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 谷 的 石 头 会 唱 歌
文/崔保兴
在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水峪村,坐落着一座奇石荟萃的艺术殿堂,那就是北京石艺大师刘守东先生创办的北京听琴赏石艺术馆。庭院古树参天,鲜花绿草相间,幽雅的环境中,主人公在睡梦中忽然闻到了古老舒缓、悠扬悦耳的琴声,故此得馆名。走进石馆,艺术藏品琳琅满目,600余方奇石展品,熠熠生辉,置身于此,简直就是一种视觉的陶醉,幸福的享受。
1962年5月出生在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南独乐河村的刘守东,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曾是一位威武的军人,转业后就职平谷区的税务单位。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收藏和鉴赏各类奇石。2000年,刘守东在河南洛阳的黄河边上,从一老农手里收购了一方表面很脏却纹理清晰的石头,经过清理打磨,一幅鱼翁独钓的画面跃然石上,人物、情景逼真,令他爱不释手,这方后来命名为黄河《独钓图》的奇石入编了《中国石谱》,引起了轰动。2004年,在河南嵩山地区,刘守东又收购打磨出了一方嵩山国画石《锦绣河山》,不仅入编了中国著名作家贾平凹老师主编的《中国百石欣赏》一书,气势磅礴、尽显我大中华无限风光的画面,也成了中国著名山水画大师陈克永先生临摹绘画的标本。现在,这方奇石也成为了石馆的镇馆之宝,其地位及影响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刘守东也成了平谷地区观赏石收藏与鉴赏方面小有名气的人物了。
刘守东爱石爱上了“瘾”,他下海辞去了公务员的职务,并把奇石收藏和鉴赏转向了家乡平谷,并于2006年在美丽的金海湖畔一水峪村,建起了自己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的石馆。上个世纪末,平谷长城鞋厂工人张树明,在平谷区山东庄镇山东庄村轩辕庙附近,发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奇石石种,这种罕见的象形石一改了过去“北方无奇石”的传统说法,并于1999年9月被北京宝玉石协会观赏石委员会定名为了“轩辕石”。轩辕石是由平谷人张树明发现的,而平谷的另一个奇石石种“金海石”,是由钓鱼台国宾馆工作人员王颖先生发现的。这种石种为河床卵石,原石形成于十几亿年前的震旦纪,属画面石类,不含杂质,质地坚硬,温润如玉,在卵石类观赏石中堪称上品,因产于金海湖一带而得名。平谷奇石被发现后,当地迅速掀起了寻石藏石赏石热,石友们也多次参加了国家级展览和评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金海石获金奖的就有70多件、银奖100多件,铜奖200多件,轩辕石获金奖的有18件、银奖36件、铜奖50多件,平谷区也于2008年7月29日被中国石协授予了“中国观赏石之乡”的称号。由于家乡发现了奇石,刘守东便在平谷盛产奇石的这两个地区,也开始了寻石收藏之旅。经过了十几年的积累与努力,他的奇石藏品及个人声望广为人知。
2001年11月,在深圳宝安举办的“全国第二届藏石珍品大展”上,金海石《雄鹰在手》获金奖;2008年8月,刘守东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登上了《走遍中国》栏目的舞台;2009年4月,在平谷区政府与中国观赏石协会共同主办的“北京平谷首届奇石节观赏石精品展”上,金海石《燕山魂》获特等奖;2010年,在“首届宋庆龄故居菊石展”上,金海石《日暮苍山远》获一等奖;2013年元月,在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办的“庆十八大迎新春中国观赏石邀请展”上,金海石《水墨印象》、《香山红叶》、《布袋和尚》、《日暮苍山远》和黄河石《独钓图》获荣誉称号;2018年8月,刘守东被聘为了“北京首届名家赏石展”评委;2018年10月,荣获“北京市二十届根石艺术优秀作品回顾展”金杯;2018年12月,在北京爱石日百届庆典上荣获“突出贡献奖”,作为已成为中国观赏石协会理事、《中国图纹石》杂志顾问、北京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兼平谷分会会长的刘守东还带领平谷分会荣获了“最佳组织奖”和“最佳团队奖”;2019年6月,刘守东光荣地被北京市根艺研究会学术评定委员会授予了“北京市石艺大师”的称号。
“石尤近于禅。”观赏石赏玩中,“佛教题材”也是重要的一种题材。佛教中有三藏十二经、八万四千法门,赏玩这类观赏石是极其能考验藏家赏玩品味的。刘守东的金海石《布袋和尚》就充分展示了佛性佛心,其为弥勒佛之形象,布袋中装满金银财宝,云游四海,布施天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2017年这方奇石亮相宝岛台湾花莲“海峡两岸赏石文化交流展”时,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不久前,《布袋和尚》还在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办的《宝藏》杂志著名佛石评选中光荣上榜。2017年“海峡两岸赏石文化交流展”上,同时展出的黄河石《独钓图》,同样得到了专家学者及参观者的啧啧称赞!
