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上榜作者
01 农 夫 02 云逍遥 03 青春鸟 04 褚向平 05晚 霞 06 刘春茹 07 王建生 08 李莉 09 沈学印10孙彦玲

01
故乡端午总是情
文/农夫
斜倚在自家门前
闻着淡淡艾香
停下流浪的脚步
卸下漂泊的行囊
娘做的棕子
把最美的回忆收藏
一层层剥开往事
那浓浓的乡愁又飘过青石巷
被亲人举过头顶
坐在父亲的肩膀
赛龙舟的号子
还在梦里回响
从春天走到冬天
从清晨到斜阳
娘的白发里
藏着我太多的忧伤
举一杯阔别的酒
唠一唠家长
陪着那一根拐杖
陪着故乡

02
端午的怀念
文/云逍遥
又逢端午
这时日总不觉把你想起
二千年风雨消蚀
多少王候将相己化作春泥
而独你
却穿越历史尘埃
愈来愈亮丽 光艳……
你踉踉跄跄间走来
高吟悲怆之楚辞
为国为民奔走呼号
汨罗江照见你最后苍苍容颜
你义无反顾投入那滚滚烟尘
以之无边清冽
涤荡你躯壳灵魂……
万千子民敬你忠烈高洁
二千年龙舟相牵奋勇向前
追逐你的梦想
觅寻你的精神
《离骚》千古不绝
唤醒多少困难中的华夏儿女
劈荆斩浪 浴血沙场
你的忠贞博大情怀
令今日多少精英汗颜
屈子不死 楚辞高悬
中华必勇往直前扬帆四海……

03
端午中的爱国情
文/青春鸟
端午节的魂
是弘扬浓烈的爱国主义
不论是吃粽子喝雄黄挂艾桃
还是更热闹的赛龙舟
都是人们用来纪念端午节的形式
回想春秋时期
楚大夫屈原因山河破裂
自己又无力救国于危难
最后悲愤地投江而死
他把满腔的忧国之心
融进了绵绵无尽的流水
从此这惊世的爱国行为
就成为中华儿女的永恒传承
更化成了每一代炎黄子孙
为国尽忠的灵魂
今天
我们要面对国外的挑衅
还要抗洪防疫改善民生
但现在政冶文化军事经济汉奸
层出不穷内外勾结算计国家
中华民族并没有
走出最危险的时刻
所以我们更应该
借助一切节日和方式
高举起爱国主义大旗
我们每一个爱国的中华儿女
都要像屈原一样
有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丹心
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
中国人民必须披荆斩棘努力奋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的最珍贵宝藏
2020-06-25

04
端午节
文/褚向平
你看到了
落下去的 不仅仅是
西沉斜阳 还有几道
海曙云霞 还有一缕炊烟
船工的号子 喊破了天
升起的月亮下 有来者
哭断了肠
晚风在经幡之上
书写着一代又一代绝唱
苍野的草芥是干净的
天空之城的云朵是纯洁的
你从一章《离骚》中
究竟读醒了多少冤屈
最后我们都知道了楚国的
山河结局
汨罗江的水替换了眼泪
我用大片大片的留白
耕种人间的是非成败
2020、6、25

05
端午节感怀
文/晚霞
节。
端午,
粽叶。
赛龙舟,
舞橹烈。
民间习俗,
华夏缔结。
潜龙腾空舞,
屈子弱水绝。
天问九章忧国,
离骚九歌喋血。
渔父卜居励英雄,
楚辞招魂颂豪杰。
民族复兴面向未来,
祖国昌盛打开新页。
炎黄子孙壮志冲九天
中华儿女胸怀探地穴
2020.6.25

06
《离骚》之殇
文/刘春茹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不屈忠魂
在水一方!
你徘徊在汩江的身影
为何那么孤独?
不见了你
衣袂飘飘
蕙兰为佩
的英姿
你终身一跃
去意已绝
为何如此坚强?
一如你为
楚国三代君王
忠言进谏
可这回为什么
却选择了放弃
再不坚持自己的理想?
是为忠贞不得志
徒有报国衷肠?
曾经以诗为剑鞭挞黑暗
以赋鸣志
彰显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是为《天问》没有回应
《九歌》没有共你唱?
曾经以新政变法
举能纳贤
连六国以抗秦
的提案
深受怀王重用
却招致奸佞小人谗言
被发配流放
忧患国破社稷殇
惜悯荆楚悲天荒
赤胆忠言遭谶运
留下真情慰沧桑
一曲千古离骚唱
呕心沥血惠兰芳!
满腹经纶忧天下
一腔热血洒土疆
辞赋之祖《楚辞》悲
君王昏庸江山寒
秦军铁蹄踏楚地
国破心碎屈子怨
遥望郢都不得归
饮恨驱身泊罗江!
爱国忠魂黎民祭
百舸争发竞端阳
肉粽饱食鱼虾腹
为使壮士下西洋!
你的灵魂
从不孤独
璀璨的繁星
与你灵魂共舞
无际的长空
是你思想
驰骋的疆场
并引导人们
在漫长的黑夜中寻找
光明
日月的光芒
辉映着
你的豪情
你的诗作
化作千年华彩乐章!
你走了
但江山千古
精神浩存!
两千年的风云
散去王朝的兴衰胜败
韵成一抹流云
随风浅翔
秦时明月汉时关
楚韵离骚犹耳畔
路漫漫兮修远兮
归去来兮未有期
风雅志士今何在?
为有寄思向苍天!
皓月之下
惟有你的忠贞
惠如清风
昭昭天日
惟有你的衷心
天地可鉴!
端午之日悼屈原
《楚辞》知思诉汩江
《九歌》共和向《天问》
《离骚》悲情千古唱!

