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是佛堂 最忆是佛堂
文:语石
题记:佛堂,义南重镇。因千年历史而闻名大江南北,以日新月异变化而勇立时代潮头。这也是我们从少向往的地方。即使是身居京城,也魂牵梦绕。
孩时写作文,
问长大的理想,
有的想当科学家,
有的想当工程师,
……
这般,那般,
我的想法很简单,
就是想揣着二块钱,
到佛堂街上逛逛。
佛堂在我家乡的东面。
十里路程,
十分遥远。
一条便道相连,
三里过一小村,
五里凉亭穿堂。
路旁油菜花黄,
蜜蜂嗡嗡,
溪水潺潺。
牛耕地翻浪,
浣沙水清凉。
歌声随风来,
唱的是家乡。
江横独木桥,
人行车艰难。
过下市,
到佛堂。
心愉悦,
步履健。
镇口樟树下歇歇脚,
新市基戏台前望一望。
再往街上走几步,
探头看看热闹的新华剧院。
又想到对门瞅瞅那照相馆。
照相馆有天安门的背景,
拍出来就像真的一样。
佛堂的古街很长很长,
看不到尽头望不到边。
一家连一家的店,
一个挨一个的摊。
五颜六色,
吃喝穿玩。
那时的我,
饿着肚子逛街,
捂着口袋休闲。
兴致勃勃,
流连忘返。
街那头,
着到了浮桥,
见到了大江。
浮想联翩,
心花怒放。
一江水急,两岸炊烟。
田畈绿透,柳枝拂面。
浮桥悠悠随波动,
人流漫漫噪音远。
那刻的我,
如果是一名画家,
要重画幅"清明上河图";
如果是一名诗人,
定续吟"春风又绿江南岸";
如果是一名歌者,
更放歌“春江花月夜";
如果是一名作家,
再写篇"我梦中的天堂“。
不曾想,
二十岁的那年,
我从佛堂离开了家乡。
穿上军装,
戎马挥鞭。
才饮江淮水,
又登紫金山。
醉翁亭前叱风云,
逍遥津畔谱华章。
包拯故里舒清袖,
紫禁城下度夕阳。
青山踏遍人已老,
最美是佛堂,
最忆是佛堂!
其他金额