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马 故 里 的 砖 雕
作者:马德武

漫游在司马迁的故乡,
仿佛进入历史文化的天堂。
满目的精品如同宝石发亮,
满耳的传说如同仙乐飘荡,
满口的美食如同金莼生香,
满地的景物如同到了苏杭,
满腔的热血如同春花开放!
而那遍布城乡的砖雕,
足以让人九转回肠!
《三辅黄图校正》的图章,
记载着汉代挟荔宫的辉煌;
十二字的方砖篆书,
留下了行宫的历史沧桑,
也足见韩城砖雕历史渊源流长!
翠柏青砖的司马圆墓,
雕刻着辨证生衍的八卦图符,
用历史的刀笔,
永远存住了人们对史圣的敬仰!
真正要探寻韩城砖雕历史,
须得穿一身沥汗的行装,
才能在城乡砖雕的世界徜徉。
随意走进韩城的古村古寨,
信足踏入古城的大街小巷,
古建筑上的图案会让人交口赞赏,
惊疑这是在人间还是天上!
凝眸那姿态万千寓意丰富的砖雕,
一定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和探寻欲望,
从中了解韩城的历史和沧桑,
进而领略韩城曾经的伟大和辉煌!
这些砖雕,
它散置于韩城古老的村庄,
又集中在古城的大街小巷;
它竖贴于殷实农家的楼栏、照墙,
又高悬在达官显贵的屋背、门楼,
同时还矗立在名士贤人的影壁、牌坊。
这些巧夺天工的砖雕,
就是一曲金木水火土的合唱!
黄土与清水的千番揉和,
杂木与煤炭燃烧起百日的熊熊火光,
窑膛内炼狱般的千般煎熬,
松软无形变成了方正坚强!
在经历千百次铁挖钢凿的肌肤之痛,
脱胎成花草禽兽的模样;
最后按照设计镶嵌上房,
与高大的建筑物合二为一、永久依傍,
与相邻的参照物融洽相随、相得益彰!
这些砖雕,
没有五彩缤纷的艳丽色调,
没有描金绘银的华丽服装;
有的只是质朴纯真的青灰色,
传叙着现实的理性和历史的端庄!
当你驻足端详,
典雅的雕工就会深深刻进心房。
浮雕的灵动会让你感到世界在飞翔,
凸雕的霸气会让你领略宏伟壮观的豪放,
镂雕的神奇会让你清晰地看到秀外慧中和内外一致的清爽!
还有那些阴凿阳雕的线状华美文字,
既会让人感受高雅直观的线条美感,
又会让人分享持家育人的心灵鸡汤,
所有的文字无不透露儒道的修为与思想!
细细品味这些砖雕,
深深的寓意足够让人捉摸欣赏:
“事事如意"良祝万事顺昌?!
“富贵白头"期冀夫妻地老天荒?!
“子孙万代"寓期着人丁兴旺?!
“封侯挂印"殷盼着后胄衣锦还乡?!
“松鹤延年"、“鹤鹿同春"祝愿人生福寿共享?!
“喜上眉梢"、"安居乐业”对美好前景的殷殷厚望?!
所有这些,
无一不在砖雕中蕴藏,
无一不是韩城先贤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这些砖雕无论构图多么精妙,
其寓意又会被深深隐藏。
无论雕刻单一或者何等复杂,
无一不是用花草虫兽山河石树等等物象做足了文章。
梅兰竹菊在俊逸脱俗的画中悠闲张扬,
牡丹荷花在富贵纯洁处交相辉映,
蝙蝠鹊鹤在送福报喜时将寓意存放,
青松翠枫又在言康呈寿中传承吉祥!
"民居瑰宝"党家村是砖雕的海洋,
雕技雕工令人触目难忘!
一幅"福禄寿喜"艺绝意长,
浮雕的手法典雅脱俗,
构思绝妙寓意昭彰!
画面上,
既有猴擎蜂巢的封候祈愿,
又有鹊啼松林的喜悦鸣唱;
既有鹿踩寿石的长命百岁期望,
又有蝙角蝠边的福祜处处的向往。
这些含义,
无一不在砖雕的天地上下之间有驰有张,
无一不在砖雕的祥云春光中沐浴荡漾!
