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那年那月
致敬:长安一中高七六级四班同学~逝去的风花雪月
文/愿你快乐
(二十九)做老实人,干平凡事
牛亦心天生就是一个当干部的材料。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是因他的才华而受人尊敬的带头人。学生时代,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毕业回到家乡,是村里党支部的“娃娃”书记,在部队十六年生涯中,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也算是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里绰绰者。转业后在单位上的一段时间里,又担任着特种车装配车间书记;凭他在厂里二十多年的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勤学苦练,不折不挠,取得了本行业“高工”资格证,多次被评为先进党务工作者及优秀党员。直到二O一三年光荣退休。
退休后,单位上再次应邀让其发挥余热,足见他的人品及工作能力有多么的让人不舍。

请听听他的人生感言:“做老实人,干平凡事,尽努力把事业做的最好!”多么朴实无华而平淡如水的语言,就是他人生的左右铭,也是他赢得人生价值观的结晶。
一个在苦难中浸泡成长的人,他懂得自己,认识自己,永远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沧海里的一滴水粒,要体现人生的价值,和社会这个群体是不能分离开的,一但离开,便会被蒸发的无影无踪。从来把自己做的一切事情,都会视为无比的伟大,尽心尽力的做好。

当年肖玲为他而做的一切,他视而不见,装聋作哑,身边的人不解其意。当然感情这东西,也不是旁人能懂得的。为什么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把一个“情”字,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去写,让人为“情”所困,死去活来的,即便是华佗在世,也无药可医。

牛亦心当年在和现在的妻子走到一起时,他的父亲很认真的告诉他:“要珍惜她对你一片赤城的爱,好好的过日子,哎,女人一旦把心思托付终身在一个男人身上,若不能如意,真不知道是否正确……”
“肖玲一个多好的姑娘,痴情在你身上,你从来都没有搭理过人家女子!”他妈妈接着他爸爸的话,似乎也在怪罪着他。
“她,她现在过的还好吗?”他问道。“死了,那个时候,乡党的闲话说啥的都有,甚至还有人言说着,是得了想你的相思病而死的。”妈妈给他解释着。

牛亦心真的无语了。肖玲的死和自己到底有多少关系呢?他们虽然说也是初中同学,到了高中也没在一个班里,从内心而言,就是个普通的同学关系,自己对她,从来也没超越过同学的关系言行。至于她是怎么想的,就是她的事情,她给自己写的那些书信,开始还看了几封,知道详情后,连一封回信也没给她写过,那个时候他根本就没有想过男女之间的事。高中到毕业当上村支书,忙得很,没时间;入伍后,又赶上了中越战争,常处于一级战备状态,这咋能怪罪自己来了。

肖玲由开始不听任何人劝说与他人见面相亲,发展到闭门不出与人接触,最后抑郁症发作,临死前口中蚊蝇般的自语呢喃着:“亦心,我恨你!亦心,我好……”一句话:她的心里满满装着的都是牛亦心。那会儿,她连自己都不知道,该恨牛亦心,还是继续单相思着牛亦心,离开了人世……

牛亦心得知肖玲的事情后,心里好像多少还是有点些许的愧疚感,毕竟她是他多年的同学。假如当时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和她当面说清楚了,可能也不会出现最后的悲剧。又一想,当面给她说些什么?我不爱你?不可能如此的直白,给几年的女同学这样说吧!我临时不考虑个人的婚事?言外之意,你若能等就等着吧!这不是在暗示让她等着自己,那“等”的以后呢?他是否可以给肖玲一个想要的满意结果吗?

他在心里再三反问着,自己究竟错在哪里?没有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答案。在离开家五年后第一次的探亲假里,必须尽快的把自己从肖玲的困惑中释放出来,听从父母亲的嘱咐安排,和自己相爱的女人伴随着一路走来……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杨建印(微信名:愿你快乐)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羊村人,平时爱好阅读,偶尔学习写作,近年来的作品(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发表在多家网络媒体、都市头条上,喜欢徜徉在文字里寻找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