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知青的第二故乡(之二)
作者:赵玲玲
玲玲诗《七绝• 纪念房东爷爷》云:
一瓣心香追往事,同锅热炕四春秋。
纸钱今日化飞蝶,良善诚真爱独留。
许建民当年住的房东姚秀爷爷,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从辽宁省移民来北大荒,当年爷爷六十岁,有二个儿子。
如今只剩孙子辈的人了。
想起爷爷一家在极困难的情况下对知青的关心、体贴的细微处,令人心中升腾温暖与感动。
在那困难的年代里,他家还没过上温饱日子,但遇有什么好吃的先让知青尝;农忙时节,知青拖拉机耕地加班,他一定要等他们回来,才放心睡觉;看小许冬天棉衣不夠厚实,叫媳妇把知青的军用被子改成棉裤让小许穿;冬天要把炕燒得热热的;那时还没电,大爷把油灯柠得亮亮的让小许看书……,
爷爷去世,许建民在县城中学了,没送上最后一程遗憾多年。今天由爷爷的孙子领路,去坟上祭奠,了却相思之苦。
留在知青们心中难以忘怀又最值得回味的,还是老乡们们纯真朴实,宽厚善良的品质。

看完许建民讲述的爷爷故事,学友仁甫不禁也拿起笔,凑了几句,附录如下:
黑土地里的爷爷
白天从黑夜里诞生
黑夜又从白天中死亡
循环往复的生存法则
让黑土地上的爷爷又度过了几十年
您在黑夜
而我在白天
您把冬天的漫天雪花
变成柳下的
一缕清风
一丝阳光
一个信念
村里的鱼池在您手里
成了知青的美味
您饿急的肚子
仍然把唯一的半碗
喂养给迷茫懵懂的希望
为了未来
您把油灯拧到最亮
为了正在长着的身体
您把被子拆了
做成了棉衣棉裤
抵御那零下三十度的严寒
您坚毅的脸庞
在黑色的夜晚
等待着回家的月亮
您粗糙的双手
有着崇山峻岭的威严
您疲惫不堪的双腿
丈量着大地的雨霖和春天的甘甜
累了
累了
终于回到您自己的大自然
几十年后
几袋干果几个酒杯
潸潸的泪
还有点燃的缕缕青烟
我看见了
无言的手
指着群山大海
黑色的额头
闪烁着星空里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