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之旅-苏州
文/路喆
周庄距离苏州仅38公里,夜间行车,道路宽敞,车辆不多,几十分钟便进入苏州市区。夜幕下的苏州宁静而深邃。一路走来,路灯明亮柔和,温暖如春。路边建筑上灯光闪烁,主次分明,谦和安详。建筑物高度适中,绝无突兀之嫌,水墨画一般时浓时淡,时隐时现。行人稀少,三三两两,有说有笑,步履悠闲,恬然自得。虽是晚上,仍可见花草树木密植茂盛,生机一片。一切都象是一个刚刚吃完奶的婴儿,舒适地享受着美好的时光。粉面桃花,望之令人脱俗;眼睛一眨一眨,显得纯真无邪;小手小脚不时的舞动,彰显出无限的激情和生命力;时而轻声咿呀喃喃,仿佛诉说着这个吴中古地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苏州,古称吴。“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周君古公亶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老三季历有子“昌”,古公亶认为昌有“兴王”之才,想传位给老三,将来“历”再传“昌”,老头高瞻远瞩!老大、老二为避嫌,主动出走来到当时的“荆蛮之地”,受此地人拥护建“匀(勾)吴”国,“吴”由此而来。但当时都城并不在苏州,后世吴王寿梦才迁都于此,但已无遗址可寻。春秋时伍子胥被楚平王迫害追杀,过韶关一夜白头逃到吴国,为报父仇助阖闾登上王位随受重用,阖闾命伍子胥在此地建“阖闾”大城,后更名“姑苏”,这才有现在的苏州。“姑苏”之“姑”,系吴语发音词,无实际意义。“苏”是指城西南有山,因阖闾曾在此山建“姑苏台”而名“姑苏山”。后越王勾践灭吴,越国迁都于姑苏。秦设会稽郡、吴县、吴州,隋改吴州为“苏州”,沿用至今。另有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历史纷繁复杂,来历各有千秋,不再一一列举。
现有苏州城就是在原阖闾城旧址上不断拓展、修建形成的,旧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城内外河道“三纵三横一环”,形成“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历史文化名城格局。“一环”就是苏州城之护城河。护城河是古城建设时人工开挖,出城与运河相连,总长47公里,时宽时窄,时深时浅,迄今仍可容游船等小型船只通航。
从码头上船,沿顺时针方向前行,左手是苏州新城,右手就是苏州古城。夜色苏州,终于通过这一条古老的护城河而得以展现妩媚!沿途彩灯迷离,河道两边,从水边花草、岸边游廊、小憩凉亭、路边树木,直至岸上大街对侧的建筑,还有河道上不时出现的各式各样的小桥均被披上盛装,各色灯光交相辉映,异彩纷呈。仿古游船缓缓而行,使你一下子找到了“人在画中游”的切身感受。紧挨水边为纪念古代拉船的“纤夫”而修了一条窄窄的“纤夫路”,路上隔不远便会有一两个黑色的人形雕塑,都是赤脚坦胸,弓背前行,青筋暴突,非常吃力!我极力拥护这种不忘历史的实际行动。苏州自古是水乡泽国,桥梁众多,单护城河上就有景德桥、姑胥桥、东吴桥、相门桥等一二十座之多,每座桥就是一个传说、一段故事、一部历史,其中一座现代而建的“人民桥”的桥墩上用16幅精美浮雕,把苏州二千五百年以来的历史人文故事大致做了一个概括,这也是苏州人“不忘历史”的体现吧。
