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杂谈】

刘备有英雄之志、有英雄之气、有英雄之魂、有英雄之义、就是没有英雄之地。建安12年,公元207年7月,曹操北征乌桓,郭嘉因病去世,享年38岁;同年,诸葛亮出山,来到刘备身边,改变了刘备与曹操的力量对比。
研究两位奇才的一生,他们竟有五种相似之处:
一、少年天才,同岁入仕
郭嘉,21岁投袁绍,但看出袁绍不行就隐居了,出仕曹操是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当时的郭嘉是27岁,而很巧,诸葛亮出仕刘备的年纪也是27。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共商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准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首先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改革政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他们同是27岁,都在一个风华正茂的年龄段选择踏入江湖,实现人生的政治抱负。
二、慧眼识主,择贤而随
当人们都认为袁绍是好老板时,郭嘉离开袁绍投曹操;当天下人都认为刘备不行的时候,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他们独具慧眼,择得明君辅佐,成就了别人,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三、谋功为高,成绩辉煌
无论是郭嘉还是诸葛亮,他们出山后都对自己集团做出了巨大贡献。当赤壁之战战败以后,曹操曾痛哭:“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绝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可见,郭嘉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和对郭嘉的依赖程度。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掌握大权,把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他们都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本集团谋取最大利益。
四、忠心耿耿、尽职尽责
究其郭嘉和诸葛亮的一生,都是尽职尽责的一生。他们选择明主以后,兢兢业业,全力以赴,为了自己的理想、更为了自己的主人,献出了毕生的才华和心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五、都与嘱托后事有关
曹操也曾表示,把后事托付给郭嘉,但郭嘉提前去世,这让曹操伤心欲绝。
诸葛亮27岁出山,53岁去世,给刘备工作27年,其中有11年是大权独揽。郭嘉是27岁出山,38岁去世,为曹操服务了11年,官至军师祭酒(参谋)。在历史上,郭嘉的知名度远没有诸葛亮的高,不是郭嘉的智谋不如诸葛亮,而是时间的原因。如果郭嘉不死,他们的斗智斗勇,肯定会为《三国演义》增添很多精彩的画面。
郭嘉的早逝是曹操的不幸,却是刘备的大幸。郭嘉的去世和诸葛亮的出山,等于刘备的力量得到了双重增加,从而出现了能与曹操抗衡的转机,让天下三分变成了可能。

摄影:刘琦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但1800多年前,那个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谋士们才华横溢,将士们武艺高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知识,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更留下了过人的智慧。在踢一脚就是汉砖魏瓦的许昌,在捧一抔就是三国文化的莲城,浓厚的智慧气息包裹着我们。
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瞻仰两院英风夜读春秋的武圣关云长,还可以畅想横槊赋诗以观沧海的可爱枭雄曹孟德;不仅可以游览家风文化圣地八龙冢,还可以登高远眺操练兵马的宝地练兵台。
宜居之城文化许昌星汉灿烂,魅力莲城三国文化源远流长。


作者简介:黄杰,许昌学院首届“双师型”教师、首届“教学改革先进个人”、第五届“十佳青年教师标兵”、“教学新秀”。许昌市基层理论宣讲专家,许昌市魏都区第十三批拔尖人才,政协许昌市魏都区第十四届委员会优秀委员,许昌市古迹遗址研究会会长,新声频道创始人,《回望颍川国学堂》创始人。
图片摄影:刘琦,河南省禹州市人,摄影爱好者。
图片出镜:李帅,河南省许昌市人,许昌市《古今琴院》创始人,古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