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故事:“苍山圣母”三皇姑
文图/吕锦芳
题记:奶奶已经离开很多年了,可奶奶的音容笑貌常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常常有种错觉,觉得她还像从前那样关心着我,在我笑时默默地含笑看着,在我哭时轻轻地帮我擦眼泪。
奶奶是很传统的农村妇人,没进过学堂没拿过笔,可我觉得不识字的奶奶比一些一肚子墨水的人要通情达理的多,而奶奶最大的优点就是她勤快、节俭、内敛、和善、智慧。
对于儿时的我来说,奶奶是我最亲近的人,因为爷爷是当地的“能工巧匠”常年在外务工。父亲和母亲在外地工作,因此,陪伴和照顾我最多的一直是奶奶,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奶奶,我最爱的人也是奶奶。
奶奶还是个故事“喽子”,经常给我们(叔伯兄弟姐妹众)讲公主王子、嫦娥后羿、董永七仙女。讲民间故事、讲戏文…把仁仪礼智和真善美惯穿其中,教我们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做个好人。记得那是一个美丽的夏夜,吃过晚饭我们一起在夜空下乘凉、看星星、听奶奶讲故事。那是一个美而神奇的的故事,至今难以忘怀。当时,奶奶摇着蒲扇给我们讲了一个“苍山圣母”三皇姑在我们村(蒋家村)修炼的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不知哪朝哪代有一个国王是妙庄王,妙庄王膝下无子,只有三个女儿:长女妙颜、次女妙音、三女儿叫妙善,因妙善出生于王室,故称“皇姑”,又因其排行第三,故又被称为“三皇姑”。三皇姑初生之时,五彩祥云环列王宫上空,传说当年正宫娘娘梦花怀孕,于农历二月十九生下一白胖女婴,取妙相善行之意,叫妙善。三皇姑生性聪明伶俐,她幼年时就能吟诗作赋,十三岁时就出落得亭亭玉立。她不学描龙绣凤,而在宫中秘修禅。庄王没有太子,只有妙善三个姐妹。三女长大成人,妙颜、妙音都招了驸马,享起了荣华富贵。庄王为了讨好邻国的国王,就将十六岁的三女儿许配其太子,以继承大业。三皇姑宁死不从。妙庄王劝说不了,就想法刁难妙善,接连出了三道难题:一是一夜之间分拣完三石黄沙麦,二是一夜之间将三石小麦磨成面,三是一夜之间浇开后宫园百花齐放。得到天神、土地、百花仙子和神鸟帮助,一样也没有难住妙善皇姑。继而,妙庄王听信谗言,将妙善贬入寒宫。她一连几天水米不进,容颜憔悴。王后心疼女儿,悄悄放她出去逃生。
三皇姑打扮成村姑模样夜逃皇宫辗转前行,于九月十九日来到了白佛村白雀庵,﹙位于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马庄﹚皈依了佛门。消息传到宫里,不久被庄王知晓,派人三番五次逼她回宫,她执意不回。妙庄王又给老尼师下了一道秘旨,要事事磨难三皇姑,以使其回心转意。三皇姑天天挑水、推磨、捣米、做饭、打柴、敲钟,受尽磨难,但矢志不渝。
白雀庵西南侧白佛寺内有个黄龙和尚,趁三皇姑外出打柴时,酸言淫词调戏,尽管三皇姑不理,但仍被造谣说她不守清规戒律。谣言传至皇宫,妙庄王下旨火焚白雀庵。霎时间白雀庵浓烟滚滚,烈焰腾腾,五百僧尼冤魂升天。玉皇大帝得知,派太白金星用通天避火绳搭救三皇姑脱离火海。三皇姑被救出后,决心到太行山修炼。来到邢台地界双楼村歇脚时,将灌进鞋里的泥土倒了倒,平地立刻从南到北隆起三座山,老百姓叫它“三台山”(今尧山)。为避妙庄王,三皇姑于农历九月十八西走太行山。行至井陉方岭见一座山,细细观望并坐下试验……山体太软。无奈继续往西南行走。走到西柏山在一山崖上(今灵云祠)住了一百天(古西柏山也叫柏山崖)看看不行又往前行,途经北、南障城来到了我们蒋家村。