07
端 午
文/王建生
青青的艾草,
淡淡的粽香,
在五月的天气里,
和情思一起悠长。
浩浩的江水,
暖暖的阳光,
在端午的节日里,
和怀念一起飞翔。
悠悠的千年岁月,
汨罗江还在那流淌,
江水里,
寄托着多少哀伤。
巍巍的青山依旧,
微风还在吹拂花香,
清风中,
吹送着多少悲壮。
白白的糯米,
粒粒都记载着,
一个灵魂的伟大,
长长的粽叶,
片片都书写着,
一个升华的思想。
越过岁月的风雨,
我看到,
屈原的头颅还在高昂。
穿过时代的屏障,
我听到,
屈原的橘颂还在吟唱。
啊,端午,
请记住我们的屈原,
啊,端午,
请记住曾经的汨罗江!

08
端午,祭屈原
文:李莉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
在电影《屈原》中
对这位写过《离骚》作者
有了深刻的印象与记忆
他为国难当头
发出呐喊的呼声
他为自己的境遇
发自内心写出《离骚》
这首旷世之作
至今无人堪比
人生,君为国捐躯赴国难
只有屈原,宁愿投入泊罗江
也不愿意苟且偷生
生不如死
来的干脆利落
至今
人们都在这千年以后
年年把他英明一世记起
泊罗江水长存
屈原精神永驻
原创:2020年6月25日农历5月初5

09
读 屈 原(外一首)
文/沈 学 印
时间已过去近三千年
可人们对你还是那么怀念
先被楚怀王信任修明法度 任能举贤
后遭贵族排挤诽谤 至汉北沅湘流放
终因悲愤交加 怀石自沉为国躯捐
乌云遮住太阳 险峰遮住笑颜
你的美政不见了湛蓝湛蓝的蓝天
楚国大地响起闷雷 还夹带强光闪电
于是 泪雨纷纷 哭声动天
直逼汨罗江啊 卷起追思哭悼的怀念
你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创立楚辞开辟香草美人传统观念
在主张变法的时代出现
由此文学的国度开创了诗歌的浪漫
风骚的诗学承传至今至今仍在诵传
怀念那个漆黑的夜晚吧
是追思把那个汹涌的海潮推向江岸
风在哭泣 雷在怒斥
山都低下头颅 树也垂下刚直的腰杆
为英名作证 让不端的奸佞遗臭万年
你 中华之父
你 词赋诗祖
将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璀璨到如今
让《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活在我们心间
让《楚辞》心随国度开画 震地动天的浪漫繁衍
《如今我作天问》
一位朋友向我提问:
如今还有人写诗吗?
我曰——
宋词凄美 唐诗浪漫
咏叹三千年古风我才知道
一个能让时代鼎盛朝野崛起的文人
走在归乡的黄泉路上个个穷困潦倒
闲读沉甸甸的唐诗宋词我作天问
词呵,你能否挡风御寒
诗呵,你能否兑现银两换成钞票
痛楚呵,我为你的芳名永留佳篇永传而汗颜
更为你的一文不值而倍生超世的自豪感
如今有人还在写诗
如我等闲赋家中 苦苦把玩 自寻乐观
(2020年6月25日11:11)
(2020年6月26日6:36)

10
端午印记《红烧肉》
文:孙彦玲
又是一个端午节
端午节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各自有各自的情怀:或忧、或喜!吃粽子,喝黄酒,山南海北,各有各的风俗。 我!一个从农村长大的孩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儿时的端午节没有见过粽子,更没有吃过粽子。我想在70年代,贫穷,物质匮乏,很多同龄人也和我一样。那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我眼里的世界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养父母就是我的天地,而我就是他们眼里的一切…姨父母对我疼爱有加,我要是哪一天生病了,他们那就慌了神啦!他们对我的宠爱,说掌上明珠或者说心肝宝贝都不为过!我就是这样幸福!衣食无忧,在百般呵护中长大的。你家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我家端午节是吃红烧肉!
端午节对我来说,它虽然不像春节那么隆重,但它在我的心里比春节更有份量,端午的意义,更让我感觉姨父母对无比深厚的感情
每到端午这一天,不论庄稼地里有多忙!天有多热,生活多么拮据,姨夫总会去集市买一块肉回来给我吃…所以端午吃肉的生活习惯就一直延续下来…
红烧肉啊?红烧肉,让我朝思暮想的红烧肉,想在梦里又记在心头的红烧肉啊…
童年的端午节吃的红烧肉是深入骨髓的,馋涎欲滴的香,…那是脸上写满幸福的端午节
中年的端午节,吃的还是红烧肉,香还是那样的香,吃的带着忧伤的红烧肉
今天端午节做的还是红烧肉,香还是那样的香,这是擦不干回忆的红烧肉
时光荏苒东流去,人去楼空不复返。
端午节已不再儿时的端午节了,也不再是只有过端午才能吃上肉的年代了,然而在我心里涓涓流淌幸福感仍然是童年的记忆!是和姨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2020 6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