福
夏日炎炎懒出行,晨风习习意清明。
农家正午田间力,商客当阳路口情。
飞鸟藏身荫蔽躲,燥蝉露面树梢精。
浮云突变乌云起,雷雨奔侵珠豆倾。
六郡凭添湖水涨,荆襄减少草洼坪。
军民共抗洪灾去,秀丽江山处处英。

6,满庭芳•八一建军节
作者:杏儿
旗举南昌,枪声炮响,武装起师载辉煌。
井岗红映,镰斧闹东方。
血雨腥风会剿,御寇难,民族存亡。
知遵义,关山史记,正革命扛矼。
長征几万里,情甘陝处,歼日前方。
举国烽烟,冢埋蒋家邦。
胜战朝鲜智勇,戕败美,使正清翔。
归新世,强军富国,旗帜再飞扬。

7,排律•军史颂
——纪念“八一建军节”93周年
作者:诗秋
2020.7.30.于碧云轩
起义南昌炮火隆,会师赣境井冈崧。
突围五次反剿战,遵义推崇毛泽东。
四渡赤溪奇迹遇,长征万里火星红。
八年抗战驱倭寇,三载烽烟灭蒋戎。
抗美援朝群寇退,我军还击自然攻。
军分六种矛优利,域划五区盾更雄。
闻曉豺狼窥华夏,六军将士铸雄风。
注: 1)四渡赤水
2 )我军还击指自卫反击战
3 )现在军队分为六大军兵种。东、西、南、北、中五大军区

8,忆秦娥·人民军队
作者:胡新祥(台州)
歌咏唱,人民军队神威壮。
神威壮,国强疆稳,太平安
享。
驱魔斗疫难灾荡。
抗洪防汛身躯挡。
身躯挡,洒抛碧血,荣光高尚。

9,七绝•百花州城起暴雷(轱辘体三首/均拗救)
——纪念南昌起义93周年
作者:仁甫
(一)
百花州城起暴雷,新营房里腐朽摧。
忽而一日战旗举,星火武装惊世开。
注:南昌起义军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向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国民党武汉政府守军发起进攻,歼敌三千余。
(二)
军旗红耀炽阳开,百花州城起暴雷。
战鼓千年今擂响,风卷水涌凌云梅。
(三)
南昌昔日滕王台,伏虎驱狼振九魁。
星火燎原而此出,百花州城起暴雷。

10,满江红•八一前夕收到离退休办印扇慰问品感怀
作者:仁甫
昨日初晴,高楼下、顺丰呼毕。
有印石、王星记扇,建军时节。
忆驻长江平乱像,合肥又到戎机密。
十载过,物语岂虚谈,东风溢。

虚名印,方正律。
山海阔,风云叱。
公务度几处,归根甜蜜。
回首随风尘事去,放怀伴月余生逸。
纸扇语、绰约杜维诗,青云述。
注:杜维——指杜甫、王维。
2020-07-31日

11,相约时代
——纪念建军93周年
作者:仁甫
平地一声夏雷
百花洲上滕王阁里
赋予了山河故人新的来回
第一声的雄起
相约在这个时代的舞台
吟一阙岳飞的满江红
给黄河以壮怀激烈的陶醉
唱一首国际歌
让长江掀开慷慨激昂的心扉
随着风的脚步
继续着五千年的中国故事
伴着雨的气息
祯装往后史记的宏伟

从杜鹃盛开的明媚春天走来
在那里相约相伴相汇
从巍峨城头的灿烂夏天走来
在那里凝结凝聚凝偎
从广褒草地的泥泞秋天走来
只为踢出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从梦笔山夹金山的冬天走来
从此驱除寒冰迎来满山红梅
猎猎作响的风
掀起了宝塔和宝塔山下的河水
神奇的两颗纽扣
在呐喊呼啸中度过雪雨风雷
太小的这个世界
撕碎的是东洋寇的太阳旗
容纳的是辽沈、平津和淮海的演唱会
还有
辽阔的杨子江更是在烟轰雷鸣中
如秋风扫落叶
把过去的送别
把今天的迎来

不会忘记
长白山上创造的那些神话
至今胆寒着居说不可一世的老美
行云珍宝岛的一幕
彩绘了北大门篱笆墙的影子和玫瑰
湄公河的硝烟
扎紧了东南的青山
威雄了加勒万河谷一端的绿水
走在世纪大道的十字路口交汇处
这里充斥着一抹抹不同颜色的唱曲和戏台
东边波涛汹涌的海峡
连接着的是钓鱼岛和南海
西边是一抹川普大厦的光影变幻
兼政兼商、梦亦狂诳的子弹和酒杯
“你们拿走了太多属于我们的东西”
这足以让历史倒退几百年的悲哀
让我们挺身在乱世构成的新时代

