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姐
文/邓安娜(贵州)
汪姐是上海人,那时,她在单位医院门诊部担任司药。之前汪姐是一名从上海来到贵州的“上山下乡知青”,那时,汪姐独自住在门诊部档头的一间十多平米的房间里。小屋对面是部大楼一侧的球场,只要站在球场边,就可以看见汪姐的小屋。那时常常看见她一面看球赛,一边面织毛衣。
汪姐高高的个子,苗条不失丰腴,瓜子脸,皮肤雪白透着粉红。一双大眼睛活波而显得温情,齐耳的卷发。说话时含羞掩口而笑的样子仿佛四月的桃花。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浓浓的上海女人味。
汪姐工作认真,从未出过差错。她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蔼可亲,于是,门诊部司药的窗口就成了一副温情的画面。
汪姐总是把快乐带给身边的人,她每年回上海探亲,都会带来一片时尚的风。冬天,她给厂里女孩子们带来红格呢子大衣,夏天,汪姐带来了粉红格子短袖衫,她每次回来,年轻的女孩子们欢喜的挤满了她的小屋 她们对这些从上海大城市来的洋气的时装有着一边美好的渴望。她们爱不释手,汪姐给自己买的是一件浅浅蓝色浅黄框的 这件衣服穿在她身上更加衬托出她的秀美。她笑吟吟的不厌其烦的为姑娘们挑选合适的尺寸,看到自己带来的衣物受到女孩子们的欢迎,也很开心。有没拿到衣服的,汪姐又让上海的家人帮着寄过来。
汪姐手很巧,毛衣织得非常漂亮,各种时尚的图案,经她的手 仿佛活了起来。女孩子们都来向她学,他总是耐心的教,于是,各种图案在厂里风靡起来。记得那时我最喜欢那种菱型的中间缀着一粒粒小桂花的图案,买了我喜欢的蓝色的毛线,跟汪姐学花样的织法,织出来就是没有汪姐织的好看。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两人成了好朋友。
那时,每当夜晚 我来到汪姐的小屋,小屋除放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外,就剩下半步之遥的空间,我在她的床沿上她坐在桌旁,我们一边织毛衣,一边唱歌,我们的歌声飘出窗外,飘向夜空 。
少女的心总是怀着莫名的情调,那时我心里想,如果喜欢我的男孩听见我的歌声多好啊!因为我的歌喉还不错,也挺会唱歌。
汪姐有一位上海女朋友住在我们同系统的40多公里远的矿山,一个星期,天我遇见汪姐朋友夫妇星期天来看望她。汪姐的这位朋友亦是很漂亮,她同汪姐仿佛一双碧玉, 她亦是高挑个子,皮肤白皙。汪姐说她自己会做衣裳,他穿在身上的那件衬衫就是自己做的,自己设计的直筒袖子,我感觉真不亚于设计品牌设计师的服装。我惊讶她在如此偏远的地方也能活得如此高雅,她的美丽高雅真让我羡慕,她的丈夫同她一般高,也长的挺帅。是一位驾驶员,她们三人在一起说着我听不懂上海方言。
汪姐是一个会生活的人,她会做一种兰花豆,那是赶集买来的嗮干的胡豆,汪姐用水浸泡,剪成四瓣,在油锅里炸, 汪姐炸的胡豆仿佛一朵朵白色的兰花,味道清香酥脆。 我不知道汪姐炸出来的兰花豆为什么是玉白色的?以至我至今忘不了汪姐炸的兰花豆。
后来汪姐调到了较偏远的住院部,住院部离厂部 三公里,四面是山。
汪姐的单人宿舍在住院部在附近公路旁的那排房屋中 ,虽然房间比之前宽敞,但那里十分冷清,只有十来户人家,
因为相隔远 ,再也没有了晚上相聚的时光。虽然汪姐同左右邻舍总是相处得很不错,但我想,汪姐夜晚的时光一定很寂寞,因为那时没有电视。
后来听说汪姐家里过她介绍了男朋友,是个电工,那时我想,那个电工怎么能配得上汪姐呢?后来汪姐调回了上海。
汪姐美好的样子一直留着在记忆深处 那段时光一直留在心里,每当我想起,便感到那份美好。

《作者简介》邓安娜,女,贵州省司法系统,现退休《贵州作家网》签约作家《露天文学》签约作家,《笔若诗歌网》签约作家,散文,诗歌发表于,《贵州作家网》《露天文学》网,《中国诗歌网》《中华诗歌网》《诗歌中国》诗观:投进诗海人生曲,诗风,诗韵慰吾心

江南诗絮(作者须知)
一:《江南诗絮文学创作中心》所发布的作品,力求弘扬民族文化,开拓诗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元素,遵循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精神,坚持党关于革命文学必须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指示,努力创办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平台,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
二:插图和音频来自网络。
三:本平台推出的作品内容上如有异议,烦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谢谢!
四:刊登的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江南诗絮》以弘扬人性真善美,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为宗旨。歌颂祖国和人民,用笔墨来展示五千年的大好河山和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赞美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所有前来投稿的作品均视为“独家授权江南诗絮发布。(不同意者,请勿投稿)。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如有作者侵犯他人著作权及侵害他人权益各种行为所发生的纠纷,均与江南诗絮无关,应由作者夲人自行承担一切法律与经济上的责任与后果。特此告知!
《江南诗絮》编辑部电话:
02166272798
02166269946
投稿热线:
13386246069 主编尘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