一幅简单的慈禧赐"福"图,
被砖雕于党家村必经之处的大巷。
福字两鹤头,
一下一上寓意"福寿延年"无际无疆;
福字中固有的含"衣""田"藏,
又把"丰衣足食"演译得淋漓欢畅。
整幅作品线刻呈祥,
其隽永方正堪称美仑美奂,
可使观者心悦气爽,
一年四季有福共享!
一部《镌刻在青砖上的家训》专题片,
不仅浓缩了党家村线刻之美的又一精华,
而且传播了韩城传统优秀文化的璀璨光芒;
有幸登上了中纪委廉政教育的殿堂,
使党家村和韩城的砖雕
一夜之间吸引了九州的目光!
这些砖雕中的花鸟虫草河山树木,
虽然型态永恒而不动,
但在智者眼中,
它似乎比春天的花开得更盛更旺,
似乎比飞翔的鸟啼得更久更长,
似乎比挺拔的树长得更高更壮,
似乎比奔腾的河流得更远更畅,
似乎比耸立的山长得更峻更险,
以致其四季昌盛不走样,
栩栩如生而无僵!
当寒冷的冬天百花凋零的时候,
唯有这些砖雕之花,
依然争奇斗艳如平常!
当温润的春季百花盛开的时候,
唯有这些砖雕之花,
永远不会发出谢落的唉叹和悲怆!
而当四季轮换的时候,
其它大部分物象均会表达生与死的忧伤,
唯独这些砖雕,
能够坦然面对,
并享受生命恒久的芬芳!
不妨再来瞧瞧,
当日出之前、日落之后,
这些精美温柔的砖雕,
一定会自信地融入皎洁的月光,
与其整体建筑和鸟禽虫草静静地尽享安祥!
当阴霾笼罩、雪飘雨洒的时候,
这些质朴稳重的砖雕,
一定会彰显其最和谐的守望,
共同应对外来的侵扰和可能造成的创伤!
而当旭日东升后、夕阳西下前,
这些节奏舒缓的砖雕,
则会舞动其优美的旋律,
张开双臂拥抱和分享明媚无限的阳光!
每当看到这些或浮或缕或阴或阳,
经受了数百年日晒雨淋的雕饰,
我们每一个人,
都会为其奇特的构件造型而感到惊讶,
都会为其巧妙的整体布局而赞美倾慕,
都会为其匠心独具之雕琢而更加向往,
都会为其永恒的和谐色调而血脉贲张,
都会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沉思联想!
是啊,
这种集众家雕技和工艺于一体的砖雕,
无论雕刻何种题材,
无论表达何种意象,
只要图案不同,
那么所包含的寓意亦会不尽一样!
但无论如何,
有一点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
那就是我们看到的每一件作品,
造型独特而绝不怪异,
雕工精细而绝不绮靡,
画图充盈而绝不俗滥,
意蕴庄重而绝不萧杀,
它们不仅能与宏伟的建筑协调相处,
而且还能与先贤们的
道德修养、文化氛围相辅相承!
所有这些,
一定会给观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单从这一点来说,
这些形式多样、有张有合、简繁有致的图象,
这些绚丽精妙、雍容典雅、各具特色的作品,
这些立体化、符号化、图像化的明清雕刻,
既丰富了韩城这座名城的文化积淀,
又丰富了韩城这座名城的历史遗存,
还形成了韩城独树一帜的砖雕世界,
从这里,
我们既可以看到韩城儒释道思想的传承,
又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给韩城名城带来的诸多光亮和希望!
司马故里,
就是被这些深厚文化滋润的历史文化名城,
更是历史变迁中山河依旧更加靓丽人杰地灵的圣域望乡!
走进韩城,
方可探视这块孕奇蓄秀的千年古城!
凝眸韩城,
方可发现古老与现代的无缝相融,
一定会为人们留下永恒的浓浓念想!
作者简介:马德武,陕西韩城人,自由撰稿人。曾在教育、信访、计委、公安机关工作数十年,喜爱写作,系韩城文化协会、韩城作家协会、韩城诗词协会、韩城楹联协会会员,宝鸡市拥军爱民诗词学会会员,中诗协桃源诗梦创作部会员,文化艺术交流群会员。曾先后在《人民公安报》、《陕西日报》、《华商报》和《陕西诗词界》、《龙门》、国家《禁毒‘专刊》、《陕西公安》杂志以及《渭南日报》、《韩城日报》和今日头条、都市头条、诗路文风、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公安网、三秦网及《怡情闲话》等数十家媒体发表诗词、赋和通讯、书评等文章数百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