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社会的乘客】
文/尹文举

贵州公交坠湖事件已向社会公布,有关方面通过调查对事件作了定性,公交司机张某“为制造影响,针对不特定人群实施的危害公共安全个人极端犯罪”。致使21条生命无辜丧生,让人痛心。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张某刚家庭不幸福,生活不如意,觉得活着累,他想死,便拉着一车人去死。这就是同事和邻居眼里的一个所谓“好人",反社会把恶意投向善良的可恨之处。
天生没有坏人,只有慢慢变坏的好人。
调查通报对公交司机张某刚定性为"报复社会″。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他为什么要报复社会?
是社会对他不起吗?
有句古话说,当灾难发生时,之前就已经有了99次预兆。
张某报复社会之前又有什么预兆?
通报称:2016年离婚的张某刚常感家庭不幸福,生活不如意,对拆迁极度不满。
我就想问,张某刚老宅当天是否遭拆迁,又是否看到家俱被埋于废墟,进入遭阻拦?
通报又称:并无强拆,而是早已达成协议;当天并无拆迁,而是告知拆迁。
我们就相信最权威的通报,即就是这样,他唯一的公房要被拆迁,补偿款又买不到新房,申请公租房又被拒,总不能去住桥洞吧?!
所以他不满、他发泄、他厌世、他觉得这世界待他不公。
拆迁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张某刚心理扭曲,为了宣泄,他把不满情绪发泄给了20个无辜的生命,并且还有5个是学生,于情于理怎么也不能容忍。
强者欺负弱者,弱者发愤则向更弱者。
张某刚心理变态、扭曲,利用20个无辜的生命作陪葬,实乃可恶,且十恶不赦。
在我们谴责他的同时,也应该问问这又是为什么?
他为什么想死?
而又为什么死?
他报复社会,而我们的社会怎么了?
他病了,我们的社会健康吗?
这些都应该反思,遇事应从多方面找原因,防微杜渐,避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张某刚。
因为社会是一辆车,我们都是车的乘客。

个人简介

尹文举,网名:伊若轩阳,定西安定人,1961年生人,农民,曾当过村文书,一度遇贬忍辱,“闭门读闲书,不闻窗外事”,由此热衷于文学爱好,喜欢业余写作,曾在“感恩母校征文”发表《母校如歌》获二等奖。作品亦散见于《陇中文苑》《黄河文风苑》《世界作家文集》《读者美刊》《西部书坛》和《诗艺花园》《陇上风情》及网络文学平台等,"都市头条″亦有自己的创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