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首发
革命史诗连载六
《开国元勋--习仲勋》
(古体诗五首)
作者/王嘉平
(一)
文 革 上 书
身处文革酷境中,
凌虐遭殴致耳聋。
为禁武斗促生产,
上书主席信两封。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惧己身陷牢笼。
远处江湖分君忧,
高居庙堂思百姓。
史实注释:一九六七年,习仲勋在遭受红卫兵批斗中的逆境中,从不考虑个人得失后果,把党和人民利益永远摆在第一位。曾两次上书毛主席,2月2日的第一封信是这样写的:主席:我于元月11日被红卫兵抓到西安,现住在西北大学,请转告总理,让他放心。来西安以后,红卫兵把我武斗了两次,我的一只耳朵也被斗聋了。建国初期,我在西安工作,和其他同志一起领导了西安地区镇压反革命工作,现在红卫兵把我们抓到西安的大街上批斗,只能让那些反革命份子的亲属感到高兴。最近,社会上流传着一个口号,叫作“文攻武卫”,这个口号很容易引起群众斗群众,还是“要用文斗,不用武斗”好。一个月后,即在3月2日,习仲勋又一次上书毛主席,内容如下:主席:最近,西安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红卫兵到处都在夺权。现在已经到了三月,春耕生产马上就要开始。红卫兵都是娃娃,不懂得种庄稼。要是让他们夺了生产队、生产大队的权,可能就会影响到全年的衣业生产。建议中央发个文件,明确春耕期间生产队、生产大队不能夺权。习仲勋:1967年3月2日
(二)
清平乐
南 粤 主 政
云开雾散,
昭雪冤假案。
劫后余生天重見。
五届政协显现。
中央安排工作,
多种方案未决。
叶帅慧目睿智,
力挺主政南粤。
史实注释:在习仲勋复出问题上,叶帅坚决支持,起了很关键的作用。紧接着,怎么安排他的工作,又成了大家关心和议论的话题。据说,关于他的工作当时有好几种分配方案:七机部、农业部、陕西省,等等。最后又是叶帅提议,中央批准,习仲勋被安排到广东省。开始担任省委第二书记,一年以后担任第一书记兼广州军区第一政委。
(三)
洗 冤 冯古
地方主义冯古冤,①
主席定案五三年。
二十六年重复审,
层层阻力大如山。
舍身敢叩地狱门,②
何惧再次被罢官。③
二十万众获自由,④
百姓齐呼习青天。

史实注释:
①冯古指冯白驹、古大存。
②在洗冤冯古案中,习仲勋顶着重重压力,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决心,坚持复查这一历史冤案
③有一次,古大存的夫人曾史文见到习仲勋时,问他:“有人说你为地方主义翻案,你知道不?”,习仲勋回答:“知道,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我被挤出广东;另一种可能是把为地方主义等平反搞成。”
④习仲勋主政广东,平反冤假错案无数,使二十多万人获得自由。冯古案是其中阻力最大的一例。
(四) .
水调歌头
开 放 先 锋
胸怀凌云志,
昂首赴嶺南。
肩负历史使命,
平反冤假案。
万众逃港风潮,①
定性内部矛盾,
百姓皆安然。
团结向前进,
改革闯难关。
破坚冰,
谏忠言,
要“特权”,②
杀出一条血路,
砸碎锁国链。
创立三大特区,
敢为天下之先,
浑身都是胆。
南粤铸丰碑,
东方雄狮站。

史实注释:
①:习仲勋主政广东期间,广东发生了群体性偷渡外逃香港的风潮,全省外逃人数高达数万人次,如此严重事件,引起中央的关注。这对主政广东的习仲勋来说,是一个重大考验。习仲勋轻车简从,到问题严重的宝安考察,他下车伊始,不是先听各级负责人的汇报,而是让他们陪同到处看看,了解实情。就是在这次考察中,在独特的中英街上,他看到香港那边车水马龙,宝安这边冷落萧条。正是这种强烈而鲜明的感性认识,让习仲勋对问题的根源有了明确的判断。在反偷渡的工作会议讨论中,习仲勋认为:主要是经济原因而不是政治原因。习仲勋明确指出:偷渡外逃不是敌我矛盾,主要是人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偷渡外逃的根本,在于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要“特权”、要政策,带领广东人民杀出一条血路。经中央批准,1980年8月26日,在逃港的桥头堡深圳,率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特区条例公布后的几天时间,逃港的人群突然消失了。确确实实,那成千上万藏在梧桐山的大石后、树林中准备外逃的人群,完全消失了。在深圳特区成立十周年的1990年,小说《大逃港》的作者陈秉安,采访到了前来深圳参加庆典的习仲勋,当聊起那段历史时,习仲勋意味深长的说了这样一番话:“千言万语说得再多,都是没用的,把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才是唯一的方法。不然,人民只会用脚投票”。②1979年4月5日至28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中央工作会议。4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参加中南组讨论,习仲勋不失时机地在在中南组发了言。习仲勋说:“现在中央权力过于集中,地方感到办事难,没有权,很难办。”接着习仲勋明确提出:“广东邻近港澳,华桥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这方面,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习仲勋向中央要权”的历史佳话。
(五)
三 保 城 墙
美国总统克林顿,
访华西安第一站。
振撼古典入城式,
长安重回盛唐汉。
古老城墙放异彩,
岂知当年厄运连。
三个文件三次救,
仲勋保城功齐天。
史实注释: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五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首选西安,在南门举行了盛大的古典入城仪式,场面振撼,尽显汉唐风采。南门入城迎宾仪式蜚声海内外。从一九五零年到一九八一年习仲勋为了保护西安城墙一件事,三次专门督促相关部门发了三个文件,三次挽救,才使西安古城墙免遭被拆除的危险。到二零零四年十二月,西安古城墙最后一个豁囗即西安火车站广场处连接完成。习仲勋的愿望得以实现。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过西安,给中国二百年能造一个纽约,给美国两千年也造不出一个西安,西安,一个不可复制的城市。从这句话中习仲勋护城之功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习仲勋故里书法家、诗人王嘉平,1946年出生,退休语文教师。自幼酷爱书法、诗词。书临《曹全碑》《华山碑》等汉代名碑和现代书法家刘炳森之隶帖。在书临前贤、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所创作隶书条幅深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创作的书法诗词曾被照金革命纪念馆、陕西省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习仲勋故居馆藏。现为渭南市书法协会会员,富平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富平诗书画院院士,黄河金三角文研院富平分院会员。
宋春献,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喜爱诵读、合唱,以声音抒发情怀,感恩社会。现为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理事,并担任国内多家媒体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