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望天山的老兵——陈俊贵
作者/时差先生
朗诵/和子妈妈
一身朴素的军装,
一句生命铮铮的誓言。
在天山,
在独库公路,
在乔尔玛,
守望。
守望,
一百六十八座坟茔,
一条冰雪天路。
三十个年头了,
他,
心比金坚,
他,
义薄云天,
他,
用信念,
去铸就一座路魂的丰碑 !

今年五月,我去那拉提旅行。回来时穿过雪域天山,经过山路十八弯的层层盘旋,终于见到了处在217国道旁边的乔尔玛烈士陵园。
乔尔玛,一朵圣洁的云山。位处新疆尼勒克县30公里的地方,东临独库公路,西靠唐布拉大草原,连接南北疆,是进入伊犁大草原的出口,风景优美。乔尔玛烈士陵园就在天山公路与伊乔公路的交汇处。陵园内有一座纪念碑赫然在目,上面刻着:为独库公路工程献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旁边是老兵驿站和展览厅,在院内我买了花去纪念碑前默哀致献。之后来到展览厅,看到了我们尊敬的陈俊贵老先生,他正在给游客们作讲解。

陈俊贵,东北辽宁人。1979年随部队来到新疆参加独库公路的建设,当时是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关于“搞活天山”的号召。于1980年4月8日在班长郑林书的带领下,来到天山深处的独库路段。那一天,由于下起了暴风雪,战士们重重受阻,生死关头班长郑林书把最后一个馒头交给了年轻的陈俊贵,并嘱托说,你年轻坚持住,如果有机会请你到我老家看一下我的父母。为了这一句嘱托,陈俊贵一诺千金坚持三十年而且还要坚持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在这三十年里,陈俊贵每天都要来到墓地为牺牲的班长和战友们烧上纸钱,或洒上一杯酒或说上几句话。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极其艰苦。陈俊贵说,那时在新疆一年比一年苦,当时连住的房子都没有,只有住土筑的窝子或打一个草棚或者帐篷。2005年9月,经过朋友的一些联系,他终于找到了班长郑林书的老家的地址,当时他就连夜坐上火车南下来到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马石河村。

后来他决定和妻子一起来到天山为班长和战友们守坟,为168名烈士守坟。于是他放弃了县城的工作,和妻子一起来到天山,一守就是三十年。在这些坟茔里,陈俊贵说牺牲的战友年龄最大的有57岁,最小的只有18岁。
…………

“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竖起的路”这是乔尔玛烈士陵园里一块石碑上刻写的一句话。30年前为了修筑横跨天山的独库公路,中国人民解放军00219部队浴血奋战十余载,168位战士英勇牺牲,血肉铸就天山路,血泪融成天山水,英灵永存!

陈俊贵,只因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的誓言。他守护天山,守护乔尔玛烈士陵园三十年,感动了中国!2012年4月,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亲自到乔尔玛看望陈俊贵,2014年他荣获感动中国代表人物的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颁奖词上这样写着:只为风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陣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崢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向您致敬!陈俊贵先生。
一个守望天山的老兵,
一个最美的新疆人!
…


【作者简介】
时差先生,原名:丁冬亮。江西丰城市人,现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工作。中国诗联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当代百强华语诗人,中国当代百强才子,入选中国文化人才库。《大西北诗人》副主编,网站签约诗人,黄袍上榜作家,荣登中华文艺名人榜,荣获当代诗歌精英荣誉称号,中华文艺优秀作品银奖、铜奖及优秀奖,荣获中国当代实力诗人称号以及当代爱情诗优秀作品奖,浪子文学撰稿人,自由写作者。作品被收入《中国先锋作家诗人》《星连文学》《当代华语名家文选》《抒怀2017现代诗精品选集》《凤凰诗刊》《现代诗》《中华文艺》《中外华语作家》《世纪诗典》《世界诗人》《中国诗歌大辞典》《黄袍作家》《西部作家》《大西北诗人》《散文诗刊》《星星》《北美蝶恋花诗社》《中国当代诗歌典籍》《草根诗刊》《世界情诗》《荒土文学》《南来北往》《丰城文旅》等。诗观:用简短的语言,品味诗歌的哲性与素食文化。

朗诵嘉宾简介
和子妈妈 北京古塔读书会资深金牌主播!曾在呼铁局担任播音工作三十多年,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铁成,常亮,付华等老师学习普通话及播音,在中国传媒大学取得了国家语委颁发的一级乙等普通话证书,喜欢朗诵,用心感受文字,用情感悟内容,用声音传递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