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心归于平静
文/风信子
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忙忙碌碌的影子随处可见。车水马龙的街道,匆匆赶路的人,都在为了生活奔波。或许也不全是,但大都行色匆匆,无暇顾及身边经过的人。相识的,不相识的,都也不曾有深聊的时间。夜深人静时,一切渐渐归于平静,偶尔能听见狗叫的声音,也能听见呼啸而过的车声。
曾经,城市生活成为心中的热盼。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成为一种不屑,企盼早日走向城市,走向繁华,走向现代。终于,有一天走进了城市,走进了那片梦想的地方。可想而知,心情是激动的,是快乐的,有一些满足后的快感。梦想着一天融入其中,过上所谓的城市人的生活。于是,激情澎湃地加入了工作中。可以彻夜不眠,可以无所回报,就是如此参与到了这种曾经向往的环境中。这里的节奏是快,至少比老家快。不只是快,而且有时间节点。不像在老家,天不亮就出门了,太阳落山了,都看不清路了,还不见父母归来,任凭肚子在咕咕的抗议。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从年轻走向成熟,在城市里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一切都是按步就班,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是不是应该满足了,过上城市人的日子。这不是最初想要的日子吗?我不停的问自己。可答案却始终没有如此坚定。夜晚的道路霓虹灯流光溢彩,映亮了城市的夜空,看不见那轮明月。

城市的喧嚣时刻伴着左右,时间久了,觉得不再是热闹,也不再是繁华,而是烦躁不已。于是,开始想着远离喧闹,逃离城市。潜意识的东西是不可背叛的,那是心之所向,心之所求。总是想着曾经养育过自己的老家,那个称之为故乡的地方。每到闲暇之余,就会迫不及待地回到那熟悉的地方。漫步在乡间小路,繁茂的树织就遮天的幕布,盛夏的烈日也不能冲破,唯留清凉。那丝丝细雨蒙蒙,轻轻洒落密叶,沙沙作响,如天籁般的乐音伴着你,迎合你的惬意,你深深的吸一口气,足以让你迷上那份沁脾舒畅的感觉。此时,似乎天地间的一草一木,都与你相互交融,没有了距离。随手采集一份野菜,回家便是一种满足。夹一口野菜放在嘴里,满满都是乡土气息,那是故乡的味道,咀嚼出满足,也是健康的美味。曾经多么想远离的故土,曾经不屑一顾的地方,这么多年过去了,却越来越离不开她,越来越想接近她。想听她深情的诉说,听她曾经的失落……

时光如那流动的潍河的水,一刻不停的淌着。想想那拥挤的道路,烦燥的人在车里,发着各种牢骚,甚至于爆出粗口;住在高高的楼里,如那笼中的鸟,唯有自娱自乐;彻夜不眠的车,轰鸣声从未停止……所有的这些,不能刻意去想,如果做了,便是一种无言的痛。不能想像,真的不能想像失去故土的情景,至少我不想失去。或许就是这样,崇憬着的生活,当真正过上了,不一定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因为你从来没有生活过,又如何知道生活的枯燥,生存环境的喧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漠不关心,还有那些自私自利的行为。如此,是不是让你失望过?是不是你不能理解过?
斗转星移,有些事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更不可能有唯一答案。城市里生活久了,向往那份宁静。本土的生活虽然朴素了些,没有那些奢侈,没有那种豪华,但却让人忘不了,让人安静。轻盈漫步林间,听斑鸠咕咕歌唱,看野兔惊恐的眺望,草丛中踱步的野鸡,这种感觉,真的让人流连忘返。或许,人性的本质就是返璞归真。随着渐渐洗去岁月铅华,我们的心归何处,梦回何处,自然就会有了答案。
月光下一切归于平静,这份平静源于自然。倾听晨曦微微时的鸡叫,伴着几声犬吠,心里美了,梦里香甜可忆。这便是找到了心的归宿,找到了让心平静的依靠。从此,不再依恋那份曾经追逐的喧嚣,重新找回那曾迷失的不安的灵魂……
2020年7月10月

王清明,男,山东诸城人。从事印刷业,平时喜欢写作、旅游、摄影、骑行等。笔名风信子。用最普通的文字,表达最深的情感。已有数十篇诗文在纸刊和微平台发表。《作家前线》签约作家(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