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谈延年益寿
文/王恒昌
人生是美好的。所以自古以来,不少人便想方设法找到一个长生不老的妙法,永远活在世上。秦始皇曾派徐福率童男童女飘洋过海去取长生不老药,结果一去无回。几千年过去了,这个秘方谁也没找到。不能长生不老,延年益寿总可以吧?于是人们又开始千方百计地寻找延年益寿的方法。古今中外,延年益寿的妙方何止千个万个!有効吗?不知道。因为无论哪个妙方,谁也不知道让用妙方的某人多活了几年,还是少活了几年。

我们何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观看人生呢?一个人从开始懂事到60多岁,活在世上总得干点什么吧,或学习或工作,在社会上拼博,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如果一个健康的躯体,一天到晚无所作为,和死了一天又有多大区别?如果每天能干完一天半或两天的工作,活了一年岂不等于活了一年半或两年?这样的延年益寿,是多么简便,多么切实可行呀!
比如说,如今爱玩麻将的人实在不少。几个人聚在一起,唏哩哗啦,今天你赢了3O元,明天他输了50元,钱不在张三兜里,就在李四兜里,财富并没有增加。太阳西坠,玉兔东升,一天过去了。老年人除外,假如你每天玩半天吧,是否等于你白白扔掉了年富力壮本应有作为的一半儿的宝贵光阴?也就是说,长此以往,你度过20年,事实上是活了IO年。
又比如说,现今有很多人(不只是青少年)迷恋于玩手机玩电脑,不分昼夜地沉溺于虚幻做世界里不能自拔,有的荒芜学业,有的工作不专心,忘掉了亲情,丢掉了人情,让青春大好年华就这样偷偷溜走。这样下去,IO年过去了,试问这IO年,你算是在活着吗?

再比如,“没有事“的人聚在一起闲聊。劳动的人休息片刻以恢复体力脑力,准备继续工作学习;遇上难解决的事与人交流意见以便正确处理;老年人或下棋或品茶聊聊人生感触,这都无可非议。可那些未老先衰,本来体强力壮的人,有的整天凑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搬弄是非;或抬自己贬他人拉帮结派;或明一套暗一套挑拨离间。这样的“闲聊”不光是浪费掉宝贵的时间,也破坏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团结。这总不是在工作在学习在学习吧?这样过去了一天,你算是在活着吗?正如人们常说的,是“吃饱了撑的"!
不用再比如了。浪费时间的人,浪费时间的种类和事例实在太多了。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来挤,总还是有的。”“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到学习上了。”无怪乎,鲁迅先生活了55岁,可他的劳动成果,他给我们国家民族留下的精神财富,是一般人150年,200年也做不来的!列宁活了5O多岁,他对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事业的贡献无人与之伦比。还有那些搞“两弹一星"的,搞水稻杂交的,搞病毒防疫疫苗的,都在夜以继日地劳碌着……