过去的
我们诗酒三千杯
现在的
我们警惕
我们守望
我们忠诚着
对这片土地的捍卫
2020-07-10

12, 军装与我相伴
作者:语石
军装与我一路相伴,
走过了春夏秋冬,
走过了整整五十年。
仍然穿不够,脱还想。
若要与名牌服装比美,
我更珍惜橄榄绿上银星闪亮;
若要与时尚服装比酷,
我从不希罕新潮时尚。
名牌彰显财富,
时尚透视张扬。
永不褪色的军装啊,
代表军人,
忠诚与担当,
荣耀与辉煌,
牺牲与奉献。

曾记得,
穿着它毅然离家乡,
穿着它迈步向明天。
穿着它走进练兵场,
穿着它文章写就黎明前。
穿着它成亲当新郎,
穿着它探家看亲娘。
穿着它冲进过火海,
穿着它跳进过长江。
穿着它与死神擦肩而过,
穿着它赠人玫瑰留余香。
这军装与我一路同行,
经历挫折困难,
见证生死考验,
分享成功梦想。
这身军装,
陪我走遍万水千山,
阅尽天上人间。
若整装待发,
必戎装依然!

13,当兵离家那一天
作者: 语石
今天,夏日炎炎,人在京城;五十一年前的那天,春雨绵绵,人离家乡。
五十一年前的那一天,是农历大年初五。阴冷,细雨。我早早的起来,穿好新发的军装,打起背包,准备离开家赶到佛堂集中。
没有帽徽、领章又肥宽的军装穿在身上,显得有些青涩、有些稚嫩。许多同批入伍的老乡早些天就穿上军装走亲访友,接受祝福了。而我,顾虑穿个新军装走街串巷太招摇,一直坚持穿便装,不让人注目。这天早上一穿上,还真有点不自然,甚至有点不好意思。对这一次应征入伍出远门,我似乎很淡然。由于对当兵没什么期待,所以也没多大压力,没多少激动。权当作又一次开学去学校报到。我曾想,到金华上高中,三、四年都一晃而过,当兵两年(义务兵服役期两年)还不是眨眨眼的功夫。当兵两年回来,安排一个工作,然后成家。我妈是三十六岁就单独支撑一个家,特别坚强。这些年我哥与我多次出家门,她都默默地帮我们打点行李,临行时只简单叮嘱几句,就算告别了。这次,她拿着雨伞送我出门时,只说了一句“天下雨,把伞带上,别淋湿了衣服与被子”。我只嗯了一声,就接过雨伞走了,似乎都来不及儿女情长,只是在心里暗暗地下决心,妈妈,出去决不给您丢脸。两年回来后,找个好工作,娶个您中意的儿媳妇,孝敬您。谁曾想,这一次走,不是两年,也不是十个两年,而是永久的远离。这一次远离,远离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妈妈,自己的梦想;这一次远离,改变了人生,改变了命运,成就了如今的我。

几百号新兵,都穿一色的新军装,在佛堂小学的大会堂里集中,根本分不出彼此。大家都通过认接兵的人,来确认自己的小单位。中午几百号人统一集中就餐,第一次感受到吃大锅饭的氛围。大家围着大饭盆,争先恐后,难免掉落一些饭块。我也算学生兵,不好意思往前挤。一边等,一边把掉的饭块拢到一起。谁知这一细节,被带兵的人发现后,立刻用喇叭当众好好表扬一通。这是让我始料不及的。
正吃着饭,带兵的人告诉我,你哥来看你了。望门口,还真是我哥。几百号新兵,我是唯一有亲人来集中的地方看望送别的。所以特别的开心。有一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感觉。
第二天傍晚,我们从佛堂到义乌火车站,由带兵人招呼着一拨一拨地登上了闷罐子车。便桶就放在车内一角,有臭味。但一个带兵的人却把离便桶最近的铺位留给了自己,另一个带兵的人则把铺盖放在车门口,为大家挡风守门。这一细节,至今记忆犹新,而且受益终身。

车离开义乌,喧闹声渐渐轻了,有的在列车的晃动中迷迷糊糊入睡了;有的在吃带来的零食。我比这些第一次出家门的老乡,可能多了点出门经历,所以也沉稳点。他们兴奋时我没多少兴奋,他们入睡时我还醒着。我也想起哥哥来看望时给我一包东西。借着微弱灯光,打开一看,有一包用油纸包的的蜜枣,是我很敬重的一位老妈妈送的。义乌蜜枣我吃过,但却从未吃过把枣子核去了,填上用糖腌制的桔子皮再压扁了的蜜枣。我忍不住尝了一个,又香又甜又糯又不失枣的原味。是我一生中吃过的味道最好的蜜枣。此后几十年,我曾在义乌多次找过这一品类的蜜枣,但还是品不出当年的味道。或许当年这蜜枣多了一种离家的滋味,以后又多了一种思乡的味道,所以,这一包蜜枣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哐当,哐当”,……闷罐子车行驶在茫茫夜色中,带着我这个学生青年,在离家路上越走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