沿途经过了曹雪芹笔下“林黛玉”的所谓老家故居,林妹妹本就是文学人物,竟然还有“故居”?不知是真是假。但名满天下的江南大才子唐伯虎的故居是存在的。唐伯虎名寅,诗书画俱精,据说一生放荡不羁,但后期生活凄惨。年轻时府试第一“秀才”,乡试第一中“解元”,但到会试时因迷迷糊糊给人做了枪手而被捕入狱,“会试泄题案”后谪往浙江为小吏,但耻不就任。此时,第一任妻子亡故,第二个老婆跟人跑了,毫不懊恼。后娶了自己的一个“粉丝”苏州名妓“沈九娘”为妻。后人不忍这样的才子会厄运叠加,于是,于是在许多的文学作品和传说中总共替他找了“九”个老婆,有名的《三笑》、《唐伯虎点秋香》就由此而来。这是文人的穿凿,也是后人怀念这位江南才子的独特方式。唐伯虎厌倦城里的嘈杂生活,36岁时买下了桃花坞作为别墅,并最终终老此地。才子在桃花坞建桃花庵,遍种桃树,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摘”桃花换酒钱,实际上可能是“画”桃花换酒钱。超凡脱俗之性格可见一斑。
游船上戴眼镜的中年男性导游极其风趣,不时介绍沿岸风情传说,又教游客说苏州话,气氛热烈。时而穿插苏州美女怀抱琵琶,坐在船头,演唱的苏州评弹。红灯高挂,琴弦悠扬,小船悠悠,美不胜收。可惜,我只听懂了三个字:“呆(太)吴(湖)美”,虽不知所云,但音律优美,韵味十足。上岸已是深夜十点左右,但岸上依然灯火朦胧,游人密密匝匝,有一拨游客是为了专门等我们这个船头为龙头的“乾隆”号游船的,纷纷拥上船头,抢占座位。码头上鬼市繁华,地摊遍布,闹闹嚷嚷,不断有人放飞“心愿灯”。心愿灯就是“孔明灯”,其实是用各色软纸制作,下部用竹子或铁丝拉成十字架,在交叉点上放置燃料,点燃后靠热气的动力冉冉升空,许一个心愿,让这个灯“上天言好事”。红黄蓝绿,各色不一,各有各的心愿,各有各的心声。这种习俗古来就有,我也默默祝福,祝所有美好的心愿都能成为现实。之后便回宾馆休息,因不善吃米,却顿顿吃米,肚子已感不适,和同屋的南阳来的李主任各喝了两小瓶二锅头后蒙头大睡。
次日已是10月19日,晨6:30起床,饭后驱车来到苏州园林的典范之一的留园。关于苏州园林需要说的太多了,苏州籍的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作《苏州园林》一文,收入人教版的初三教材中,对苏州园林做了整体的介绍和高度的评价。我们今天游的留园,其实是刘园,是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是四大园林之一。始建于明代,清代为刘姓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易主,新主人不姓刘,于是始称留园。苏州人文荟萃之地,自东晋以来外出做官经商者众,他们在外地挣了钱,就回老家置地盖房子,然后精心打扮,相互攀比,整得和皇帝老儿的御花园一般。这样人员众多,境界不一,但使劲往好了修的目标是一致的,千年积累,形成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历史格局。
留园的沿街门脸很不起眼,一溜粉墙黛瓦的高墙和几间嵴房而已,但进入留园却别有洞天。奇思妙想、巧夺天工、造型奇特、布局合理,身临其境,才感到这些赞誉均不为过。留园面积不大,约30亩。给人的印象第一是石头多,有名的都是太湖石,或立或卧,天然而成,以“瘦、皱、漏、透”为美,留园的镇园之宝“冠云峰”就是,形态婀娜,高大威猛,仪态万千。第二是树木多。或粗壮参天,或虬枝攀岩,或匍匐膝上,高高低低,片片簇簇,一年四季,红绿相间。石随树设,树随石生,相依相伴,千年如一。间或有一荷塘,游廊曲折,小船游弋,睡莲静卧,鸳鸯戏水。时而有间小屋,纱窗轻幔,琴声悠扬,一苏州美女,着古装、抚古琴、吟古曲,古色古香。或在一小戏台上,一男一女,琵琶声脆,苏州评弹,韵味悠长。此时此地,唱的什么,听没听懂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这个园林、体验了这种氛围、感受了这种意境。

