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生死相依的发小之情(外一篇)
李善清

这虽说算不得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也是件事关乡亲情亲人情发小请,让人难以忘怀的,惊动老洪五的经历。由于出事过程我因大脑受伤短暂的失忆,事情基本是由家人和发小事后告诉我的。
那是1969年夏季天气十分炎热的一天。我们这些下学待业的少年,成了天天纠缠在一起的球友。这天我们打完篮球,一起乘矿上绿皮小电车从洪五去洪山矿务局凉水池游泳冲凉。回来挤上电车,因人多我挤在最后一节车厢,手把着门上的横槛,身子自然暴露在车厢外。车快到洪五,在道口村一段,因车驶得飞快。路边一根电线杆离车轨很近,当我乘坐的最后一节车厢驶过时,我被电线杆猛的撞下,身子随着翻滚。此时发小们大声急呼,驾电车的司乘慢慢停了下来。我已被翻卷在车下,满头滿脸血迹,直挺挺地横躺在车轨中间。也幸亏是最后一节车厢,才未被碾压在车轮下。这时球友们慌了手脚,小心安顿着我。此刻一位转业军人,懂得急救知识,俯蹲在我身边,频频活动着我的腿和胳膊。因我昏迷,手脚己硬,时间一长会没命的。那时候没有电话,等我手脚软活,大伙把我小心抬进电车厢,电车飞驰向二立井终点站驶去。我的大弟弟飞快跑回家,喊着我母亲向二立井跑去。洪五离二立井三里多路,后来听母亲说她都急得不知是怎么跑到二立井的。二立井卫生所的大夫和母亲、大弟乘救护车,向远在洪山的矿务局医院飞驰而去。因我家在洪五的几个分会都住过,父母和邻里都很好,我自小也多少懂得礼貌。此消息在洪五一下炸开了,邻里的叔叔阿姨们也都不放心,急得不行!
幸运的是接诊的是矿务局医院外科最知名的大夫王裕民,手术很成功。住院大约半月时间,母亲和大弟悉心照料,发小们多次去医院看望我。我也能正常生活,可惜的是这段时间大脑一片空白,这大概就是医学上说的失忆吧。
后来出了院,那时家住五分会的平房,门前扎的南瓜架,有一天雨后雨点打着南瓜架的滴答声,我才一下恢复了记忆。第一件事就是母亲领着我去二立井单身宿舍去感谢那位救命的转业军人,只可惜没记住这位转业军人的名字,这也成为我的一大遗憾。
随着身体的恢复,我能话动了,只是手脚还不方便。闲不住的我也时时去打篮球,球友发小们对我也特别照顾,小心不撞着我。后来去淄川参加了工作,来招工的负责人在厂里介绍过我的情况,厂保健站的大夫凡对脑神经好的药都给我留着,食堂买猪头做菜,猪脑都做熟了照顾我,据说猪身上吃啥补啥。
几十年过去了,直到这次建《老洪五人》群,群主德强第一句话就问我那次负伤有没有留下后遗症,住院时他就几次去看过我。洪五的发小们虽随着参加工作各奔东西,可他们见了我弟弟妹妹也时常问起我。殷殷家乡情发小情可見一斑。
感谢洪五的老一辈,感谢洪五的老乡们,感谢洪五的发小们!更加感谢那位有救命之恩現在不知在哪里的转业军人!洪五不仅是我的第二故乡,更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地方!
2020.7.9

在家读报留影
之二: 戏说看大戏听说书
年龄大的老洪五人大都还记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洪山矿校到东边的锦川河是一条大道。道的西段,路南是用高梁秸建的简易戏院子,戏院是东西向。
院北是偌大的场地,场地间有附近农民卖菜的、卖粮的、卖水果的、卖杂物的。有从外地来玩把戏的、卖狗皮膏药的、有摆个地摊给你拔牙镶牙的。路北是个大洼地,样子象个小盆地,这里基本是个说书的专用场地。一到下午时辰,洼地里站着的坐着的蹲着的围满了人,说书的架子鼓在人群中间一支,人一站,那样子倒真是众星捧月。南边大戏院,北边说书场,这真是应了那句‘’说书唱戏‘’了。 这东西大道的西半段,基本是洪五人的集散地,天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声沸腾,这也算得老洪五的一幅‘’清明上河图‘’。
先说唱戏。一到晚上吃完饭,人们陆陆续续向戏院涌去。戏院门口,灯光下卖瓜子的,卖水果的,卖烟卷的比比皆是。人们拿着票依次通过检票员,那时剧场内是一拉溜的长木座位,没有座号。我们这些顽童一是捡捡票员不谨丢弃的废票;一是抠开高梁秸的围墙进入戏院。外地剧团轮流来演出,有京剧团,评剧团,吕剧团等,演出的大都是传统剧目。剧团都是正规剧团,台上唱念作打,一招一式,有声有色。剧情大都是除暴安良、劝善惩恶、忠君爰国、保民御敌的。每每剧情到了高潮处,戏院内一片火爆掌声。而人们特别喜爱的是淄博特色剧五音戏,也叫肘鼓子。剧种己有300多年的历史,曾两度进京演出,现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目有《墙头记》《姊妹易嫁》《王小赶脚》《二子争父》《王定保借当》……,特别受到老年人的青睐。那时没有多少文化活动,晚上又没有电视,看大戏成为老洪五人和附近村民的一道精神文化大餐。
再说听说书。一到下午,道北的大洼地里就布满了人。没上班的,下了班的,放了学的,当然也有附近闲散的村民。说大鼓书在洼地中心一站,鼓槌一敲便说将起来。随着抑仰顿错的声调,随着书中情节的起伏,人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什么《金鞭记》《杨家将》《隋唐演义》《说岳全传》《七侠五义》……。人们为忠臣孝子和侠胆義士而欢呼,为奸臣贼子和无義小人而愤慨,为英雄落难而流泪。每到情节热闹处,随着说书人鼓槌一停,一句‘’且听下回分解‘’,开始收钱。我家是听说书迷家,父亲、大弟和我,只要有空都不会拉下。这时明知说书人不会向小孩要钱,我们也早着一点离开,等开场再悄悄转回。我有个头痛小毛病,不管怎么疼,也一直等到听完,好几次疼得回家都吐了,依然初心不改。记得有一位说书的一边用脚蹬着敲鼓,一边拉着二胡,边唱边说,我煞是喜欢,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直到洼地后来填平,建起了洪山矿小教室,我的听说书的生活才嘎然而止。
现在回想起来,听说书,看大戏,在精神生活并不丰富的情况下,这己成了老洪五人精神领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作为煤矿工人,他们生活艰苦,生产条件惨烈。一天二十四小时,大部分时间在黑暗中(早班二班井下和晚上,夜班白天是在睡梦中)度过,近十二个小时是在寒冷和阴暗中度过,可是他们却把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光和热,给了这个世界。他们精神生活又如此不丰富,在当时只看大戏和听说书这简单的精神生活大餐,就是在这两精神生活大餐中,他们继承了伟大的中国文化传统,陶冶了高尚的精神,锻炼了更加坚强的性格。我们也从老一辈身上,和这简单的文化传统中,懂得忠孝信悌,礼义廉耻。使我们先进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020.7.15

旅游留影

旅游留影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