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汤客》
作者/清风明月
编辑/洛阳四绝

收到网友清风明月发来的一篇随感《羊肉汤》,全文如下:
洛阳小吃最出名的就是汤,那年为筹备接待中央首长,曾在洛阳驻扎了近两个月,深深的体会透了洛阳羊肉汤的精美香辣。
自到郑州后虽然也到处可见羊肉汤店,但总少了一种味道。
周末清晨的七点,弟弟发来微信在老地方见,座上他的电动车,为避开警察穿小巷走小路的跑了二十多分钟,来到东明路与农业路交汇处,一个叫函谷关的“洛阳羊肉汤馆”的店铺处,这个店面不大,乡土气息却很浓郁,有大厅还有几个包间;仰韶厅.会盟厅.人和厅等,邻里别的饭店客人都很少,唯这里是车多人多,滿锅的羊骨白汤香气四溢,片片切好的羊肉新鲜亮丽,吸引着路人的眼球,几断小葱几根香菜,沏彻一汇就是了一碗鲜美可口羊肉汤,盐巴辣椒放在餐桌上自己调拌,服务的老板娘话虽不多,给人以实诚感:“送饼一个,汤不够可添加”。
在我的小家庭里,爱人与儿子凡回洛阳第一顿饭也都是首选羊肉汤或,可能因为爱人是洛阳城人,儿子是出生洛阳吧,这是她们的乡愁。
我的小弟弟上世纪62年出生,也是生在洛阳市,这也是他的爱好,而我出生在洛阳偃师乡下,我的小吃爱好是桨面条和热豆腐。
人生也就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一个好的人生实际是过一个心景,三顿饭一张床,心中有个念想会更丰富一些。这篇写的味道满满。......
文字不多,乡情浓郁。洛阳四绝身有同感有,附和一下文字:
洛阳人对于羊肉汤情有独钟。洛阳素
有“十大汤”之美称,其中羊肉汤榜上有名。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们对汤的感情更甚。正如你和小弟坐车跑老远为一碗汤一样,洛阳人听说哪里的汤好,不惜跑几十里路去一饱口福,像当下洛阳市区的吃客开车跑三十多公里去“刘秀坟”喝铁谢羊肉汤,到陆浑水库喝“铁军羊肉汤”。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小吃的那口终生不会忘记。
北方人口味厚重,而南方人清淡。
曾经有南方客人到洛阳,主人大早上用羊肉汤款待客人,面对肥嫩飘油喷香的肉汤,客人疑惑的问:这东西能吃吗?

洛阳四面环山,处盆地,雨量少,故民间饮食多用汤类,以抵御气候干燥寒冷。不论是早上,中午或者晚上洛阳人都爱喝汤,洛阳人最自豪的国宴:水席24道,也终归是汤。所以洛阳的饮食文化浓缩来说就是一个字:汤。
在民间,洛阳人对一日三餐有不同的称谓:早饭叫“喝饭”,午饭叫“吃饭”,晚饭叫“喝汤”。
洛阳人爱喝汤的起源,现在已经难以考究。有说法是追溯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带来的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估计没有哪座城市象她一样视汤如命,一月半载不吃肉行,一天不喝汤那可要了老命了~~~一天三顿饭,顿顿不离汤,咸汤甜汤早晚搭配~洛阳人很能喝汤。有人粗略估计了一下,一天大概能喝掉一个游泳池的汤。常喝汤的人,当地俗称叫“老喝家”。洛阳有十大汤:羊肉汤、牛肉汤、狗肉汤、驴肉汤、杂肝汤、胡辣汤、豆腐汤、小碗汤、凉粉汤、粉丝汤、不翻汤、丸子汤等等...洛阳的本土小吃是汤的世界,汤的王国。汤如黄河水一样泛滥,渗透到洛阳的城市民间大街小巷,山区平原,处处是汤的身影。老洛阳人把吃饭叫“喝汤”,可见汤在洛阳的盛行,已经渗透到洛阳人骨子里了,而且物美价廉,便宜实惠,还可以免费加汤,让你喝个够,喝的疯狂,喝的忘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