她观察了一下地形,抬头看见了南山的“洞滨山”(原名“棚草峖”传说八仙中的吕洞滨和韩信子在此山的山洞中下棋、聊天,古此改为洞滨山),爬到山根一看,山体下面是一条土龙(一片土咯梁)转身来到“蚍蜉沟”沟口扭头瞧见两条龙身(山体)一左一右分别盘山而上,左边的龙头为“龙头垴”,右边的龙头是“老架山”,两条龙遥遥相望的是“宝珠”洞滨山(称二龙戏珠)“太理想了”三皇姑深深的出了口气,“总算找到了最佳修炼的地儿”。可再用心观望:山,还是偏低。她,伤心了!她,绝望了!!她,哭天哭地哭神灵!!!……哭声惊动了两位大仙,问明原由,被三皇姑的执着所感动,他俩共同发功为三皇姑修炼尽力。筎!筎!山,在一点一点往上升,然而,正在山高升中间鸡确叫了,更不巧的是有一怀孕妇女揣了个尿盔正好看见“龙头垴”在长,她大声呐喊着家人和邻居快起来看山长,同时一不小心把尿盔摔成几辦,尿,洒了一地,还溅到了…仙气——被冲掉了,神仙调头而去…此时,无法形容的三皇姑一屁股坐在龙头上,不经意把龙头坐成了平地(昔日的“龙头垴”变为今天的“平顶垴”),继而双腿跪地仰望苍天欲哭无泪,结果一个咯丁盖(膝盖)跪了个“大棚”一个咯丁盖(膝盖)跪了个“小棚”。三皇姑从地上慢慢爬起,气恨难消,用手一拔拔起了个抱锅(锣锅)山(也叫疙瘩山)。她狠狠一跺脚蹬了个大凹垴。接着她默默收拾好行囊一步三回头的走到了洞滨山右下侧的“龙王庙”庙门前的一个很大的光亮石片上(一整块大石头且光滑平整像石板),把随身携带的针线卜罗、衣服、拢子(梳子)放在了上面,伤心欲绝的她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叭达叭达的掉了下来。接着她移步庙里与龙王爷话别。此时庙前出现了一股红光、一片红云。红光里裹着天神,天神招手让三皇姑站到红云上,天神一挥手,红云跟随红光飘到了苍岩山。至今石板上还留有明显的针线卜罗、衣服、拢子{梳子}和泪点痕迹。当地的老百姓为三皇姑在我们村修炼编了一个顺口溜:一屁股坐{墩}了个平顶垴;一咯丁盖跪了个大小棚;一跺脚蹬了个大凹垴; 一手拔起了个抱锅山……在我们听的如痴如醉时,奶奶说:“孩子们,故事就讲到这儿吧,我赶紧去推推〈碾〉那点儿王绞面。”“不行,奶奶,还往下给我们讲讲三皇姑在苍岩山修炼的故事吧?!”我们几乎用央求的口气异口同声的求奶奶继续讲下去。“好吧小兔子们(奶奶高兴时就叫我们“小兔子”),你们都用针缝住嘴巴,别吃饭了啊! 好,我再给你们讲讲三皇姑在苍岩山的故事。
历经磨难来到苍岩山下的三皇姑看中了苍岩山南山,同时道士志公也看上这里。因佛道不能同居一山,道士就说:“咱们第二天看谁先爬到山顶,谁就占此山。”第二天,三皇姑眺望崇山峻岭和满山白檀树根本无法上山,她放声恸哭,
惊动了玉皇大帝即派天神王灵官用“赶山鞭”一鞭打了个“创”(一道沟,后人砌成现在的台阶、拉了两边的铁链),又让太白金星派了一只斑斓猛虎驮着一只猴子到此,卧在公主面前。小猴跳过来,拉公主上虎背。此时不知从那里飞来一群喜鹊围着三皇姑转了三圈然后搭成了一座壮观的喜鹊桥,由猴子引路。遇悬崖猛虎登山,遇断壁喜鹊搭桥。也就是说:猴仙引路、喜鹊搭桥、跨虎登山占据此山。在行进中白檀树将三皇姑罗裙刮破,她非常生气,说白檀树乘人之危欺凌她,有朝一日要“扒其皮,抽其筋,掏其心”。当三皇姑得道后,白檀树相当羞愧当时对她的不敬,自然变的无皮无心。(“白檀树”檀林如海,檀树树根裸露,盘抱巨石,没皮没心,奇姿异态,有的形似鸳鸯、有的形似盘龙、有的形似卧虎…许多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最古老的有千年的树龄,为檀树之王,树枝延伸周围几米,其树干中空能容一人在树内休息,令人叹为观止。大大小小的檀树布满苍岩山涧,远看檀林如海,遮天蔽日,实为避暑的绝好去处)