从留园出来,驱车几分钟便到了“姑苏城外寒山寺”,一直以为寒山寺是寒“山”上建的寺,其实,寒山是人名,又名寒山子,是唐代的一个和尚文人,擅长诗词文章,留有《寒山子诗集》诗300余首。寒山寺始建于南北朝时南朝的梁天监年间,因寒山曾在此修行并使寺院发扬光大,故改名为“寒山寺”。因屡经战乱,时建时毁,现在的建筑是清末重建的。寒山寺的出名却是张继的功劳,传说唐代诗人张继赴京赶考落第返回时,途经寒山寺,夜泊客船,惆怅难眠,听到寺内钟声,有感而发,写下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使寒山寺一下子名扬天下。此诗在日本也几乎家喻户晓,被收入课文,现在寺内存有日本人清末赠送的铜钟。“江枫渔火”之“江”、“枫”,是寒山寺门前古运河上的两座桥的名字,即“江桥”和“枫桥”,枫桥就位于寒山寺门口。许多人误读以为“江枫”是“江风”,即江上的风;或“江枫”乃“江边的枫叶”,此是谬误。寒山寺规模不大,此时正值上午十时许,游人众多。步入其中,房舍众多、井然有序,小路蜿蜒、曲径通幽,香烟袅绕、梵音声声。藏经楼南侧,就是钟楼,六角形重檐亭阁,内置大钟,但已非“夜半钟声”之大钟,乃清光绪年间所造,一人多高,三人合抱,重达两吨,据说钟声宏亮。但我却无缘听到,因为撞钟是要分时候的,每年除夕之夜,寒山寺一百零八响钟声敲响辞旧迎新、祈祷平安。不时有各地的善男信女,匍匐在地,双手合十,念念有声,极为虔诚。我虽不信佛,但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小心翼翼,步履缓慢,从后门“蹭”了出去。

中餐过后,杨导带我们去了一家“珍珠馆”。苏州位于太湖之滨,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其中大部分在苏州境内,优质的太湖水,培养出优质的淡水珍珠—太湖珍珠,同时也孕育了无数的苏州美女。太湖珠不但是珍贵的装饰品,又是贵重的药材,而且具有养颜的功效,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就是用太湖珠粉来滋润她那张老脸,功效显著。不管怎么说,苏州美女是很有名的。前文《华东纪行3—南京》中提到的“秦淮八艳”中的董小宛、李香君就是苏州人,古代皇帝的后宫佳丽,现代大型演出的美女演员,苏州美女居多,演艺明星刘嘉玲、李玲玉、韩雪等都是苏州的。前两年有网上传言说苏州男人是“苏州小男人”,引发了一段口水战。我想,这个称呼不应该含有恶意,并不是说苏州男人小气,而是为了突出苏州美女的美。你想,家有仙女一样的美女娇妻,谁舍得让她干家务?于是买菜、做饭、刷碗、洗衣等的家务劳动,统统要男人来做,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男人在女人面前如此“缺钙”,自然就叫“小男人”。哈哈哈,一家之言,不知我的分析对否?实际上苏州男人也是很优秀的。敬业爱家、才华横溢、温文尔雅、涵养较好,爱美女、爱老婆、爱美女老婆,这有什么错?我们在珍珠馆见到却是一个资深美女,已经64岁了,脸上不见皱纹,红唇白牙,肤如凝脂,头发乌黑,亭亭玉立,谈吐不俗,怎么看也不会超过40岁!而且,依稀当年的花容月貌,风姿卓约。自己介绍,就是经常接触珍珠、服用珍珠粉、使用珍珠粉制成的化妆品的功效。我真的惊讶于苏州的美女,真的惊讶于苏州的水土,真的惊讶于苏州的太湖珍珠。
从珍珠馆出来,便驱车前行,告别苏州,去感受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繁荣和奢华。
作者简介:路喆,网名天天向上,河南省新野县人,现供职于河南省唐河县人大常委会。爱诗文、勤耕耘、伴美酒、平常心,偶有诗词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