我们不去说那些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了。请看看我们周围的人群,那些普通的百姓吧。我认识一位同乡的人民教师,他叫王英群,他从在小学到中学任教,职务从普通教师到镇中学校长,校党委书记,30年如一日,競競业业,不骄不躁,年年被评为模范教师和模范校领导。所带班级也年年评为模范班级。更可贵的是,他一生勤勤恳恳,从不浪费分秒光阴。假期和双休日,每天到田里劳作,几亩责任田主要靠他,耕耘得很是出色,乡亲们赞不绝口。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也是一个合格的农民。退休后,他给某单位看大门,在轮休期间给建筑队搬砖,推灰当小工。王英群,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缺钱花吗?谁都知道不缺。他不知道歇着好吗?不知道!他就知道,对己无害对社会有益的事,干的越多越好。他在世66年,实际上“活”了不下于100年。
我还认识本庄的一个普通妇女。(她丈夫不让我写她的名字),女在家做姑娘,兄弟姐妹6个,她是老大。奶奶年老,母亲患眼病,只靠父亲一人干活儿。她在15岁时,开始在生产队参加劳动,晚上做针线活,洗衣服。一家9口人的穿衣,铺盖全靠她一人承担。“大跃进”的年代,上级规定,凡是年龄不满18岁的不许劳动,只能上学,不然公公食堂不给饭吃。不得已,她上了小学。在学校,她加倍学习,每一年连跳三个年级,两年就小学毕业了。并以优秀的成绩考上初中。可是因为家里实在生活困难,她把上学的机会留给弟弟妹妹们,硬是求队长开恩,17岁便辍学回生产队参加劳动。在地头放歇时,别人休息他纳鞋底,晚饭后织布纺棉花。晚12点以前没睡过。一年到头,队里数她出勤天数多。因为,干活质量数量都拔尖儿,他被选为生产队妇女队长,每年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三八红旗手”;,因为织布做针线活拔尖儿,被称为“女把式”。结婚后更是勤奋加倍,辛苦加倍。尤其是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后,每天给别人打工(除草,割菜等)。早晨中午甚至晚上干自家的活儿,硬是凭着一双手,在丈夫做生意赔了大量资金的困境下,支撑着一个家,并把一双儿女送进大学。她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干起活儿来,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累,什么叫饿”。他最尊崇的一则顺口溜是“脚蹬罗,手擀面,胳膊肘子砸着蒜,眼睛看着鸡下蛋”。他常给别人说:“有朝一日,如果我病倒在床,不能干活了,气就把我气死了”。也就是,在她躺在床上的前两天,她还在大棚里割菠菜,栽莴苣菜。2019年4月3日,她去世了,享年75岁。可能是不能干活“气死”的。她丈夫(是我一个要好的朋友),在她走后时常伤悲,我就劝他:“你就知足吧,你媳妇儿这辈子比别人三辈子干的活都多,等于她活了200多岁哩,等于你娶了三个老婆呢”。说的他破啼为笑。

是的,我说的都是些再普通不过,再平凡不过的人。他(她)们可能并没有什么大的理想抱负,也没有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更谈不上“名见经传”,可他(她)们珍惜时间,忘我的工作精神却是可歌可颂的。至少比起那些整天玩麻将的,那些玩手机玩电脑上瘾的,那些,无所事事,整天闲聊的,又是多么了不起。这样的人又何止千千万万!难道不正是这些有名的和无数无名的普通劳动者们在时间和空间的隧道里,在创造和改变着历史吗?
作为农民,你一天锄完本应该两天出完的地,明天可以进行其他的田间管理或出门打工,从而为自己增加收入,为社会做贡献;,作为工人,你一天焊接完本应该两天焊接完的钢架,都这样,大乔便提前一半时间完工通车;,作为学生,你一年读完两年应学习的课程,你将会成为一个对人民有所作为的人,一个了不起的人!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作为一个解放军战士,作为国家公务员,作为……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我们的国家将会如何?!这样,人间增加了财富,社会向前发展了,而你自己收获的,则是货真价实的延年益寿。我们都会知道二战后的日本是怎样恢复经济,快速复兴起来的吧,最主要的原因,那是国民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换来的,没有哪个家庭和个人因为懒惰和安逸而富裕,没有哪个国家因为懒惰安逸而兴旺。
人从15岁开始懂事到65岁退休吧,中间整整50年,50年,在自己的活动圈里,珍惜时间的人可能干了75年甚至100多年的活,浪费光阴的人可能只干了25~30年甚至更少的事。这等于说,前者比后者多活了50年以上,这样的延年益寿比起那些,千奇百怪的什么“保健食品”“祖传秘诀”“长寿秘方”来,不知要强多少倍!生命就是时间,生命在于贡献。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说这些话,我没有丝毫否认合理安排休息,适当娱乐的意思,只是说千万莫浪费时间!时间无限,人生有限,如果每个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并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那就很可观了。我们把挤出来的时间做些对人类有益的事,把每人每天挤出来的分分秒秒比做一滴滴水,那亿万个水滴便会汇成一条汹涌澎湃的长河,浩浩荡荡流向伟大民族复兴的大海。正像人们常说的:靠着一双手,奔向中国梦,勤为本。
这就是我给大家开的“延年益寿”的方子,想一想是否有道理呢?

作者简介:王恒昌,男,汉族,笔名王茵,网名休闲老农。石家庄市藁城区人。自幼喜爱文学,曾在市区级杂志发表小说,散文,民间故事多篇。2O|4年出版诗集《绿野》,2017年曾主编藁城区《织锦村志》。近年来在《思归客》诗刋和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多篇。现为华夏思归客诗刋特约作家,思归客石家庄分会理事长。藁城遗风文学社总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