上的山来,三皇姑惊呆了:一把威风凛凛的日月大刀竖(插)在了眼前——原来关公已先一步占了此山…她头脑一片空白仰望苍天俯瞰大地茫茫然而不知所以然…这时只听围在她身边的喜鹊说:“要想此山留,绣鞋土中埋”。她心领神会立即脱下一双绣鞋,两手用力拔起大刀迅速把绣鞋埋在土里,再将大刀插在上面…关公理所应当和三皇姑理论开了先来后到的问题:“我有大刀竖此为证”!“那你拔刀一看”,三皇姑胸有成竹。关公拔刀一看一双绣鞋呈在眼前。他什么都清楚了:“好男不跟女斗”关公说完转身下山。“慢走,苍岩山上永远给您留有一蛀香”(苍岩山关公庙至今香火旺盛;为感谢猴虎相助之力,三皇姑特意修了“猴仙庙”和“老虎洞”;农历三月三开庙门香客们还洒粮食喂搭桥的喜鹊)。三皇姑登上苍岩山巅,住下来潜心修炼,日日净手焚香礼佛,虔心悟道。转眼九年,于农历六月十九修成了日赴千坛,眼观万里的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当地人建庙修塔,并尊奉她为“苍山圣母”三皇姑。苍岩山百姓染瘟疫,三皇姑为百姓治病不辞辛苦,感动上天。仙人送她一颗柏树的籽粒来治病,那柏树籽迅速在山顶长成一颗大树。三皇姑用柏籽治愈了乡亲们的瘟疫。后来满山的山顶都长出了柏树,且所有的柏树都朝着公主祠的方向生长。(上万棵千年生的崖柏、沙柏、香柏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千姿百态,无论矗立、侧出、倒悬,不分南北东西,都朝着南阳公主祠的方向生长。)
妙庄王火焚白雀庵,气病了国母,自己也造了孽。整天神智恍惚,恶梦频繁,遭恶报患了一种怪病——人面疮。这个疮同时长在了双膝盖和肚子上并有鼻子、眼、嘴,像一个人的脸,称为“人面疮”。这个“人面疮”王哭它哭;王笑它笑;王吃它吃;王喝它喝;王喊它喊;王叫它叫。得了人面疮之后,妙庄王疼痛难忍,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几天就瘦得不像样子。皇宫里派出人四处请名医,但名医们也束手无策。妙庄王疼得一天比一天厉害,眼看就要不行了。 这时八仙中的铁拐李化作慈善的白胡子老先生走进皇宫,把他们一家人都叫到妙庄王的床前说,“妙庄王得的是罕见的人面疮,毒气很厉害,非常迅猛,现在快要攻心了,如果再不治疗的话就来不及了。”说到这时,这位老先生说他可以开一幅药方子,只要他们按照药方抓药,就能治好妙庄王的病,不过就是药方子实在是难求,必须要用儿女的两只眼睛和两只手作药引子,再加上这些药经过煎熬后一起服下,最起码能够保住性命。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这位老先生把开出的药方子放到妙庄王床前离开了。疼痛难忍的妙庄王立刻让皇后将两个女儿叫到床前,说明原由两个女儿你看我,我看你,妙庄王在一边疼痛难忍,一个劲儿叹气。皇后看看妙庄王,看看两个女儿,直掉眼泪。这时,大皇姑开口说孩子在家不放心要回婆家看孩子,再说了手眼为活,人,要是没了手眼那怎么活呢?说完转身就走了;二皇姑看到姐姐走了,就说孩子太小基本上没离开家过,在外面不能长待,说完抱起孩子也走了。
就在庄王病入膏肓之时,门官通报:“三皇姑回来了,请求献眼手为父治病。三皇姑回到自己昔日的绣楼后让宫女叫来御医和侍卫,命令侍卫将自己捆绑在柱子上,挖下她的双眼、剁下她的双手。御医和侍卫吓得跪在地上,在三皇姑的一再命令下,御医流着泪挖出了她的双眼,剁下了她的双手。三皇姑早疼得昏死过去,任凭御医为她止血、包扎。御医忙完三皇姑之后,急忙用托盘装了三皇姑的双眼和双手来到妙庄王面前的一刹那他和“人面疮”立刻被吓死过去。而后“疮”死了,王醒了(病好了)。妙庄王激动加惊吓过度哆哆嗦嗦的本想说:“封我儿全手全眼”结果说成了“封我儿千手千眼”!!!帝王都是金口玉言,话音刚落,天地一时光芒四射,三皇姑果然长出了千手千眼。妙善之孝心感动天地,功德圆满,得道之际,化作观世音菩萨之相,白日飞升。从此,名刹寺院就添了尊端庄慈祥的“千手千眼”观音,“千眼遍观世界不平事,千手遍护受苦受难的庶民百姓”。
奶奶的“苍山圣母”三皇姑讲完了。我们几个兔宝宝们不约而同双手托腮,深深的沉在了故事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