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韩城退休干部王安德编辑的
乡事悠悠第一本出版(总共三本)

引 蛇 出 洞(纪实)
作者:王安德
八八年春夏,地处韩城大池埝大前村村东的黄河滩石坝上,发生了一起震惊韩塬大地的强奸杀人案件,到此游玩的两名少女被犯罪人强奸后,用蹶头砸死。
警情就是命令。
辖区龙门派出所先期出警后,在保护现场的同时,向市局刑警队报告了案情。
三十分钟后,韩城刑侦技术人员及部分侦察员迅速赶到现场,对现场进行勘查,尸检,访问。
渭南地区公安处吴处长同时带领相关技侦人员和一只专业警犬抵达韩城,指导破案。
此时,大前村村东的麦场傍己聚集了一二百名"关心"案情的群众,他们议论纷纷。
"是谁,光天化曰之下,一下子杀了俩个女娃"
"逮住后,应该千刀万刮,暴尸黄河滩"。
"汪,汪,汪",地区来的警犬从现场"返回",围着人群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停在一位村民的屁股后边,发出了急粗的叫声。
破案指挥部设在一户群众家里,省,地,市各级领导,刑侦专家正在讨论着那个被警犬关注的"村民"。
公开走访调查,薛某,本村农民,称其发案当天去过现场栽树。
为了巧取证据,专案民警以指路为由,将其"请"到了黄河滩。
走进黄河难,那血琳琳的俩俱尸体仿佛就在脚前,就在眼前,做贼人有些心虚,情不自愿地放慢了脚步。
"指一下,那块地是你家的",
"你栽的树呢?"
他不知所措,显得十分恐慌,一不小心,掉进了傍边的水塘里,他爬了出来,顺势脱掉鞋子,赤足在沙滩上留下了永远也抹不掉的罪证。
从沙滩回到家,他己控制不住自已了,妻子坐月子,回了娘家,三十六岁的他,孤独难熬,心中的话,此时向谁倾诉。
乘着夜黑,他躲过监视民警视线,向村外逃去。
"蛇",逃了,留给侦察民警的是一阵又一阵忙禄。
滩地里,几位刑侦专家在"蛇"留下的痕迹中,找到了与夲案有关的十多种证据。
时间,地点,足迹,年令,身高,体态,蹶的印痕都被记录在案。
"明撤暗守,引蛇出洞",指挥部作出重大决策。
第二天,几辆喷有"公安"字样的小车,和十几名身着公安制服的警察,浩浩荡荡地从大前村撤出。
"喔警察都是吃素的,我就知道他们破不案",给专案组做饭的师傅第一个公然在大前村巷道散布"谣言","一天一袋面,都是来捅面袋子的",村治安主任也附合着发牢骚。
"听见人家公安逮住了杀人犯,是下峪口矿的",村支书话让村人吃了一棵定心丸。
又一天早上,一辆公安三斗摩托车驶入大前村,车上押解着一位"杀人犯"。
此时,所有参战的公安民警已经密秘进入电厂招待所。
今天,已经是发案的第三天了。
天渐渐黑了下来,大前村处于一片宁静,大巷,小巷基乎连一个人影也找不到。
半夜时分,几名便衣警察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那天巷","那间院",紧紧地盯着那堵墙,那扇门。
两天两夜过去了,留出去的"蛇"不知去向。
这天中午,一个年轻妇女在众人的眼皮底下溜进"蛇"家,喂过猪,羊后,又悄悄地走了。
她是"蛇"的出嫁的妹妹,今天回娘家,是来探风声的。
看来,"蛇"马上就要出洞了。
第五天,早上不到八点,下峪口街道上,急匆匆地走过一位人,在派出所大门外停住了脚步。
他来回地走过来走过去,显得十分犹豫。
他,不是别人,正是那位神密的"蛇"。
"同志,我是来举报大前村杀人犯的",他咬咬牙,恨了恨心,"勇敢"地垮进派出所大门,走进了民警值班室。
听说是来举报大前村杀人犯的,值班民警又惊又喜,连忙向值班领导作了报告。
值班指导员刘世英接到民警报告后,立即走到值班室,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
"这不是大前村的杀人疑犯吗?"。
"蛇"出洞了,但是他被"请"进了公安专案组。
面对眼前熟悉的几位警察,他真的对黄河难的那次举动而后悔,他搭落着脑袋,深知再狂的财狼,是斗不过好猎手的。
一根烟的功夫,他将自己的罪恶全部如实地作了供述。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作者简介
王安德,男,1960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韩城,卫东人,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自由撰稿人,文学爱好者,现系韩城市作协会员。曾参与韩城市公安局史志编写工作。
几年来,先后编写《红色家庭》巜暴乱冶户川》巜白叶树梁》《201》巜过年了》等文稿,撰写的巜我的女儿是第一书记》荣获全省精准扶贫奖。有多篇文稿发表在都市头条,部分作品在陕西农村网和韩城作家,韩城文学,韩城文学园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