刘守东收藏的轩辕石,也称得上是奇石中的精品。《轩辕剑》净高181厘米,最宽处22厘米,厚度为10厘米,正面、侧面带蟾蜍皮,阴阳分明,如刀似剑;《笑口常开》坐姿喜庆,造型怡然;《轩辕皇帝》身披铠甲,气宇轩昂,威风八面;《相逢》已成为石馆的迎客招牌,彬彬有礼,笑容满面;还有那《轩辕足》、《轩辕掌》也充分地展示着平谷这片土地的神奇与久远……
刘守东不仅在奇石收藏与鉴赏方面有所建树,他还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经验积累,撰写了由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的赏石专著《枕石遐思》,该书由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书名,侯康乙老先生作序,图片由著名摄影家耿大鹏先生亲手拍摄,一经出版,立即获得了读者和石友的好评,并一举入围了当年《中国最美的书》的评选!
刘守东在平谷赏石界声名鹊起,在北京乃至全国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但是谦逊低调的他并没有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而是虚心求教,广交朋友,并率领平谷石友大展鸿图,积极推动平谷观赏石事业的健康发展,多次组织石友参加各种奇石展览及拍卖活动。刘守东始终认为“感受奇石魅力,分享至美意境;培养优雅气质,体验诗情人生。”,是他玩石赏石所追求的目标,他也把自己定性为了:赏石艺术的忠实粉丝!石头是有灵性的,是有悟性和感知的,2019年,刘守东偶然发现一方神奇的长江石,该原石倒放呈两棵树状,而正立起来,正面竟然成了他的左侧画像,背面成了他的右侧画像,维妙维肖的画面让拍照的耿大鹏老师都竖起了大拇指,连声称妙!这也许是上天对刘守东赏石精神的厚爱与奖赏吧!
有人说,赏石是一种审美,也是一种乐趣!石头是自由的,是不受约束的,随着地壳的生迁和江河的流动,吸日月之精华,秉山川之灵性,不卑不亢,随遇而安。它的这种天然禀赋,恰恰触动了人们心底深处那埋藏已久,而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诉求。有一首歌说的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 是的,平谷有奇石,平谷的石头也会唱歌,让我们走进北京听琴赏石艺术馆,走进北京石艺大师刘守东先生的创业历程,去倾听石馆深处传来的动听的琴声,去欣赏平谷赏石人奏响的那一曲曲激动人心的奇石之歌吧!
写于2020年7月1日
崔保兴,本名崔保星,1964年出生,北京平谷人。当过《人民文学》特约记者,当过《北京文学》专栏作家,当过“北漂”,当过自由作家,重点从事报告文学创作,作品上过《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文艺报》,已在中央级、省市级报刊杂志及丛书文集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00余万字,著有文学作品选集《飘扬的旗帜》,2000年12月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2004年罢笔从商,2014年回平谷,偶有“冲动”,写一些小诗,作一些小文,不看重发表,主要为怡情!

有福之星(张福君),热爱朗诵,爱好广泛,在多家文学平台做主播。性格开朗,微笑的面对生活,希望用声音能表达创作者创作的情感与心声。微信号(15945669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